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战友:
大家好。
今天,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聊聊,实话说,心里其实挺虚的。李主任给我分配这个任务时,我可是非常惊讶的。因为,从教二十六年,我从没觉得是个名师。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清清楚楚。再三推脱,但李主任坚持要我接受任务。只好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站在了这里。没有特别的经验可以分享,有的不过是一个老教师的些许过往,说与大家听听,如有不妥,请多多包涵。
李主任给出的题目是“如何提高学科专业素养”,我自己稍微修改了一下,加了一个定语“教师”。因为我觉得,对于在坐的各位和我,无论是哪个学科,它的前提都是“教师”。我们谈专业素养,离不开教师这个前提。所以,我就先从教师二字说起吧!
一、用喜爱,伴我一路同行。
不知在坐诸位,当初走进教师这个行当时,是一种什么情况。我当初选择师范,是真的源自内心的喜欢。也对是因为我出生于农村吧,从小就没见过世面。小学三年级时,学校来了一个年轻的女老师,美丽大方。在与她相处的日子里,她在课堂上散发出的淡定优雅、从容不迫,使我幼小的心灵开始萌发从教的种子。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悄悄模仿她的言行,也会偷偷留意她的举止。所以,在她的引领下,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习越好,对她就越喜欢,就越想成为和她一样的人。
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又有幸得遇良师。这是一个有渊博知识,又单纯可爱的人。他会解决我们提出的所有问题,也会常常被我们气得跳脚。每当这时,就总是会用一双无奈的眼睛,委屈地望着我们。于是,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反思自己。
他不仅让我的学习生涯丰富厚实,更给我指明努力之门。于是,师范学校就在我的心里扎了根。我用自己的努力,像只蜗牛一般,偷偷的朝着目标前行。还好,努力没有白费,初中毕业时,我一路通过预选,复试考上了中专。
那会,我们是在复试结束根据估分填报志愿。当时,填报志愿时,虽然班主任一再强调不要报考师范,父母也是期望能上财经学校。但我的目标却从未改变,毅然决然的在第一志愿填写了凤翔师范。后来,如愿进入宝鸡师范的大门。毫不含蓄地说,我是当年凤县考进宝鸡师范的第一名。从此,我就打开了自己的理想之门。
三年师范毕业,我被分配到三岔中心校。站在讲台上的日子,没有我想象的光鲜优雅,但一样让我感受到许多语言无法形容的快乐。
当小学老师时,我会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陪着他们一起在田野徜徉,也会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粗糙却富有童趣的花鸟鱼草手工作品当做教具。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的人生简单而又纯粹。这份职业的纯净,也许就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进入初中后,我会引导他们在人生的第一次转弯处,把握好方向。会用文字不断尝试走进他们,会在课堂上陪他们一起努力,也会在课后帮他们解决困扰。无论成绩好不好,我总会想尽办法,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有所获。
记得在三岔教政治时,有一次期中考试,我发现班上有个捣蛋学生在萧瑟秋风中趴在楼道的栏杆上答题。经询问才知,因为这个学生进考场迟到了,和监考老师发生了几句口角。于是,监考老师就拒绝他进入教室,他只好在楼道答题。当时他说:“老师,如果这堂不是政治考试,我早都走了。”那个瞬间,我年轻的心里颇不平静。原来,我的付出是有沉淀留存的。也许,这就是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吧。
渐渐的,我越来越喜欢这个职业。我喜欢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挥斥方遒的痛快,也喜欢徜徉在知识里海阔天空,岁月静好的充实;我喜欢和学生一起共同成长,奋发向上的奔跑;也喜欢校园这方单纯美好,平静安稳的简单。
不是有人说,只有喜爱才可以抵挡岁月之漫长吗?也许,这句话,大家已听得耳朵起茧。但往往就是这种最熟悉的话语,却也是来自于人生最真实的写照。周国平曾说:“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 。”我想,热爱这份职业,也会是幸福之本。因为只有将喜欢与热爱融入其中,才可以帮我们走过心酸,清贫,繁忙和委屈。从教二十六年,不管是在九年制中心校,还是在初级中学,甚至是职业高中,包括现在的双中,就是凭借着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喜欢与热爱,我一直用竭尽全力在坚守。
