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老师非常厉害,是孔子的孙子,而且写了《中庸》这样的作品,他却没有任何作品问世。他的学生更加厉害,是历史上第二位圣人——孟子,而历史上就没有他的只言片语,关于他的记载,仅仅五个字,其中两个还是他老师的名字——“子思之门人”,是介绍孟子的传承渊源时才说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显然,他没有什么成就,仅仅因为孟子伟大了,有些人要把孟子的伟大归功于那些没有教化过孟子的人,历史的记载就有了这样五个我们怀想万千的字迹:“子思之门人”。
孔子教过曾子,曾子教过子思,子思教过谁?子思是搬到邹城市的前身——邾国居住的。曾子在哪里教过子思?没有记载。那么,谁教过孟子?
历史大幅篇幅记载了“孟母教子”的一系列事迹:“三迁教子”“断机教子”“杀猪教子”等等。仿佛孟子的伟大是他妈妈教出来的。但我们从这些故事只能理解到,“孟母教子”只是给他挑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这证明孟子可能会学好也可能学坏),教育他要持之以恒(这证明孟子可能会半途而废),教育他如何做人罢了,孟母显然没有教育孟子那些民贵那些浩然之气的事。
子思的《中庸》里也没有这些内容,我们现在理解的《中庸》,也是“不偏不倚谓之中”,显然是教人不要偏激的。但我们今天读到的《孟子》,显然是非常“偏激”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看看,有多偏激,一意孤行的偏激。
这显然没有传承子思以及曾子的那些东西。
他曾教过孟子什么,我们现在已经无处无从得知。但我们已经从孟子身上,找到了答案。
尽管历史上,没有人歌颂过他,还有人试图证明孟子是“子思之门人”。但我们相信,尽管这个历史上的教育工作者,不如孔子、孟子有名,但孔子无论如何有名,教不出比自己更伟大的学生。后人韩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个不知名的老师,培养出历史上非常伟大的学生,这才是最伟大的老师。
历史的进步,依赖于学生比老师更伟大。(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