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晚秋。不禁想起小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挖菜窖来储存冬天备用的蔬菜。而孩子们因这挖菜窖衍生出来的玩泥巴游戏,仿佛带着童稚清脆的笑声,从遥远的时空飞奔而来。
那时大人们挖菜窖 ,小孩子们可乐坏了。因为菜窖挖到一定深度,一锹下去就会挖出粘性很强的成块成块的黄土。孩子们见到了就赶紧聚拢过去,挑选自己喜欢的黄土块,集中放到楼下门洞雨搭下面的水泥地上。不论手里有多少存货,都要放到一起。家住一楼的,距离最近的人回家取水,大家一起动手,把这些土块加工成软硬适度的黄泥,就像现在的橡皮泥一样的手感,然后按照人头平均分配,参加游戏的人人手一块。
一种玩法叫作“摔大炮”。
所谓“大炮”就是取一块泥巴,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出各种形状,但是一定要把一个地方挖出来,只保留一个薄薄的底儿,像平底碗盘的样子。这个底儿做得好不好可直接关系到参与游戏的输赢结果。
这个游戏充满了仪式感,是这样玩的。轮到一个人摔炮的时候,这个人要站起来,把做好的大炮高高举起,还要大声、十分有气势地对着参与游戏的一众人来一句“大炮响不响?漏不漏?”底下的人一个个根据自己的猜测,有的喊“又响又漏”;有的喊“不响不漏大狗肉”;有的喊“只响不漏”;也有喊“只漏不响”的。但无论是谁,只要喊了的,就需要取出一小块泥巴放在一边,这可就相当于下注了。
待到大家都下完注,站起来的人就把手捧着的泥炮高高扬起,至于是使劲儿还是轻轻地将泥炮底朝上地摔到地上,那可就要看这人根据大家喊出的话,最终做出的判断了。如果喊“又响又漏”的人多,那摔大炮的力量就要小,争取扣到地上的底不要破漏,或者破漏得越小越好。这样就把喊“又响又漏”者所下的注归为己有了。反之亦然。
每年挖菜窖的时候你就看吧,每栋楼下门洞旁的水泥地面上,一个个孩子小泥猴子一样,手就不用说了,肯定是泥糊糊沾得满满的不见皮肤本色,那脸上,头发上,衣服上....目之所及都可以见到泥巴。
鼻子痒痒了,用手背蹭一下——得,鼻尖上又多了块泥巴印子;小姑娘头发滑下来一绺,只见这花脸儿小姑娘下意识地用小泥手扒拉一下,脸上又添条泥道道,发上又增加一绺泥巴;站起蹲下的动作间,衣服露腰了或者不舒服了,小泥手匆匆地拉一拉或者拽一拽,衣服和腰上就又添泥彩了……
你就听吧
——大炮响不响漏不漏
——不响不漏大狗肉
——又响又漏
……
这些和泥炮摔在地上的声音,以及为了战利品的多少争争讲讲的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当然这中间还会时不时地夹杂着妈妈们揪着泥孩子的泥耳朵,一边往家拉一边呵斥的声音和孩子发泄不满或耳朵被揪痛哎吆哎吆的声音。
被妈妈拉扯着的孩子还依依不舍地看着蹲在地上玩的孩子,只见这边正往手上吐口水,那边正往泥炮底部涂抹着口水,被“押解”回家的孩子是一脸的不甘,两眼尽是哀怨,看那嘴巴无声地一张一张地,分明是在说“等我,我一会儿就溜出来”。
上面是一种玩法,姑且称之为“武”玩法,与之对应的就是“文”的玩法了。
同样的原料——和好的黄泥巴,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个可爱憨憨的小动物,顽皮灵动的小娃娃,军人、工人、医生、农民等有着职业特征的人物,黄瓜、西红柿、葡萄等水果,林立的楼房,连绵起伏的群山,孙悟空、哪吒等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孩子们眼里心里的一切美好,都在孩子们的手中,通过黄泥巴呈现出来。那时没有模具, 全凭孩子们自己的心脑和双手创造。
做好后小心翼翼地放到纸箱里,搬运到小区花园里半阴半阳的地方,期待几日好天气把这些宝贝晒干。从此开始关注天气预报。晚上大家轮班再把宝贝们收好放到楼道里秘密的地方收好,以免被夜露打湿。天气预报一旦失信大雨倾盆,这些宝贝就化为软塌塌的一滩被打回泥巴原形,那是孩子们集体的悲伤。只能重新和泥、重新制作塑形。
宝贝们晒干透后就进入到下一个阶段——涂色。泥塑阶段,孩子们变身泥娃娃;涂色阶段,孩子们再怎么小心翼翼,还是免不得要变成彩娃娃——浑身上下彩色斑斓。
为了给这些宝贝上好颜色,孩子们个个变得“贼精”,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家里的碗和盘子,哥哥姐姐的水彩、水粉、丙烯颜料和画笔,自己的蜡笔,爷爷奶奶绘画的国画颜料......甚至见到了房管科的人来家里统一给门窗刷油漆、刷地板或者粉刷墙壁.....使用的油漆、涂料和大白粉等,就没有能逃过我们眼睛和手的,统统被搜罗到一起。因此我们又被冠名为“捣蛋精”不是那么受大人们待见。
那时候,好像孩子们和家长是敌对的双方。在孩子们眼里一切都可以成为趁手的玩具,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玩。在大人们眼里那就是防火防盗防孩子,时刻要防着孩子变着法地搞破坏,变成“埋汰神”。不管是弄脏了衣服还是创意地把锅碗瓢盆等变成玩具,只要被家长发现了一定少不了被家长扯过来批评碎碎念、反复碎碎念。所以无论多么好玩的事情那都只能成为参与的孩子们共同的秘密。一旦有谁把这秘密泄露给大人,那就被大家认定为“叛徒”。“叛徒”是没有朋友的。而有了共同秘密的孩子们的友谊更加紧密牢固。
想来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一定是十分熟悉甚至是这游戏的行家里手,不然怎么能写下如此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又饱含深情的《我侬词》: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没有玩过泥巴的她很难如此形象地用泥巴和泥人类比夫妻二人,类比夫妻相濡以沫半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以至于感动了丈夫赵孟頫,使得丈夫放弃了纳妾的想法,成功挽救了中年危机。
平淡无奇的黄泥巴不仅仅激发了孩子们上进之心 ,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加深了孩子们的友谊,成为孩子们童年最鲜活美好的记忆之一,还会在成年后被用以形象地劝谏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