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读书、写作的自我问答。在这篇问答中,我理清自己的头绪,也愿你读完后有所收获。
问:什么是写作?
答:看一本书、一部电影,去一个地方,经历一件事情,对我有所触动,让我有话可说,而且这些话必须说出来,不说就憋得慌,不说就难受,这些话我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写作了。写作就是写我想要表达的东西。
如果我没有什么想要表达,我就不去勉强自己。我不会写一些不想写或不是非常想写的东西,因为勉强会让我失去写作的乐趣。就像小时候,妈妈瞪着眼睛让我叫陌生人叔叔阿姨,我不想叫,她非逼着我:“叫啊,快叫啊!”这样做,只会减少我与人交往的兴趣。
问:你想写一些小说、散文还是诗歌?
答:那些触动,有时候会让我写一个故事,写一篇散文或者是一首小诗,也可能只是一声无法落笔的叹息。
我不想过早给自己定位,不想过于纠结于自己应该主攻小说还是散文,那只是外在的形式。当我真正有所触动的时候,触动本身会为自己找到最适合的表达形式。
当然,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只着迷于小说并只想把小说写好的话,那我就会去多读一些小说,如果我想多写一些散文的话,那就多读一些散文。
阅读体裁和内容会影响写作体裁和内容。看散文的时候,就比较习惯用散文来表达;看小说的时候,就更倾向于用小说来表达。
问:阅读为你的写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哪天我没有读书,我会觉得自己写的东西也干巴巴的,没有味道。
写东西之前看一些好书,会给我带来一种感觉,顺着这种感觉写下去,会更顺手一些。
我觉得看书、看电影对写作的作用绝不仅是为我们提供创作素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心灵和感觉保持敏感和醒着的状态。
问:你的生活圈子那么狭窄,题材会不会枯竭?
答:有一些作者,将自己平庸的写作水平归罪于枯燥平淡的生活,其实真正应当抱怨的人应该是自己,怪就怪自己没有长一双“作家”的眼睛,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富丽的宝藏。
没有素材,就去观察,去体验,去创造,去想象。
不要总觉得一些大事件、大物件才值得我们去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和人也有我们大写一番的价值。
十字街头的那场车祸、停落在月季上的那只白鸟、墙上的那个发霉的斑点,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值得我们动用想象力将此创造成一件重大事件中的一个要紧的点。
问:哪一本书对你的影响最深远?
答:这个问题,之前很轻易就能回答出来,之前是指我读书少的时候,现在,读的书越多,就越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就像小时候写老师布置的作文,让我写一件终生难忘的一个人或一件刻骨铭心的事情,我很容易地就写出来了。因为我就认识那几个人,就经历过那几件屁大点的事情。可是现在,让我说出一个对我影响最深的人或事儿,我还真说不出来。
写到这里,想起宫崎骏先生说的一段话:“成长是一个非常寂寞的过程,有时是因为不会做分数除法,有时是走列队的时候手臂的姿势总也摆不对,有时是因为亲密朋友的疏远......这些根本不算大事,甚至自己也容易忘记。但其实每件事都像一次渗入,慢慢将自己变成现在的模样。”
同样,或许,对我影响最深的,不是具体的哪一本经典著作,而是我所读过的所有书的总和吧!
问:写了这么久,还什么都没有,你着急吗?
答:这个时代在飞,这个时代的人在飞,不飞不行。就像一群要飞往南方过冬的大雁,不飞就会落在后面,就会被冻死饿死。我不能冻死饿死,更不能让我的家人冻死饿死,所以我也只好跟着人群不停歇地飞呀飞。
可是,在看书写字这件事儿上,我想慢一些。
那些飞着的人,可以一天看一本书,我不行,我看书慢,尤其是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我看完这一页,就不舍得立马看下一页,就像吃一块草莓蛋糕一样,不舍得一口吞下,那就慢了。一本书看下来,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三个星期、一个月过去了,我还在看那本书,一边看一边感慨不已。我写字也慢。那些飞着的人,日更成千上万字,我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道阻且长,就让我慢慢读慢慢写吧。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慢吞吞地走下去,会走到哪里,但我可以确信,在路上,我将会看到许多醉人的风景。
问:你怎样判断自己作品的优劣?
我之前写完一篇文章总是问别人自己写的好不好,我也曾以阅读量和喜欢量来衡量自己作品有没有写成功,现在我依然在意读者的看法,但我逐渐地更加信赖自己的判断方法——这篇文章是不是从自己的世界深处产生出来,是不是完全地表达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一篇好文章。
问:给自己一个建议吧?
答:请你一定要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