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在《八一文学》读了一首写给母亲的诗,质朴,自然,却感人肺腑。
跌跌撞撞,在这个春天里,我把三月的最后几天给了绿色。军人,祖国强大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小时候,对军人是敬畏,那种敬而远之的意味。懵懵懂懂里,把军人和公安分不清楚,感觉只能观望;主要是那身绿军装,看着好威武,远远地,看一眼,就跑了。
初中的时候,父亲是村里的主任兼民兵连长,负责每年的征兵。年年都会把村里适龄男青年送去验兵。平日里你吃我喝,面不辞人,没感觉什么;领了军装,要去军营了,真是换了一个人,倍精神!“到部队去锻炼锻炼”成了青年有出息的象征。
大学毕业,最要好的哥们选择了军营,那是他的夙愿。不知道他为什么对军人那样崇拜,只知道他经常给我讲精忠报国的意愿。我一直把他经常给我讲的当成笑谈,直到他告诉我,他要去部队了。我才发现,这个平时的小老弟是那么坚毅。
事情都是那个样子,发生在别人身上,感觉不是那么强烈,一旦有亲近的人出现类似事情,就感同身受了。
同学和母亲的感情至深,一般男孩和父亲是比较融洽的,但他是个例外。
他说父亲一生“懦弱”,在村里受气是经常的事儿;但母亲不,她人缘好,是整个家庭的主心骨,有主张。他对母亲天生的敬佩,打小就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整个家庭在村里站起来!其实,他是为了母亲,不想让要强的母亲失望……
就是这种血性吧,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早就扎了根,而部队是他的首选。
如愿以偿,他时常惊喜地写信告诉我部队的收获,他把一张张在部队的相片寄给母亲……
优秀的他,在部队把握一切成长的机会,把自己的特长发挥的淋漓尽致,以至于后来屡次立功,捷报频传。他说,最高兴的是母亲,母亲高兴了,他在部队才踏实。
再一次读《我的张家川母亲》,我想起了我的同学,想到了军人对家、对母亲的那种牵挂。
有谁知道,一腔热血的铁血男儿,泪眼婆娑的诉说对母亲的思念,该是一种怎样的境遇和场景。风雨无阻,铁骨铮铮,唯独说到母亲,他们却是如此的脆弱!
知道了,为什么把祖国叫做母亲,为什么要保家卫国;你可以让我受气,你可以对我动粗,但你不能欺凌我的祖国,不能侮辱我的母亲!
身在边陲,心系家国。我的热血融入祖国,我的生命系于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