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闺蜜发来微信说,“最近工作受到打击,急需学习提升,囤了好多的书、网课、文章,想学想看的东西很多,但感觉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隔着屏幕,我感受到了闺蜜深深地学习焦虑。
闺蜜的困惑,也代表着我们很多人的困惑。在现在快节奏的社会里,竞争压力大,每个人都害怕落后,不学习,不进步,心里有一种不踏实感,害怕被超越。可学习时,又不知道学什么,如何学?
大部分的“学习焦虑”,可以归纳为三种现象:
一是盲目跟学
缺乏清晰地学习目标,导致盲目跟学,用一个个新的知识点,满足自己的学习焦虑。
随着知识大咖的推荐,像一只嗷嗷待哺的雏鸟,如饥似渴地囤书、囤课,最终导致两种结果:
要不越积越多,很多都没看;
要不囫囵吞枣似的看书、听课,每天读一本书、听一次微课,每月读多少书、听多少课,显示自己很努力,感动自己,感动他人,以完成某种口号。其实那些走马观花所读的书,未必真的消化属于自己。
二是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与碎片时间学习是两个概念。前者指学习的都是些碎片化知识,不成体系;后者指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在这个社会大发展,信息大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缺乏知识框架的碎片化学习,只会让你觉得每一本书、每一堂微课、每一篇干货文,对你来讲都是一个新的知识点。
每天都感觉在被新概念、新方法、新案例洗脑,每天都有要被颠覆的东西。觉得知识浩瀚无边无际,学的越多,感觉越零散,头脑像浆糊一样,陷入一种恐慌状态。
三是急于求成
生命短暂,年华似水,我们渴望诀窍、渴望捷径。于是,我们期望着7天高潮大法来速成,想要几本书的阅读、几小时课程、几篇文字,就直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不能融合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内化为能力的知识,价值是很低的。对学习急于求成,没有消化,并在工作生活中去运用知识,一段时间后,看不到产出,就开始焦虑:“学了这么多,怎么还是没见工作能力提升呢?”。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些学习焦虑呢?如果有,那就非常有必要继续往下看了。
02
挣扎在学习焦虑的汪洋大海中,使用什么方法能够快速上岸呢?
方法一:以实践为目的,精简学习目标
知乎某个匿名用户写道:“学习资料找太多,就会有已经学了的错觉;运动装备买太好,就会有已经瘦了的错觉。”
学习是一场在贪心中保持清醒的游戏,我们需要去精简目标,以实践为目的去精简。
《建筑师的二十岁》一书中讲到:
二十三岁的墨西哥建筑系学生里卡多.雷卡瑞塔问七十多岁的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学好建筑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格罗皮乌斯说:“尽可能多地去旅行”
案例中的学生,听从了老师的方法,最后成为了享誉国际的建筑大师。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实践很重要,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推动学习。
毛爷爷说过,“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我们要以实践为目的,去精简学习目标,进行深度学习,而不是广撒网,什么都拿来学,最后却什么也没学到。
方法二:基于知识框架,进行系统化学习
不建立知识框架,基于框架去学习,学到的都是些零碎的知识,犹如空中楼阁,看上去很美,风一吹,就会坍塌。
很多人觉得,每天都要学习新东西,每天都要能认知升级。这是一种学习误区。
好的学习不是每天都学新东西,而是每天对知识框架中80%的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强化运用,对20%的已学知识进行升级换代,这样知识体系才能随着一遍遍学习、运用刺激强化。
秋叶老师说过一句话:“人类发展到今天,人性没变,人类基本矛盾没变,很多知识原理是相通的,并没有那么多新东西要学”。
现在层出不穷的书籍、干货文等的输出,给学习者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这些都是新的东西,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
其实,每一个领域都有一套知识框架,这些作者只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换一种维度,结合自己的案例、新名词,通俗易懂地又讲了一遍。
有效学习是,根据学习内容,先去看经典书籍,或请教专家,掌握到知识框架,然后基于知识框架,去进行系统化学习。
犹如星球大战中,机器人收到新的信息,马上与电脑里的数据库做比对,符合知识框架的,强化印象,不符合的,进行逻辑推导,如果是老内容,继续归类,如果是新内容,则在分支上加上新案例、新知识点。
这样,你的知识结构体系会稳步迭代,而不至于知识零散化,导致信息饥渴症及信息过载。有了知识框架,任何碎片化时间,都可以吸收到信息,来填充、升级你的知识体系。
方法三:刻意练习,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中国女排教练郎平说,“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那不是靠讲故事或者喝鸡汤得来的,关键是‘平时的训练’”。
学习是一种闭环过程。最初,基于实践目的,精简学习目标;最后,还需要将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去刻意地练习与实践,去检验学习的效果。
刻意练习是一种高阶的学习方式,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果并缩短学习时间,让你走向通往卓越之路。
研究表明,练习的“质”,比练习的“量”要重要很多。
那如何进行正确的刻意练习呢?关键有两点:
--在学习区练习--
学习分三个区域:最里层是舒适区,就是你非常熟练、几乎是下意识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中间是学习区,就是有一些挑战,可以通过努力掌握的;最外层是恐慌区,远远超出你的能力,当前很难掌握。
用个比喻,舒适区就像是右手随意写字,学习区是用右手学习某种字体的字,而恐慌区是让你直接用左手写那种字体出来。
很多人,追求愉悦学习,长期处在舒适区学习,即使花再多时间,学再多内容,也不会有效果。长此以往,你工作八年,只相当于别人工作一年。
--持续获得有效反馈--
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因为如果一样事情你从未做错过,证明你根本不需要学习它。专家都是在一个领域内犯过最多错误的人。
学生时代,我们都刷过题、考过试,最有效的做题方式是,每做一遍,记下错误的题,下一遍只做错题,而不是一遍遍从头开始做。
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在学英文写作时,给自己设计了一个独具匠心、有效的反馈机制:
先找来一本名家英文书籍,翻译成中文;间隔一周,英文原文忘记之后,再将自己翻译的中文翻译成英文;最后,将自己翻译的英文与原作者的英文做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
进行有反馈的刻意练习,会让我们学习者提升更快,走出事倍功半的泥潭。
写在最后:
所有的方法,句句千斤之重,条条知易行难。 用了,或许没用;不用,肯定没用。
人生或有捷径,不出发终究无法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