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她西望太行,东连渤海,南扼中原,北卫京师,战略位置十分突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她座落在白洋淀边,官路纵穿,九河横流,阡陌交错,碧水涟漪,自古有“京南畿辅”之美誉;她独占汉语一个“雄”字,无双天下,令人自豪,令人感慨,令人骄傲。那么“雄”之名怎么来的?雄之历史怎样呢?
雄县的名称变化有四个时期,即易县时期、归义县时期、雄州时期、雄县时期。雄县最古老的名字叫易,取自易水。周朝时大封诸侯国,周武王把勤政爱民的召公奭封于燕,易县归属燕地,因地处燕之南,赵之北,历史上有“燕南赵北”之称。古时的易河流纵横,淀水荡漾,风景秀丽,气侯宜人。周庄王三年(公元前694年)燕桓侯把国都迁来这里,称临易(今容城县古贤村,原属雄县)。取濒临易水之意。迁都的原因有二:一是这里的地理环境好;二是因北方的少数民族山戎侵扰而迁徙。后来燕求救于齐桓公,齐桓公出兵打败了山戎,燕国才得到安定,都城又恢复到蓟。无论怎么讲,这里到底曾做过一国之都,难怪老人们说:当初北京还想建在这呢!可能是指此事,并非子虚乌有。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公孙瓒占据幽州,在此大修城池,号称易京。南北朝时,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易县并入鄚县,易的名称随之废掉。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统一天下,在原易县属地,设立了归义县。唐朝末年,国家进入了军事混战状态,这里由于交通便利,成了拱卫中原控扼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要隘之地,因此,在归义县境内白沟河上(即大清河)设立了瓦桥关(今雄县南关),建成了军事要塞。从此这里屡屡发生战争,瓦桥关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到后晋时,儿皇帝石敬塘投辽卖国,割燕云十六州贿赂契丹,归义县归入了辽国管辖。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率兵伐辽,攻取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收复了被契丹占领了二十多年的瀛、鄚、易三地。后因病中止了北伐。班师回朝前,为加固边防,诏令在瓦桥关设置雄州,益津关设置霸州,雄霸二字取“威烈”之意,以震慑辽邦。雄之名始于此。考察雄之名字的含义,大概有三个内容:一是含“威武”之意,向辽邦展示武力威严;二是含形势险要之意,当时瓦桥关是南北必经之路,兵家必争之地。三是含周世宗心怀大志,统一中国雄霸天下之意,因当时中国正在四分五裂,各自割据之时。雄州设立后,辖归义、容城二县,后增辖保定县(今文安县新镇)。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2年)为避太宗赵光义之名讳,改归义县为归信县。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与契丹议和,以白沟河(大清河)为界。归信县一分为二,割为两部分。白沟河以南归宋朝管辖称归信县,白沟河以北归辽国管辖称归义县。公元1126年,金灭北宋,雄州尽属金国管辖,金太宗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金在雄州设置永定军节度使,并赐名易昜郡,雄州成了金国重镇。元朝统一后,雄州隶属大都路(北京),下辖归信、新城、容城三县。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雄州改属保定路管辖,雄州同保定的隶属始于此。
明统一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撤归信县,并入雄州。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州为县,始称雄县至今。
雄县的历史沿革,虽经几度变迁,但雄之名仍保留至今,古郡之风一脉相承,动人故事有口皆碑。雄县当代词人李如会曾撰联赞曰:“五湖三江,唯此为淀;十府六郡,有谁称雄”。可谓对雄县的真实概括和高度赞誉。雄县历经沧桑,雄风不减,古韵犹存,永远是雄县儿女可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