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简单点,减少多余的解释,我们该有多轻松!
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和同事一起做搭档,本来应该在今天完成的回访表格,
问A:今天诸城地区你负责的回访结果在哪里呢?
A:嗯~昨天搜集的资料,乳山地区回访已经结束了,我昨天提醒乳山回访人员12点之前发来,他们已经把乳山的发来了。
问A:所以诸城地区今天的回访结果在哪里呢?
A:昨天弄乳山的回访,我是一直在提醒他们及时发过来,诸城的并没有提醒。
问A:所以就还没有开始做?
A:恩,这个是的,还没有开始做。
问A:那大约什么时候出结果呢?
A:因为现在太晚了我可能不能及时联系上那边的人,而且我现在也还要整理一份资料,这时间我不确定,不过能快速我肯定快点弄。
职场中和这种人对话太累了,本来可以一句话简洁说完:我常常和这位同事交流有一种“憋着”的感觉,谈话很不透彻,感觉很堵,回答不仅没有回答问题,反而添加无端的枝叶,让整个谈话过程低效又冗长,相信任何人都不想和这样的人交流,无论你说什么,对方总是带着一种“我有理”的感觉陈述一大堆不必要不相关的解释,就是不直接回答问题,绕来绕去,而如果你经常和你的上级对话形式是这样的,我觉得丢饭碗不至于,不过至少很远离升职加薪,无论感性还是理性的上级,他们一定是特别忙的,精力有限,他们怎么会把时间放在你一大堆没有要点的陈述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其实往往源于人的本能反应,当你做某件事没理的时候,你就本能地想用多余的解释掩盖,做无用的争辩,可是最后还是要落到那个point上,还是要承认那个point,可是往往自己给自己的感觉,辩解挣扎后再承认往往会削弱错误,其实殊不知往往会加深对方认为你做错的程度。
今天刚发生的例子,办公室里,B开窗户的时候忘记关纱窗了,进来了很多蚊子。
同事C:今天下午谁开的窗户呀?为什么没关纱窗呢?蚊子都进来了!
B:嗯?还有纱窗吗?应该不会有蚊子吧。我记得昨天就这样开的,也没有蚊子呀。
C:刚刚拍死两个。(严肃脸)
B:咱们喷点花露水会好点吧。
C:你开的窗户?
B不好意思的笑笑,是我。
你会发现生活中也是这样,明明就一句话可以回答的:我开的,不好意思,因为没注意有纱窗,我给大家喷花露水,不用担心奥。 结果却绕来绕去,我们的交谈或者会议往往也都符合二八定律,20%的部分是最有效最不可缺少的,其余采用障眼法的80%只会让对方觉得:这个人不会直接面对自己错误。
其实越成长越长大,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错误就越为敏感,在经历了很多后,我们希望自己是完整的、没有缺陷的、甚至是完美的,在外人面前尤为严重,也就害怕面对自己那“有缺陷”的一面,因为我们往往有一种预见性,我们往往预感某件事我们没做好,就会发生很糟糕的情况,而世界上最完美的事情就是缺陷,做错了、有缺点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你支支吾吾不敢承认错误!
所以说,下次说话简单点,我们都很轻松,尤其是在自己真的做错没有理的时候,直截了当的承认错误并且给出解决方案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