二、有所惧,使我从不懈怠。
刚刚进入三岔中心校时,因为自己不会做饭,也不会骑自行车,所以很担心,如果在教学上立不住,就被放到基层校。因此,刚刚入职的我,用尽全身之力钻研教学,一年的时间,就让自己所带的班级平均分位列全乡第一。这样,我在三岔中心校也算站住了脚。同时,我也更进一步明确了一个观念,吃穿都能凑合,教学决不能将就。并且,对待教学心中应该始有颗敬畏之心。
2000年,凤县的四制开始了。根据规定,必须得学教一致,所以我又从政治转向语文。这次的转向,其实我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因为,我不喜欢语文。记得上学那会,最喜欢学习的是数学,而且初中三年一直都是数学课代表。但是,工作后的我是成年人。做一件事,是不能仅凭个人喜好而随心所欲的。所以,虽然当语文老师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事,但考虑到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喜欢,还有就是作为一名农村孩子,我好不容易有了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饭碗,我怕失去。于是,在工作六年之后,怀着对课堂教学的敬畏之心,我又成了一个在语文世界踽踽独行的初学者。
因为自己从未接受过语文教育专业的系统学习,在成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时,可以说,对语文教学心中是一片迷茫。起点低,我就更没有了可以逍遥的资本。于是,我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拿来认真研究教法,研究教材。那会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可用,就只好一边自己琢磨,一边多看,多听。渐渐地,在语文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点点自信。这些许的自信,又促使我更加努力的学习。
语文世界的波澜壮阔,一点点的将我吸引到那片浩瀚的文海。从最初的略有抵触到后来的无法自拔,语文用它的博大精深深深地吸引了我。越深入,就越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的体验,使得我越来越敬畏我的语文课堂。
一年又一年,我从初中语文老师变成职中语文老师,又从职中语文老师变成初中语文老师。2012年,我再次成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这次的变动,对于我来说压力巨大。新教材的使用,新课改的推行,生活的琐碎无一不考验着我的承受能力。
而刚刚报道的第一天,新环境的陌生,新学校的强大,让37岁的再次心生恐惧。那天上午报道,下午开会。会议一开始,我就被震了一把,成绩滞后教师的反思会。在宣读的名单中,我听出了好几个熟悉的名字。想着也许不久的将来,名单上应该也会有我,心情不由更沮丧。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适应这样的压力,但我没有勇气选择放弃,也不能选择放弃。在经过暑期学习会几天的痛苦,挣扎,焦灼,忐忑之后我选择艰难面对。
开学报道的第一天,新学校又向我展示了它无与伦比的节奏。从早晨七点多开始报名,一直到晚上十点多回家。我忙到没喝一口水的时间,甚至连上厕所都成了一种奢侈。不怕大家笑话,那天回家后,我哭了,也对以后的工作更加恐惧。然而,那又怎样,哭要是能解决问题,这个世界也就太简单了。
9月2日,擦干眼泪,强装镇静,在阔别初中语文六年后再次走上初中语文讲台。那年,教育界正在进行一场教育教学改革,高效课堂。这对于一个从职业学校过来的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什么都不懂,只好去图书室借了一本《高效课堂二十四问》,利用一个晚上囫囵吞枣了解了一下基础理论。第二天,我就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
因为是从职中来的老师,所以除了应对新教材新教法的考验,我还得接受来自领导同事们的眼神洗礼,那感觉,怎一个“酸爽”了得!到现在都还记得第一次开备课组会时,下组领导的一段话。那年,我们初一一共七位语文老师。那天,下组领导说:“你们三个是刚刚从初三下来的老教师,我放心;你们三个都是年轻人,能力不用说。”我们初一语文组一共七个人,剩下的那一个既不年轻又没有经验的,就是我。那天,我的尴尬无处可放。
我自小就是一个要强的人,这样的质疑对于我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事。实在怕丢脸,所以,我选择用自己的行动来接受考验。秉持对课堂教学的敬畏之心,每天,从睁开眼睛就开始围着教材,教法,学生,学法团团打转。一篇课文,我会绞尽脑汁去精益求精;一节课,我会挖空心思去探求摸索;一道习题我会竭尽全力去追本溯源。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所带的学生渐渐上路,而周围对我的质疑也在慢慢淡去。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董卿曾说过一句话:“人的潜能其实远超过自己的想象,你不挖掘就永远不会知道。”我,一个从职中来的没有接受过任何高效课堂培训的语文老师,第一学期结束时,所带学生的成绩终于名列全县第一。后来,适应了双中的节奏。但对教学的敬畏,从未停歇。
