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继续分享《菜根谭》中的第31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
对于做出恶行的人而言,若是害怕被他人知道,那么可以认为,在这样的恶之中,尚有一丝良知;
而对于正在行善的人而言,若是抱着急功近利,唯恐身边人不知道的态度,那么很有可能将好事办砸,并埋下恶的隐患。
1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极恶之人并不多,而且这些极恶之人往往早已得到应有的审判或是惩罚,很难再出来祸害他人。
而与极恶相比,会有更多各种各样的小恶,这些小恶往往是处在道德层面的,带来的影响往往也是小范围的,但其影响深度却可能非常大。
对于行小恶的人而言,可能会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行恶之人并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恶,对于小恶而言,往往很难分辨,比如探听他人隐私是不是一种恶,那些出于自己以及私利考虑,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不是一种恶;那些游走于灰色地带,克扣员工应有报酬的行为是不是一种恶;
如果无法到达这样的认知,自然无法分辨出真正的恶,也不可能对这样的恶有畏惧感。
第二、行恶之人能够很好区分何为善事,何为恶事,并在行恶时会有一定的畏惧感,或是生怕被他人揭穿,或是升级为自己无法hold住的严重后果。
这样的人,就是《菜根谭》作者在本句中说到的类型,也就是仍有自知之明,可以真正争取使其从善的人。
第三、行恶之人能够很好区分善恶,但在行恶时毫无畏惧,甚至将此养成一种习惯。
对于这样的人而言,可以说善心早已不复存在,整个人生都将是以恶为先,但这样的人生本身也是毫无意义的,毫无幸福感的。
2
任何善行,都应该是无私的,也是不求回报的,更不求公之于众。
如果一个人在行善之前,考虑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从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那么这样的善行并不是真正的善行,而是从自我出发的“品牌营销”。
此外,这样的人其实对于“善”的认知一定也是有偏差的,也并没有到达真正理解“善”的高度。
而任何从个人角度出发的善行,必然会考虑到个人的得失、个人的风险,这个时候的善行早已经变了味,有了一丝自利,也有了一丝做作。说得不客气点,这样的善心是有不良企图的。
一旦善行受这样的个人企图所“污染”,那么这样的善行往往会归于失败。
第一、这并不是从需要施以善行的对象的角度出发的,往往并没有真正有耐心去了解施行对象,并不知道对方需要怎样的善行;
第二、这样的“善行”早已经和成本、利润等铜臭味的东西绑定在一起了,一旦发现自己设计好的善行无法得到自己预期的利润时,往往也会将其作为一种“风险”进行相应的“管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及时止损。
这样的善行,还会是一种善行吗?
要让一个人知道善究竟为何,需要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孩童时代开始培养,等到心智成熟之时,一个人内心的“行为指南”基本已经定型,很难转变。
要行真善,先要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