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原文解读:
孔子说:“金钱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不享受“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摆税它们,君子是不会摆脱的。
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
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也和仁同在。”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原文解读:
孔子说:“我从未见过喜爱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
喜爱仁德的人,那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实行仁德,只是为了不使不仁德的事物加在自己身上。
有谁能在某一天把他的力量都用在仁德方面吗?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
或许有这样的人,只是我没有见过罢了。”
个人感悟:
今天把两个内容放一起来讲吧,这都是强调个人品性修为的概念。先从后面一句讲起,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
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再看前面一句,孔子看来,谁都想过上富裕的生活,摆脱贫困的局面,这本是好事。
但是,对于君子而言,富与贵应当取之有道。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很多人这认为人的一生充满苦难,人总是在痛苦中挣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那么几个问题就来了,人们为何会这样呢?造成这些痛苦的根源是什么?我们能不能摆脱呢?
其实这就是回归到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拥有智慧与思想,这是个好东西,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但同时它也不断带给人性与思想的反复碰撞,如果陷入矛盾中,人当然无法活得洒脱。
比如,有人看重财富,可等他拥有了财富,可面对后代子孙们争夺财富的现实,整天闹得鸡飞狗跳,正所谓“富不过三代”。
这就是财富观念与道德伦理的冲突,导致了他的痛苦。
记得马云说过一句话,“永远不要把赚钱当作追求的目标。” 个人觉得就是信念比单纯的利益要更有追求的价值,因为如果从一开始,不管是个人成长还是事业的成长,你订立的目标就是赚钱,那结果就指剩下钱了。
有人说“钱是万恶之源”,这里到不是说一定要视金钱为粪土,只是说努力的方向也许应该要更高一点,所有的物质到头后最终要回归精神。
以前有位领导,就常说和我说,但凡烦恼或是想不通事的时候,就会去庙里呆上几天,到不是说真的信佛,就是去寻找一种思想上的解脱。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的道理。
钱越多,利益越大以后,现实中很难摆脱的问题就更多,那就只有暂时抽身而出,跳出自己的视野去看问题了。
如果个人的品性始终坚守仁德,其实是不会在乎贫困还是富贵的,更不会去谋求不义之财,也不会为改变处境而出卖良知。
要说把生活过得像诗一般的人,首推苏轼,他不论是身居庙堂,还是被贬蛮荒,心中总是坦然的,情绪总是乐观的。
在别人眼里,他的处境糟透了,可他却能淡然处之。为啥呢?
就是他有着坚定执着的人生信念,他心存大仁,毕生追求的是为国为民作贡献。
于是,无论身处何地,他都有为民造福的机会,处处可以合心遂志,故而生活得精彩而充实。
人生就是一种美好与邪恶的转换,幸福与悲伤的轮回,缺失信念,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迷失在空中。
因此,只有丢掉信念的人,才会成为处境的奴隶,为他人的褒贬所左右,生活得痛苦不堪。
反之,信念满满,充满正能量的人总是能坦然地走好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