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是致敬皇后乐队的传记电影,讲述了皇后乐队的成立,成名,成传奇的过程。以主唱Freddie为主视角,讲述了他的才华、音乐、爱人、生活等,在迷茫之中找寻自我出路,成为一代传奇。
影片中Freddie和Marry的爱情如此意难平,又如此动人。
01 爱情
所有的爱情都是从一见钟情开始。
Freddie第一眼见到Mary就被这个姑娘吸引,而Mary第一眼见到Freddie也被这个她后来认为长得“很有异域风情”的男子迷住,两人目光交汇,自然而然流露出欣赏和爱意。
Freddie加入微笑乐队之后,Mary给他挑选衣服,挑的是女士的服装,她欣赏的是Freddie的灵魂和才华,穿女装,化妆又有什么关系。这样的Freddie在她眼中充满了魅力,而这样的Mary,让Freddie感到自由。
Freddie出生在东非坦桑尼亚的桑哈巴尔岛上,父母亲都是帕西人,出身英属印度。1964年桑哈巴尔岛革命爆发,18岁的他跟着家人逃离战乱的故乡,远到伦敦Feltha定居。他的父亲希望他好好为自己的前途考虑,追寻“善思、善言、善行”,显然Freddie并不喜欢循规蹈矩地走父亲老路,他在音乐上的天赋让他独树一帜。他原名Farrokh, 他改成了Freddie.
两人很快陷入爱河,Freddie把乐队取名为Queen, 谁能想到Queen以后会成为世界最著名的乐队之一呢。而他当时和Mary在塌陷的床上随手弹出的音符,也成了他得意的作品之一。爱情是灵感的源泉,是创作的动力啊。
“You are the love of my life.” Freddie说出了最动听的求婚誓词。他拿出了戒指,Mary喜极而泣,戴在了自己的无名指上。Freddie要Mary永远不摘下戒指,Mary保证她永远不会摘下戒指。
后来皇后乐队火了,火得轰轰烈烈,火到了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在美国进行了巡演,巡演期间,Freddie会给Mary打电话,诉诸思念之情。两人虽相隔两地,彼此间的爱意丝毫不减。
02 友情
所有的爱情故事总会有出现各种各样的“但是”,但是,转折突如其来,也许看起来是突然来临,实际上早就蕴含在主人公的本性里。
本性难移,天生的对同性的吸引让他无法抗拒,他逐渐转向对同性的迷恋。Mar又怎么会感受不到,这种不对劲的感觉让她明白了,她甚至无法归罪Freddie。 她摘下戒指,却依然答应陪在Freddie身边。
“Love of my life, you’ve hurt me. You’ve broken my heart and now you leave me.” 创作这首歌或许Freddie就已有预感,分手是必然的。
后来的Freddie陷入精神的泥淖中,终日狂欢、酗酒、抽烟、滥交,灵魂却不知如何安放。在他最糜烂最失去自我的时候,Mary找到他,在一个雨夜中,Mary告诉他自己做了噩梦,梦见他出事了。
Freddie坦白地表露自己其实很害怕,Mary跟他说:“无论如何有人爱着你,我、布莱恩、迪肯、罗杰,我们都爱着你。”
看着Mary乘出租车离去,Freddie心如刀绞,而此时此刻,他也终于醒悟,毅然离开了一直引诱他堕落的小人。
03 亲情
历经人生的大起大落,纵欲狂欢,Freddie染上了艾滋,病痛的折磨让他日益消瘦。所幸他终于找到自我,并全力为非洲Live aid演唱会做准备。他这一生有过无数高光时刻,令人称之为“最”的也许莫过于这场空前盛大的演唱会。
Mary携爱人作为家属来看皇后乐队的这场演出,她的眼中依然充满对Freddie满满的欣赏和骄傲。
爱一个人如此,至诚至深,没有血缘关系,却亲如家人。
“你是我此生至爱。” Freddie死后,把他的房产和版权都给了Mary,Mary一家至今住在Freddie留给她位于肯辛顿的家中。
爱情并不是总是以童话故事结尾,有时甚至以惨不忍睹的方式结束。而Freddie与Mary, 从爱情到友情到亲情,从灵魂伴侣到挚爱的家人,他们的爱超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