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兰德波顿,英国奇才作家。恕我无知,也是今年无意间才接触到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11月的一天,在朋友圈看到他在TED上的演讲《一种更宽容,更温和的成功哲学》,不到20分钟的演讲内容,讲的很快,但是好像把我30年来形成的三观,如丝线串珠般,完美的呈现了出来。
人类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而不断的改变和创新,但是新事物的诞生,又增加了人们面对改变和陌生新事物的恐惧。于是,我们加足马力,用更短的时间和更高效率的学习工作来适应新事物,抵抗快速变化给我们带来的不安。我们的观念不断被刷新,可焦虑和恐惧却也随之增加。
我们所有人都身在其中,只要稍作停顿,就会越发的体会到那种集体性的焦虑与不安。
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看法,也许并不来自我们自己,而是来自他人。从媒体、广告中我们被动的灌输了对成功、自我评价和自我需求的看法。
现在的人们,已经不易对别人的过失和失败予以宽容了。可是,更可怕的是,即便面对我们自己,那份宽容也变得弥足稀有。所有的媒体和广告都在告诉人们,只要你努力,按照别人成功的方式和路径,你也可以成功。仿佛这一标准适用于所有人,所谓的成功,人皆可为,Just do it。
不论手机、电视还是报纸,都在标榜着成功人士的 “普世成功学”。现在的书店中,也是前无古人的出现了“成功学”这一图书分类。如此宣传,背后逻辑的另一面则是:你陷入困境,或者没有取得所谓“标准的成功”,就是你自己的错。然后媒体们会给这些人一个标签,“loser”失败者。新闻工作者们似乎也习惯了用带着嘲讽和看戏的态度,发掘“新鲜事”,拟出“抓眼球”的新闻标题。
人类好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清晰的定义出成功和失败的边界。也许是因为世事变化快,我们已经失去了细细辨别他人甚至我们自己行事意义的耐心。
阿兰德波顿在演讲里面告诉我们,在英国中古时期一些穷人或者遭遇困境的人被称作是“unfortunate”不幸之人。
人生多样而复杂,人们却用简单的标签标准来划定。我们如何忍心这样评价别人和自己?
2.
也是11月的某天,好友留言给我,引用了一些他与朋友的对话,大致内容是关于跳去行业上游公司发展的讨论。然后向我提问“你有考虑过转行吗?”。
我不知他是向我求证可行性,还是已有决定后寻找认同。
这样的问题,应该是今年第N次被问到了。父母问过,朋友问过,同学问过,同事也问过。答案,我只能说目前还没有转行的想法。虽然行业近几年遭遇寒流,小公司倒闭,大公司裁员,工作量不减,薪水却涨不上去。但是,有几个行业没经历过低谷。人的天性“趋利避害”, “活少钱多”的工作自然人人梦寐以求。但是这种工作我暂时没有在地球上发现过。
有的人可能会说目前的工作状况是,公司老人们掌权占坑,自己上升的空间被堵死了。
但是如果我们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这种情况,就会觉得我们的判断矛盾而滑稽。如果中年人占据的管理层应该给年轻人机会,那么年轻中层的位置也应该留给刚毕业的孩子们一点机会,不是么?
工资上涨困难了,这只是我们自己的情况,还是行业普遍状态呢?
行业不好,被动加薪困难,那么我们自己能否找到突破口给自己主动加薪呢?转行,从一个行业的老人变成另一个行业的新人,如果只求薪水和上升空间,暂时降低的职业起点确实多出不少提升空间。但是十年后“新行业”变成了“老行业”,我们的上升空间再次被堵死,工资再次到达瓶颈之后呢?
现在的工作越来越难做了,但是身体状况目前明显下降了,不能像刚毕业时候那样加班了怎么办?
之前积累的经验应该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与其担心自己身体不能很好胜任未来工作,不如多想想如何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利用以往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加班强度。
转行?是我们对自己的行业没有信心,还是我们对自己未来发展没有信心?
也许一切的不安,都来自上文提到的,别人告诉我们的成功的样子,然后我们不假思索的对比自身情况后陷入焦虑。转行,我们已经发现了另一种“成功”的样子吗?
也许在前行的路上,我们急于找到指引方向的路标,却忘记了为何上路。
3.
前天晚上,老婆下班到家后情绪略显低落,说要和我谈谈。我心里暗自猜想,八成又是工作遇到了烦恼。晚餐后老婆一脸严肃的问我:“我为什么还是搞不清自己最合适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做汇报不能像我领导那样沉着稳定?”。
突然听到这些问题,我有点不知从何处答起。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坐下后,瞥见左手边桌上的盆栽,那一刻突然有了灵感。
我说:你看那盆植物,不论我们如何精心养护,抽枝、长叶、开花、结果,每个环节都有序而缓慢,不能说它的生长不努力。做房屋主梁的木材要20年生长,才能撑得住屋顶的重量。万事有他的自然规律,人的成长比起植物树木又简单多少?
我们一厢情愿,急于求成,暂时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这很正常。偶尔的沮丧,是否源于我们把别人口中的成功标准错放在了自己身上?
我目前虽然看似工作稳定,收入不错。但我也不能完全肯定,目前的工作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我在业余时间尝试其他感兴趣的事情。读书,参加研修班,或者去听一场陌生领域的讲座。我相信,我们同龄人中,早早就认定自己眼前工作就是自己毕生事业的,是少数。
迷茫,也许本就是年轻人的特质,所以我们慌张、焦虑、害怕被时代抛弃。记得一个网络节目,关于企业主评判年轻人简历的社会实验。匿名简历多是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的年轻时期内容,其中也有这些企业主的朋友,抑或老领导。但是测试结果大家可以猜得到,匿名简历几乎都被“不合格”了。其中大导演李安在33岁之前居然没有做过一份正式的工作,毕业后的多年里工作履历是白卷;企业主的一位好友,同样的商业精英,刚步入社会时多份工作都只坚持不足3个月。当看到这些企业主得知匿名简历真相而愕然之时,我们是否也该反思,心中的自我不满与彷徨焦虑,可能也来自同样的评判标准,那些被别人划定的成功与失败。
因为恐惧变化,我们焦虑,如饥似渴般学习新事物,不断自我调整。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也许我们这群年轻人,心中可以栽种那么一棵小树,让它同我们一起成长。不论外界如何评价,世事如何变化无常,我们眼前多么模糊、迷茫。相信我们的积累,可以帮我们在未来找到各自对成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