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行之大哥的一篇关于公众号未来预测的文章《2017年,公众号的未来在哪里?》,深以为然。
其实从2017年初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昨天看完文章之后恍然大悟,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今年公众号流量吃力,感觉公众号的世界在悄然洗牌。”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读者,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关注了很多公众号,内容越来越相似”,“题目越来越哗众取宠”,“广告越来越多”.....
而那些如我一般的运营者的感觉是:“选题越来越难”,“阅读量久久不增”,“不知道怎样才能get到读者的兴趣点”......
2016年是公众号飞速发展的一年,繁荣的背后就是泛滥:公众号数量太多,同质化严重,一言以蔽之:“红利期”其实已经过了。
和很多圈内的作者相比,我的公众号以及本身的水平远不及他们,但我知道维安记里有很多读者其实也有着自己的公众号,将其作为一个私人默默耕耘的小角落,每天花很多时间写文章,排版,然后兴致勃勃地推送出去,守在电脑前等读者的留言和评论。
很辛苦,但自得其乐。
今天想给这些自己做公众号的读者一些建议,并不是干货(网上干货已经够多了),我只想说一些最近的思考,希望能让你们有所得。
1.“公众号可以作为你写作的起点,但只是起点。”
常常看到很多读者留言:“维安,我开了一个公众号balabala...我会在写作这条路上坚持下去。”
其实公众号写作和写作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儿。
怎么说呢,至少我在现代文学的课堂上是没有见过那种动不动就“致贱人”致“low逼”的类型,这属于网络文学的衍生作品,但若是觉得在公众平台上随便写点东西就能以作家相称,我觉得可以直接关掉这篇文章。
很多人在公众号平台写作或者其他平台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并且打算一直坚持下去,这是好事情,但是我想说的是:“把公众号作为一块跳板,而不是你的上限。”
在此磨刀,至于用武之地在哪就看你自己了。
你可以在这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慢慢找到驾驭文字的感觉,找到抒发和整理的感觉,训练自己的输出效率,在不断地对比中查漏补缺,渐渐锻炼了你通过文字的表达能力。
在这些训练的基础上,可以尝试着去接触一些更有难度的文体或者内容,渐渐地真正走进“写作”这个世界。
2.“在公众号里学运营”
前段时间《中国青年》的小编找我约了一期春节的稿子,关于各地的过年风俗,我写了一篇一千五六百字的小品文。花了比平时写两千多字文章近两倍的时间。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采访了我的外婆和舅娘,去桂林一家专门做南糖的铺子里参观,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终于把文章写好了,虽然写的过程并不难,但是写这篇文章的过程让我觉得很愉悦。我反思:“为什么我平时写推送的过程中并不常有这样的愉悦感。”
我发现:平日的文字是纯粹的输出,就是把自己脑子里的观点,积累的一些句子,周围人的故事进行拼接,并流畅成文,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多太多的收获。可是为了写这样一篇文章,我让自己输入了那么多之前不知道的东西。
你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公众号来学习如何包装,推广,互动,营销策略,但是可能这并不是一件单纯能够让你快乐轻松的东西,因为我们的观点可能常常于市场相违背,这个取舍的过程就是痛苦的。
做公众号其实运营比写作本身更重要。
3.“个人气质凸显,排版小而美而精致。”
如果两个公众号质量都差不多,我肯定选择那个排版得更漂亮的,如果两个写手文风差不多,我肯定选择那个平时给人感觉更有个性的。
说实话,我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去把维安记做成一个百万级的大号,我现在觉得把一个公众号做得有名不如做得有“气质”。
如果你在运营自己的公众号而苦于定位,或者不知道该做成,不如先想想,你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什么样的搭配风格和音乐风格和语言风格。确定下来就慢慢搭建自己的一砖一瓦。就如同装修一间房间,讲究配色和质感。更重要的是,要舒服。
你让自己处于一个舒服的状态,别人看起来也会舒服的。
在文字给人以阅读的快感之后,让整体的排版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要小看排版的力量。
4.“爆文不是模仿出来的,是创造出来的。”
我想到一个不确定是否有说服力的例子:我最开始在简书上写东西的时候,曾经出于好玩,突发奇想地整理了两篇叫做《吟诗成歌-藏在歌里的现代诗》的系列文章,分享的是那些后来被谱了曲唱成歌的现代诗,并且做成了很精致的歌词卡片,后来那篇文好评如潮,收获千赞。
在当时,简叔也在朋友圈里转发了,我们还因此进行了第一次对话(哈哈哈),不久之后也出现了很多同类的诗词或者歌曲类卡片式的分享文。模式和我之前的差不多,接近一股小“风潮”。
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有很多写作主题或者形式并未被挖掘,它们很可能就是潜在的热点。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在让自己的“idea”从构想成为现实,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模仿的过程,在尝试中你会了解到很多新知识,了解整个主题的来龙去脉,甚至能够为你日后的一些事情提供经验。
之前看到一个作者在微课上教读者爆文的公式“故事➕故事➕故事➕议论”。也看到很多人的文章基本就是一些爆文的句子拼拼凑凑就急着端出来。看起来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又火候不够的感觉。
一个好的公众号写作者会是一个创造者,而不是一个搬运工。
五、“如果没有做公众号,你的生活还有那些可能?”
“每日为之付出的东西,有可能会自我束缚。”这是我最近常对自己说的话。
前两天和一个写东西的学弟交流,他说自己“现在主要的时间都拿来写文,学习都成第二位了。”也有一个做公众号的朋友问我:“你是怎么做到天天写文的,我写一篇要写好久啊。”
说实话,自从入了公众号坑之后,我愈发地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天只能算有21个小时。时间不仅仅花在写文,还在沟通,以及寻找素材,发呆和抱怨上。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剥夺了我看书看电影的时间,挤走了我休息的时间,甚至也占用着我约会的时间。
我在想:如果我从来没有运营过公众号,我会多出很多时间呢,会被我花在什么地方呢?或许有很多细小美好的事物与我擦身而过了吧。
我希望每一个公众号运营者为自己留一个备选项,或者说,不要让公众号挤满你的空闲时间。这样持续地输入输出不对等是会造成内耗的。
总之,热点要追,诗和远方依然要追。
❤️
理想或许是静止的,可现实是流动的。
昨天行之给了我这样一句回复:“公众号的兴衰只是时间问题,但借这个平台修炼自己的手艺和心境才是有长远价值的。
很多人觉得做公众号就是登一座山,只要日夜攀登,总能将风光净收眼底。其实做自媒体如履平地,只不过这块平地是移动着的,就像跑步机上的滚动带,你不向前跑,就会被甩到后面。
这个跑不是拼命地写“这个时代看似需要的东西”,而是写能够让你变成一个更完满的丰富之人的东西。
2017年,你的公众号能带来什么?
十万➕的文章都不如一个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