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 “Zery视角”
在讲述我们的教育分流前先来了解下走在我们国家前几十年的新加坡分流,看看新加坡是如何执行这种分流制度的,以及分流的制度给新加坡带来的变化
新加坡的分流从最开始执行至今也是经历了几次调整不断的修正力图达到效率最高
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
新加坡的分流从小学到大学前一共会有四次
小四分流,小六分流,中四分流,中六分流
每一次的分流都通过成绩把不同的人分配到不同的班,配备不同的教育资源,最终进入社会进入不同层级的岗位
1 第一次分流 小四分流
EM1第一语言流 把英语母语作为第一语言,此源流学术性很强主修英文,母语,数学,科学只有10%的学生能进入学习
EM2 第二语言流 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作为第二语言,主修我们的教育分流之路.note英文,母语,数学,科学
有70%-75%的学生能进入学习
EM3第三语言流 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作为熟练口语,主要进行 基础英文,基础数学,基础母语的学习 大概有
15%-20%的学生进入学习
在小四分流结束后还会有一次全国性的小学智力测验,目的是让有潜力的孩子能有机会转入上级的分类中继续学习
2 第二次分流 小六分流
1 特别课程
这种是为天才班开设的,只有10%成绩优异的小学毕业生才能进入,学生除了日常的课程学习外,还需要补充大量的课外学习,这也是与其他 2种课程的主要不同之处
2 快捷课程
学生除了主修的课程外不需要大量的课外课程了大约有50%的学生进入这一课程
3 普通课程
普通课程班又分为学术性普通课程和技术性普通课程,两种类型的课程侧重点不同,学术性普通班的学生需要接受5年的中学教育,他们的课程和快捷班相似,但进度稍慢。技术性普通班则是为那些学业成绩差的学生提供,他们通过学习必要的应用型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3 第三次分流 中四分流
中学4年毕业必须通过 剑桥“O”级 水准考试或者 "N"级水准考试,其中特别课程班,快捷课程班 参加 “O”级水准考试
普通课程参加“N”级水准考试,成绩合格后可以继续学习1年然后继续参加“O”级水准考试,不管是什么课程的学生要想进入高中学习必须要通过“O”级水准考试,然后才能继续接受高级中等教育。
中四的考试后学生会按成绩一次分流进对应的班继续学习
1 高级中学
2 初级学院
3 理工学院或艺术学院
4 第四次分流 中六分流
在高中毕业时,所有学生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剑桥普通教育“A”级考试(相当于我们的高考),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等继续深造,而没通过的学生就可以直接就业,或者接受高级技术职业培训
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绩
具体表现在:
1、 实施因材施教,将人力资源的利用最合理化,成功的降低了辍学率
2、 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
3、 教育制度的改革配合经济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有用的人才
新加坡在近几十年中经济迅猛发展,一定程度也是离不开教育分流的制度。
但是这种分流制度也一直备受争议,反对者认为
1、 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新加坡教育分流的做法通过成绩差异将学生区分开来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适合他需求的教育。但是反对者认为通过成绩的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等级,这恰恰是不公平的体现,尤其对于那些成绩较差而过早被划分到底水平班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被早早的贴上了“标签”认为将来注定不能上大学。
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仅仅在小学时代就 “被定型”将会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2、 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较早的教育分流从小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增加了学生的精神负担。为了能进入到更高层次的班级,学生必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必然会挤压学生的课余时间,不符合儿童天性的发展,会让学生对于成功的概念过于狭隘 唯成绩定成败。而且对于学习成绩差的人来说由于学业表现不好,容易组建产生自卑心理,直接影响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综合下来看新加坡的教育分流有利有弊,基于新加坡的文化和国情来说这套制度是相对合适的,否则
也不可能能够落地并持续的改进执行了这么多年。
我们的教育分流制度
新加坡的分流制度虽然在新加坡是成功的,但是却不适合我们国家,因为新加坡的分流制度,太过于露骨过于直接的把人从小就按成绩划分三六九等,把社会的竞争赤裸裸的摆在台面上来说.