摸爬滚打二十六年,直到现在,对教学,我的敬畏越来越深重。怕给学生讲错,毁人前途;怕学校批评,老脸无处安放;怕家长嫌弃,被社会淘汰……总之,心中有很多怕。方孝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也许正是因为心有所惧吧,在教学上,我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三、迎挑战,让我获益良多。
我虽然喜欢教书,但因为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所以很是害怕与人评比。因此,工作多年,我从不愿意参加赛教。还记得在留凤关中学2005年时,当时的主任王东让我代表学校到县上参加赛教,我是一口回绝。气得王主任直接对我说:“你想好,这件事与你自己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之后,一个星期都没理过我。
进入职中以后,2007年时,校长通知我参加县级赛教,我还是毫不犹豫拒绝。那会刘校长也很生气,后来直接告诉我,这次赛教是工作,没有条件可讲。于是,我赶鸭子上架,勉强得了一个县级能手。但事情过后,心里对赛教还是敬而远之。
进入双中以后,2013年,王罗贵校长有天找我谈话,意思是想让我报名参加赛教选拔,吓得我也是连连告饶。
2017年,学校发出有关赛教的通知。看到通知那会,心里没有什么想法。晚上上自习时,邰军哲老师查自习,就问我为什么不报名赛教。我说了自己的顾虑,邰老师却对我是连连鼓励。一瞬间,心里有所触动。再加上,那年儿子正在初三。想到勤奋刻苦的儿子,作为母亲,似乎应该给他一个努力的榜样才对。于是,鼓足勇气报了赛教选拔。后来,就进入了县级赛教。那一年,得了一个县级能手。
2018年的五月初,突然接到教研室通知,说是因为今年县上没组织赛教,所以需要让我们去年参加比赛的部分老师去宝鸡参加赛教。刚刚接到通知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拒绝。因为前一年参加过县级赛教,我多少能感受到其中的“五味”。而且,那会的我带初三,学校已经开始了周考模式,教学压力的繁重大家可想而知。可面对教研室老师的鼓励与热情,拒绝的话怎么都不好意思说不出口。没办法了,只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任务。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自认还比较勤快。于是,当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先进可引领时,就决定从最笨的办法着手:吃透教材,研究教法。
初一初二的教材统统是新教材,对我这个老教师来说,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我很快从网上买回新教材开始了对内容的解析。两本书里面,新增篇目差不多一半。每一篇都需要从头开始,看看内容,想想问题我的头简直大到无边。我知道,我的这场赛教无疑是一场苦行僧似的修行了……
学习的日子很枯燥,初三教学的压力也常常让我疲惫不堪,但在此期间,收获的幸福让我在忙碌挣扎的日子里常常被感动:徐淑惠老师的鼓励,庞慧的帮助,王敏的疏导……这一场“修行”,我是幸运的。
解析完教材,就得思考教法了。我遇到了真正的拦路虎,近些年来,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我慢慢变懒,很多背景和拓展,只要在网上搜一搜然后复制粘贴到ppt上,上课领着学生读一读做做笔记就行了。而现在,因为备课条件的限制,我必须把所有需要拓展的资料全部记在脑子里。年过四十,记忆力已经和老年痴呆症患者差不多了,痛苦啊!每天我都会在给初三学生上完课后开始识记和思考,大脑不够用,时间总是不够用。所以,那几个星期,我在火车上来回奔波时,手里也抱的是语文书。
因为自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大学学习,所以就导致知识的系统性非常不足,因而学得特别艰难。好在我人缘还行,周围有朋友的鼓励,家中有亲人的支持,最终还是带着大家对我的善意,继续在语文的世界里潜力“修行”。
其实当时促使我坚持的理由,更多的是因为我是个母亲,还是个老师,所以特别想通过自己的这场“修行”让孩子们看到努力的力量。知识不系统就想办法将断片的地方补起来,手头没有现成的资料就想办法请教专家,网上查询,花钱买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视频一遍遍观摩,我一点点,一点点的在语文世界里摸索探寻着……
