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时间管理的概念,也曾经努力研究过各种时间管理技巧,但是为何觉得时间不够用,想做的事情完不成,每天都被各种琐事拖累?今天的笔记分享基于“选择自己”创始人Kyle,同时结合了我的时间管理研究,希望梳理出一个相对简单的时间管理系统,但是坚持去做要靠自己了。
01 时间管理者都是超人?
很多人都认为时间管理者是超人,分分秒秒都在努力拼命,一点都不会娱乐。其实不然,时间管理的目的是追求生活、工作的平衡,工作时高效工作,玩时尽情享受生活,能够对生活和工作轻松切换,这才是我们进行时间管理追求的境界。
那么时间管理是要一小时完成三小时的工作吗?在《每天最重要的2个小时》一书中,作者推荐我们找出每天最有状态、最有精力的2个小时,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保持较高的精力状态,全力以赴的投入工作。
还有人说时间管理超人一旦困意来袭就靠意志力克服?然而,大家都是一样的普通人,时间管理者不过是在两项工作交接时,利用间隙时间思考哪个更重要,并在投入之前略微休息一下而已。如果真的需要使用意志力,时间管理者最多会在一两件重要事情上,而不会每件事都依赖意志力。
比如上午10点与领导约了方案沟通,9点半邮箱弹出了很多未读邮件。这时候想着与领导沟通准备5分钟足够了,剩下的时间看看邮件吧。然而,伴随着每一封邮件的阅读、回复,你都消耗了一定精力去选择判断,经过25分钟的连续工作,大脑极需要放松,此刻你去与领导沟通方案,怎可能完美的表达出所有亮点。
间歇性休息是时间管理的基本保障,因为从长期来看,足够的休息能够置换更充沛的精力,即便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精力充沛时的效率更高。
02 时间管理无用论
有些人以为时间管理无非是把时间花费记录下来,让自己显得更有效率罢了,事实上,时间管理不仅是管理时间,还能管理我们的精力。
通过对考研成功的学生调查发现,克服复习疲累的秘诀就是通过恰当的休息方式减缓大脑疲劳,比如画画、跑步等等。给大脑一个休息时间,积蓄精力再进行下一轮高效学习。
是不是精力管理好了,就一定有效率呢?很多人用各种时间管理软件进行时间记录之后,发现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更加断言“时间管理无用论”。
时间记录只是一个基础,最主要的是数据分析整理,从每日时间花费中寻找自己的高效时间段、低效期,并且分析是什么影响自己高效或者低效,从单薄的数据中找到提升的方向。
时间记录工具有很多,比如APP、手账,两者的使用方式取决于个人习惯。
03 时间管理有效论
认为时间管理方法有帮助的人通常进行了主题阅读,包括书籍、各种微信文章,完善了对时间管理理论的学习。此外,他们还积极请教身边善于进行时间管理的同学、朋友、前辈,通过模仿和实践总结,形成了自己的时间管理经验。在时间管理理论领域里,选择自己创始人Kyle自2014年以来坚持记录自己的时间花费。
认为时间管理有用论的人可能具备一些共性:
① 不等完美就开始
第一次开始进行时间管理训练时,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完美的APP、完美的训练方案、完美的记录方式,他们已经上路,甚至不拘泥于使用哪一种时间管理技巧,只要是能够改善目前时间使用现状的,他们都先尝试起来。
② 不等有时间才去做
很多人进行时间管理训练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写作习惯等等。能够立即去做的人,可能每天能挤出来的时间也就只有15分钟,但是他利用了这一点点时间去读书,并且坚持记录自己的读书时间花费,一个月读了7.5小时,可以阅读3-5本书,较以前不读书时有了明显进步,整个人更能感受知识技能带来的变化。
③ 不那么急切要效果
初学时间管理的人,可能并没有明显提高,尤其是职场新人。但一旦日积月累,前期积累的能力会在职场两三年后集中爆发出来。因为不太急切的心,所以记录的时间消费也是长远来看具有产出价值和累计价值的事情。
④ 经常回顾时间花费
通过使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分清事情的重要紧急程度,并进行妥善的分配。经常回顾自己每日的四象限时间分配,很容易找到提升的方向。
比如一开始我们会尽力不做“不重要不紧急”的工作,然后想办法把“不重要却紧急”的工作转移给别人(《小强升职记》中成为扔猴子法),最后我们会倾尽全力去做“重要不紧急”和“重要紧急”的事情。
然而,总会在工作中被人打扰,也总会出现不能拒绝的“不重要的工作”。这时候我们使用“工作记录清单”(《小强升职记》中称之为收集篮),不仅可以避免忘记待办事项,也能灵活调配时间花费。
甩猴子的技巧主要靠工作实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恰到好处的转移工作给别人又不引起反感,在《关键对话》一书中给了很好地建议方案。
04 总结
时间管理的技能方法有很多种,总结一个简单的操作方法:
列举你觉得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时间段和内容事项
以上时间段和事项中,哪一个迫切需要解决,只能选一个
这个时间段和事项上文是否提到了解决方案,如果是,请明天就尝试
资料来源:选择自己k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