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相悖的,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谦让尊重对于弱者我们要给予帮助,要协助弱者战胜困难。
我们的分流方式是以一种温和易接受的隐性模式,在中考,和高考进行两轮分流
前段时间 国家发布了 《义务教育改革方案》摘取最重要的点并稍作解读
1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
解读:从根本上杜绝父母疯狂给孩子打鸡血的做法,上再多的培训班,兴趣班对小孩入学都不是考核条件了,同时好的学校也不能制定规则来区分优生与差生了招收的学生都是有好有坏
2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解读:原来的民办是先招公办后招,现在是同步招生,优秀的民办学校特点就是高昂的学费,和严苛的选拔标准。很多父母为了让小孩能上好的民办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就持续鸡血教育。好的生源又推高了学校的升学率,也推高了需要的收费门槛和入学门槛,现在同步招生后民办的失去了先发优势,如果民办没被录取,很可能公办的录取也会错过,所以算是平衡了公办与民办的学生差异
3 高中阶段学校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政策,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按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
解读:现在很多学校都是集团化的,在初中升高中很大一部分生源都是来源于自己集团学校内的学生,而这条规定就是说要留出一部分名额出来给其他的公办民办学校,做到雨露均沾。
4 稳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一命题,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不得制定考试大纲,不断提高命题水平。
解读:中考的命题不能地方自己搞,得和高考一样,全省统一。而且完全根据课程标准来定考题,不靠出偏题怪题来拉开学生成绩差距,实际上降低了考试难度
综合这4点来我们会发现这个制度下的一些特点
1、没有了各类考试,竞赛,证书的入学门槛后,父母给孩子打鸡血的做法似乎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了
2、因为是公民办同步招生随机录取使得优秀的学生不再一定是进入优秀的学校了,差的学生也不一定上差的学校了,学校的生源被整体平衡了
3、 考试统一命题难度降低,大部分学生的整体成绩差距不会非常明显,大家都在一个差不多的水平
那么这些新的改革制度会对现有的教育模式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根据正式的学习纲要,小学和初中的教育内容并没有什么难度。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国小孩,都可以顺利的掌握初中生所需要掌握的语文和数学知识,学会解决二元一次方程。
而大规模重复的锻炼对6-15岁的孩子掌握义务教育的内容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可以迅速的提升孩子的成绩。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采取全面加压的鸡血模式,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高强度的教育和考试训练,在初中之前的阶段,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在考纲的范围内将孩子区分开。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就像考驾照一样,多数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够完成,并在随后进入高中学习。
那么怎样增加区分度?不断的提升考试难度?这是我们之前走的路线,可是现实当中这样的路线会给孩子和家长都带来难以附加的压力。重复训练也很容易导致双方都心力交瘁。
这个时候“减负”,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手段。就算减负了,孩子依旧可以掌握小学初中课纲规定的基础内容,但是因为减少了应试方面的训练,就会导致一小部分孩子在考试中展现出非常巨大的区分度。成绩好坏会差出很远。
"减负"是整个教育分流的核心,如何让家长们安心的减负呢,现在教育的整体环境已经很焦虑了,家长和小孩也被各式各样的培训补习班折腾了大量的精力与财力都很疲惫。
这时候出台政策再加上舆论引导,绝大部分家长都是非常支持的,政策和舆论都是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大家再也不用花大量的精力与财力来竞争了,因为入学的竞争条件已经去掉了
在 政策上 取消高考特长生加分,取消奥赛加分,弱化学区房的权重,小学提前放学,减少课后作业,禁止在校内补课 ,考核维度不再是单一维度的分数
在舆论上则提倡 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实质也是弱化分数权重) 等。
