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意?
为什么中国没有乔布斯,只有“山寨”的名声?
或许,是存在某种“创新基因”,导致了人与人的差异、民族与民族的差异吗?
为什么很多创新是外行人想到的?
为什么有些“资深专家”会变得死板、失去了灵性?
或许,专业知识越多,创新能力就会越低?
以上仅是毫不负责的猜想。
而且,目前也没有官方的正确答案。
不过,另有一个猜想,我认为很接近于真相:
“不会提问,会遏制创新。”
1、提问可以驱动思考
斯图亚特· 费尔斯坦在《无知:如何驱动科学》中说,科学发现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科学家愿意拥抱无知,愿意用问题作为指引以获得新发现。
“一个好问题能激发出不同层面的答案,能鼓舞人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去搜寻解决方案,能衍生出全新的研究领域,还能让人们根深蒂固的想法发生改变。而答案却在终结这一切。”
问题驱动思考,答案中止想象。
不仅是科学领域,商业领域也是如此。
很多产品、公司甚至行业,最初都是由一个问题而产生的。
甚至Google称自己是一家“经营问题”的公司。
像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和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这样的商业明星都因“爱探询每件事”而著称。
沃伦.贝格尔在《绝佳提问》中写到,“提问比答案更重要”,企业要塑造一种“探询文化”,培养员工的探询能力。
2、四岁开始消失的提问能力
一项研究发现,在英国,4岁左右的小女孩平均一天可以问她母亲390个问题,年龄相仿的小男孩的提问数量也与此类似。
哈佛大学儿童心理学家保罗·哈里斯也做过类似的研究,一个孩子在2~5岁之间会问出4万个问题。
但是,当孩子到了4岁或5岁以后,提问数量开始明显变少。
随着孩子的成长,很多因素都影响了孩子提问题的次数和他们的好奇程度。
但其中有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是,从4岁起,学校开始向孩子们灌输知识,总爱提问的孩子反而变成了老师眼中的“麻烦”。
传统教育方式,遏制了孩子的提问能力。
也正是基于这种怀疑,如今国外有很多人提倡“翻转式教育”:学生先提问,老师再回答,改变灌输知识的教育方式。中国也有学校引进了,不知道是否已经成功。
3、质疑的文化
中国的创新能力为什么不如美国?
这与技术无关。因为很多创新,并不是技术创新,最典型的就是苹果公司。
那么,为什么中国没有乔布斯呢?
不是因为技术、不是因为政策、不是因为基因,更多的是因为文化差异。
提到中国文化,必然会提到“中庸”这个词。
即使现在90后、00后并没有太多的中庸气质,但是跟美国年轻人相比,还是多一些的。
有个方面很明显,那就是“质疑能力”。
质疑,在中文里,似乎是个比较叛逆的词,常常预示着冲突。
而制造冲突,与“中庸”是相悖的。
中庸,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意。——朱熹(注)
比起制造冲突,中国人似乎更擅长化解冲突,劝架的比打架的人多。
不仅是中国,日本文化、韩国文化,也有很明显的中庸气质。
我们可以推断,在质疑的次数上,中国是比不上美国的。
少了质疑,提问的数量自然也会少很多,从而造成了中美两国创新数量的差距。
类似的情况,也会发生在职场中:
越是有经验的人,越是很少质疑现状。
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允许的?为什么流程一定要是那样的?
老员工常常接受了现状,不再会产生质疑的情绪,也就难以发现不合理的问题。
“资深专家”也是如此,研究的越多,知识也就越多,当初的提问都渐渐变成了答案。
于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外行人反而能颠覆某个行业,为什么内行专家不会想到呢。
傅盛在《认知三部曲》里写到,认知有四个境界: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自以为是的知识,最终变成了提问的阻碍。
4、如何用提问激发创新?
那些很有创意的人,是如何提问的呢?
《绝佳提问》的作者沃伦.贝格尔采访了100多位商业创新者、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电影制作人、教育家、设计师和社会企业家,去了解他们是如何提问的,有什么提问技巧。
最终他总结出了一个提问模型:“为什么”、“如果”、“怎样”。
- 在洞察现状时,提问“为什么”。
- 在激发创意时,提问“如果”。
- 在实现创意时,提问“怎样”。
埃德温·兰德(Edwin Land)是一位非常有才气的发明家,他甚至可以被形容成像史蒂夫·乔布斯一样的人。
1943年一个明媚的冬日,兰德正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菲市与家人度假。他用自己最喜爱的相机给小女儿珍妮弗(Jennifer)拍照。那个时候,相片只有在暗室才能冲洗。
年幼的珍妮弗拍了一张非常与众不同的照片,她急着要赶快见到照片。于是,她问自己的父亲:
“为什么必须要等很久才能看到刚才拍的照片?”
对于女儿提出的问题,兰德不知该怎样更好地回答。于是兰德开始思考:为什么不能立刻看到拍的照片?为什么不能设计出一张能即时成像的照片?”
兰德花了两个小时来考虑,之后他开始在珍妮弗最初的“为什么”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如果”的问题:
“如果能将暗室放进相机里,那会怎么样?”
兰德明白,不能把许多化学品散放在一部相机里,因为那些化学品会在相机里来回晃动。但是,“如果把这些化学品装进一个小皮套里,然后以某种方式让它们在底片上分散开来,那会怎么样?”这是兰德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中的一个。
于是,兰德继续猜想:
“怎样在相机里配置底片图像和正面相片纸?”
在提出这些问题和解答部分问题的过程中,兰德和同事迅速制作出了原型机。
几个月后,他给自己拍了第一张测试照片。
4年后,兰德的团队终于制造出了第一台黑白即时成像相机。
“为什么——如果——怎样”的提问模型,在埃德温·兰德的故事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提问并不能保证解决问题,但是能够引导我们发现答案。
正是因此,在创新时,提问比答案更重要。
5、总结
天赋是少数人的,套路是所有人的。
——康熙师爷
最后总结下今天的文章:
1、善于创新的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我认为最接近真相的答案是:他们更爱提问,具有一种“探询”的气质。
想成为一个有创意的人,可以从学会经常提问开始。
2、为什么很多人在长大后就不善于提问了?
有3个常见的原因:
-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灌输知识,扼杀了孩子们的提问能力。
- 在我们的文化中,并不鼓励质疑,也不鼓励提问。
- 知识有时会阻碍提问,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无需提问。
3、如何用提问激发创新?
沃伦.贝格尔在《绝佳提问》中总结出了一个提问模型:“为什么”、“如果”、“怎样”。
- 在洞察现状时,提问“为什么”。
- 在激发创意时,提问“如果”。
- 在实现创意时,提问“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