由于前一年指定的是初二的教材,就有朋友建议把重点放在初一的课程上。因为只上20分钟的现场微型课,于是切入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和好朋友庞慧一起一遍遍的选择切入点,一回回的反复推敲,一次次的向周围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两个多星期,我最终将初一所有的课文全部备完。
慢慢地我发现这场“修行”虽苦却又让人振奋,因为在和她们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我一次次被语文的博大精深震撼,更为前行路上收获的真情感动。我从贾平凹的《一颗小桃树》身上看到梦想的力量,从杨利伟的《太空一日》中感知到了辉煌背后的酸辛与付出;还从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中看到那个大写的人字……
2018年 5月18日县教研室终于通知,具体安排出来了。接到通知时,一看,这一年居然安排的还是初二的课程,而且操作流程比去年严格的多。一霎那,我有些懵圈。有点灰心,在庞慧的开解下迅速调整好心态,赶紧想办法进行改变。
厚着脸皮,和初二的兄弟姐妹请教,大家都纷纷表示,欢迎我随时过去上课。将满满的感动收藏于心,我又开始在初二的语文世界中“修行”。一边忙着初三的复习考试阅卷,一边想尽办法每天至少去初二上一节课。真的很累,但在解读初二教材的过程中我却又一次次的被语文的无穷魅力所征服。我看到吴伯萧寄寓在《灯笼》里的深沉;我读出闻一多在《最后一次演讲时》的高贵;我更是被马丽华在《格拉丹东的源头》散发的苦难之美而折服……有时候一天会上五六节课,周围的同事惊讶我的精力旺盛,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坚持的有多辛苦。
真正开始上二十分钟的现场微型课后,我又发现自己在板书设计上有很大的不足。于是我开始一课一课的设计练习,终于,在赛教前,我也将初二的所有课文全部备完,板书设计全部练习了一遍。虽然设计还是不够精美,但我已尽全力……
回首这场五月的修行,前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繁忙不是懈怠的理由,疲惫不是放弃的借口。这次选择直面挑战,不仅使我收获了诸多感动,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次经历,使我的整个教学获益良多。
因为,这次准备的过程,使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发生了质的转变。在整个备赛过程中,我接触了很多名师的课堂教学,阅读过许多优秀的教学设计,关注了许多语文的公众号,更记住了许多优秀的语文大咖:田玲,曹公奇,王君,余映潮,肖培东,董一菲……所以,对于语文教学我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
现在,我的手机里,除了学校要求的必须关注的公众号,几乎全都是与语文有关的。我每天都会抽时间阅读他们发布的文章,阅读最多的是“曹公奇语文工作室”“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和“田玲的半亩方塘”。每一次阅读,都会有点滴积累心头。
而且,自己也在赛教过后,也开始真正用心阅读有关语文教学的专业书籍,并同时尝试把教学中的点滴记录下来。有时是一点关于课文内容的思考,有时是一点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有时是一些读书笔记,更多的是教学之后的反思。迄今为止,我在这方面的记录已至50多万字。当然,目前我的写作在很多人眼里还是上不了台面的。但我从开始动笔的时候,就不是想成为一名作家。我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我的语文教学。我总觉得,在教学这条路上,只要愿意走一步,总是能再走一步的。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恒心,需要耐心,更需要慧心。语文的世界是那么广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想在专业上有所成长,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苦,更多的艰辛。课堂上,我们需要眼观六路;课后,更需要我们耳听八方。我们要与千年前的古人探求文化的源远流长;我们还要与现代的哲人寻求思想的激烈碰撞。我们要与中国作家在抑扬顿挫的世界激发情感共鸣;我们还要与西方文学家在幽默风趣的语句融合交流。而且,这个成长的周期很是漫长。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定要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打磨。
从教二十六年,因为满心喜欢,我愿意在教学上倾尽所有;因为心怀敬畏,我常常全力以赴;因为时有挑战,我一直锲而不舍。所以,在还余十年的从教生涯时,我还是愿意与大家一起静下心,俯下身,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继续踏踏实实努力,认认真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