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后从此大家便真正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这表面上看似是另一种“公平”的模式,孩子接受的应试类的教育少了,不用重复刷题补习了,孩子考试似乎就是“全凭天赋”了,考试成绩好的似乎就是读书天赋更高的孩子。
如何应对分流
如果做为父母的你真的认可所谓的减负,开始不再给孩子压力,不再带孩子刷补习班刷题,那么最终你的孩子会被这种分流模式逐渐淘汰。
因为除去学校的基础教育外父母还可以给孩子购买更多的教育服务,高收入的父母对教育的购买力更强,他们更愿意去购买教育服务,让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多的应试教育训练,而应试教育就是一个重复训练 孰能生巧的过程。他们的孩子只要智力正常,在大量重复的应试训练中成绩就能变得更好,顺利的站在分流的顶端
分流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让绝大部分的父母不再给孩子和自己压力,从而降低考试时区分的难度。
在中考维持应试教育的原有难度下,让减负后的学生去考试,通过率你觉得能有多少?而能通过考试的要么是花了不少的资金与时间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重复训练,要么就是真的天赋异禀智商超群。
了解了分流的真正意图后我们再来说说如何才能在分流的制度下尽量不被分流
参考新加坡的课程 在每个阶段都会包含 英语,数学,母语这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所占据的分数权重也是最大的,同样我们的分流也是如此,别看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最终决定分数高低的还是语,数,外 三科的分数尤其是数学和英语是整个分流制度区分差异的核心,也是最容易把差距拉开的学科
首先是数学:数学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各类工程类学科的基石,往往被作为区分学生“智商”的一个标准,而且数学有准确的结果不存在从多个角度得到不同答案。数学考试可以帮我们筛选出更多更适合高等教育的人才。
其次是英语:英语能力往往直接体现学生的家庭条件。总体来说经济能力更强的家长拥有更强的能力为孩子购买更多的英语教育资源。他们的子女英文也会更好。而相对的,只靠学校教育的孩子英文能力相对缺乏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整体成绩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这里再提一点关于兴趣培训班的观点,很多父母都是很盲目,看别人报什么班就赶紧跟着一起报。报这些班对小孩以后是否有用却从来不去想。
我们绝大部分人最终都是要进入职场的,应该是职场需要什么技能,从小就培养什么技能。通过职场反推出上什么培训班,这里推荐几个职场不可获缺的能力需要从小培养的
1 逻辑思维:严谨的逻辑能力,决定了你能否将一件事与其他关联的事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
并能够完整无误的表达出来。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是有非常大优势的,逻辑思维能力本质是对事物的拆解能力,针对这方面的培训有 少儿编程,乐高 等
2 演讲能力:实质是良好的表达能力加整体的情绪调控能力,在职场的 各种会议,总结,发言,分享都是有实质作用的,而且通过演讲可以展现你的个人才能,人格魅力。
3 写作能力:这个更不用多说任何行业现在都离不开文档,良好的文档撰写能力是职场上升必备技能
4 财商(理财能力):理财能力是国人严重缺乏的能力,除开金融行业外,其他行业在校时几乎是没有任何老师教过,全靠自己学习。导致很多人工作后连基本的理财能力都不具备,不断的被割韭菜。
理财就是理生活,不会理财的人基本上生活也是不会有多好的
给大家听一段录音,就是今年的奔驰车主维权事件,车主在整个对话中逻辑严谨,情绪把控到位
整体的表现很惊艳,这就是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演讲能力的表现 ,推荐大家听听
结语
如果不想未来你的孩子被分流,那么建议不要顺着政策舆论 给孩子减负。而是继续给孩子适当的压力以数学,英语为主科,再加以逻辑训练的培训作为辅助。赶紧抛弃那些五花八门的才艺兴趣班,这些兴趣班对你的中考,高考没有任何作用反而占用了更多有限的时间,孩子有兴趣的东西自学或者大了再学完全可以。
学习不存在快乐一说,原始的人性就是贪图享乐,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逆人性的,注定就是会不快乐。
如果你认为减负对你和孩子都是有利的,到时候考不上高中了就不要再来怪谁,因为一切都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
分流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人群资产的分层,教育本身是一项投资,能投入多少到教育上取决于家庭的经济基础。以资产作为分层的意义是什么呢?以及被分流的孩子又会被怎样安排呢?
下一篇 “教育分流-高职院校扩招” 将为大家解释 教育分流与职业教育扩招之间的关联
全文完,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