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能慢下心来看英文,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以前也不是看不懂,其实是在看英文的时候,速度会自动调节到看中文的速度,不懂的就这么拖过去。
看完一篇后,会觉得“妈呀太难了每个单词都不会不认识,就是看不懂它在说什么!”
然后就会焦虑。
每次看英文不是看不懂,是心态和方法没有摆正。毕竟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词汇量还是有一定积累的。
能够逐字逐句慢慢看下来,不懂的就查,其实也没什么难的啊,但需要极大的耐心。
来一幅笑来老师的图解释以上的话:
掌握的词汇不够丰富不够深入有一个问题,就是和母语不一样,我们看到“草长莺飞”,“春风拂柳”等词语句子,会有自然的联想能力,因为这些词都在我们的大脑库存里面,相对应的画面也放在一起。
就像诗人泰戈尔的诗句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我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句子分成主谓宾,提取主语,生命/花/叶子,便于理解嘛!但是这个伟大的翻译家把它翻译成了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才觉得这诗太美。
因为看到中文之后,我有了对这个词语的联想力,而英文没有。也是因为,在中文里面,我已经有比较完整的词盘搜索能力,并且这个词盘里面有丰富的,能够深入的一个体系。我所有的知识体系和思想甚至是灵魂的触动,目前来说在语言方面比较有效触发的,也是用中文建起,被中文所用。
这个过程是通过初建立打基础,反复使用,深入积累,获取更多这样的套路来巩固完成的。
你也可以这么看吧,中文为母语的人,接触到中文能有比较丰富和比较快的反应,因为这些中文在你的大脑里面能找到“家”,回家就是和家人连接上了嘛,它所能代表的词义和用法马上能浮现,所带有的感情会牵扯出来。
而没有一定积累的英文,是因为我们还没为它们建起一个家,它们看到的都是陌生的门口,除非真的非常渴望需求或外向活泼,才敢马上走进陌生的家。这些害羞的,还没有独立能力的词汇很容易就倒头就走,因为我们还没给它建立足够温暖足够可以待的家。
温暖的家可不是那么简单能够构建的啊!它需要我们的经济基础(词汇句型结构),需要文化熏陶(使用方式),需要爱和长期的耐心。
所有语言都能够适用。甚至可以延伸到一切的学习。
学习需要给足耐心,建立一个温暖的家,这绝对是一场长期的工程。
本文图片来自“天天用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