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接待老朋友。
老孟,是6年前在天津的同事,这天他来北京玩儿,一起聊聊。参观完清华大学后,我提议去五道口的雕刻时光咖啡馆坐坐。一直想跟他聊的宗教话题还是我先进行的提问,他是多年基督徒。
我说,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有个理论,如果你不能用几句简单话把一个概念让一个本科生听懂,那么你自己就没真正理解这个概念。假设费曼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你能用简短几句话给我解释下什么是基督教吗?
他开始解释,持续近5分钟,我打断了他。直接了当的说,我不认为你没给我解释清。
我又问,既然说,耶稣死而复生此事为真,是整个基督教的源点,那么你是否怀疑过死而复生这事是否可能是假的?
他又开始解释,15分钟过去了,我又打断他说,你还是没能回答我的问题。
我再问,简单点,你如何证明耶稣死而复生这事就是真的。他说,这是代代相传,自己无法证明。后面的讨论实则都无结果。当然,我并非质疑基督教,还不敢那么放肆,我只是想知道这位老友成为基督徒的原因和过程,以及他对基督教的认识。
送走他后,想起一件事,我和老孟有个明显的共同点——大龄未婚男青年。通过与他的对话,信仰本身是否也是一种“舒适区”呢?他大量时间用在教会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否是他一直未能找到女朋友的原因呢。对于广大长期单身狗,基本都符合一个句式,“越……就越……”。比如,年纪越大就越不主动找另外一半,越是一个人就越是一个人,越是孤独就越孤独。无论沉浸在精神世界里的形式是宗教还是孤单的氛围,都不能说是地道啊。
既然,聊到舒适区,就继续聊聊舒适区。
周日,阅读《自我发展心理学》。
得到上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第一章遍重点讲解“舒适区”概念。反常识的一点是,心理舒适区并不一定意味着舒适。老师举得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老布离开了监狱反而不知如何生活的例子。监狱并不舒适,但这是他的心理舒适区。结合老孟和我的例子,单身久了显然不对,但这已然成了我们的舒适区。
再者,读老师的文章的一大感受是,他有非常清晰的思路,用简单的例子来证明观点,我想这是他跳出自己舒适区不断修改的结果。比如,他举一个女孩子一个人租房,下班后回家感觉空荡荡的没意思,于是坐地铁去闹市寻找美食,每次总是吃撑。老师分析:1、在这个例子中,引起行为的刺激是什么?不是美食,而是孤独。这个刺激是从她下班想到“自己回家后一个人空荡荡”开始的;2、与刺激相对应的应答行为是什么?也不是吃,而是包括吃在内的挤地铁、到闹市区、看着人群并感觉到烟火气的着一些列行为。
这种把一件小事写下来自己分析的方法,倒是给自己很大启示。想起自己少有的一次类似经历,那回计算应力,花了一天时间,手忙脚乱得也没弄好,第二天,我决定一步一步来,绝不着急,于是有了下面整个过程:
算成功后,心情非常的愉悦。
这时,再返回来想想周六与老孟的对话,他每次的回答时间很长但又没能解释清楚,我想他还是停留在自己一知半解的舒适区吧?
嗯,就到这,下个周末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