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这个问题时,其实当下只有一个词能诠释我的感觉,如鲠在喉。
一句问话寥寥数字,但深思下去,所占篇幅浩大。这对于喜欢从横向和纵向透彻解析问题并习惯把问题以逻辑演绎的形式呈现的我,着实是个挑战。所以就试着浅尝辄止,和大家交流看看“何谓‘三观’? 如何相契?”。
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在网上浏览一下众人智慧的结晶,关于“三观不同的体验”答案例举如下:
“不管你有多大的道理,他总能反驳你,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我想去书店,他们要看电影,最后我买的书他们不感兴趣,他们说的电影我也看过了,没啥共鸣。”
“推荐朋友去看《时间的针脚》,他一脸懵逼的看着我:时间的蒸饺?”
“我想在旅游时躺在星级酒店的大床上享受悠闲,而同伴则想在青旅床位上与他人喝酒聊天,并且起早贪黑似的踩遍所有景点”
关于“三观相同的体验”答案例举如下:
“这个问题……就是那种不停地点头的感觉吧”
“就是当你做什么决定时会支持你,有什么想法时和你一样,你想干嘛时会奉陪到底……”
“如果交流是一种博弈,那和三观一致的人交流属于完全信息的博弈,甚至连沉默,都变得十分美妙。”
可能大家也能看出来,绝大多数的关于“三观”的评价,集中在是否能与这个人产生较长时间的对话,并产生同理心,再有一部分是集中在彼此行为上的评价。这个结果想来并不奇怪,因为发出交流的邀请是普识的了解他人的第一步,只有在进行交流言语上或初步行为上的交互之后才能知道是否有共同点或者有更多的兴趣想要交往下去,那么第二步就是去花更多的时间相处,经过这第二个阶段相处,进而再会分化出两种可能。那么我们后面再去就此探讨一下。因为在此想小小区分一下日常中“认知”和“习惯”这两个概念。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我想表达的是,认识这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会采取多少不同的方式,有时各人的方式也会被归纳为“习惯”。而个体由于生长环境或生理条件,导致人的感官对外界信号接收、转换、合成、储存、提取、重建、判断等等加工处理过程也是不同的。也许我们会对同一事物得出相同的或不同的结论,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坚信我们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完全不同的概率也是很小的,别人的身上总会有我们认同、认可的东西。
之前上面提到《时间的针脚》,可能学西班牙语的同学们,或者对西班牙语有涉猎、感兴趣的同学们都会知道,但是这个真的跟“三观”很有关联么?也许一个接受了9年义务教育又接受了14年额外高阶教育的工科博士后也未必能回答出这是一部怎样的影剧集。好友结伴,有人喜欢看电影,有人喜欢读书,同是认识外界感知世界的活动,只是习惯不同,真的要拘泥于同一种形式嚒?更甚者,也许仕途同归,得到的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依然是相同的?有人喜欢旅行住青旅,走遍所有的景点,有人喜欢住高级旅馆,躺在舒适的大床上消磨时光,享受客房服务,那也可能只是预期对此次旅行的定义不同,未必能牵扯到“三观”吧。
所以,多带着一点包容给接触到的人,多留出一点耐心,不要急着去下结论“三观不同”,也许当下那一些或那一部分不能被你所接受或理解的行为,考量到所有成长环境的不同,接受事物方式的差异,可能慢慢你就能理解了,甚至有一天可能说出“hmm,这个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情况下还是部分同意的。”
2.
好,现在回归到主题,人们口中常念叨的三观究竟指的是哪三观?于我而言,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Read ten thousand books,travel ten thousand miles.”Chineseproverb
- “Don’t be afraid of death, be afraid of an unlived life. You don’t have to live forever, you just have tolive” ----- Natalie Babbitt
- “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Rather become a man of value.”----- Albert Einstein
上面三句话是我前几个月硕士同学会上演讲分享给校友们的,今天也想借这个机会分享给正在读字的你们。在演讲的同时,相对应的我也提出了3个问题:
- How could someone have a worldview without seeing the world?
- How could someone have a life with an unlived life?
- How could someone not know the value of different things, but still know what is the ethically right thing todo?
所以当被问及三观,心下是挺为难得,给自己的三观做出定义(或也可选择回答上述的三个问题)已非易事,更何况要在茫茫人海中辨识三观相似的人?而这三观看似分立,其实又是互相影响并统一的。世界观的不兼容,也就暗含了人生观、价值观潜在的差异。
再有,“契合”是个很关键的词,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会有相同的两个人,奢求三观相同,倒不如说三观的契合或者兼容更为合适。
虽然从理论角度讲,解决这个问题确实寸步千里。但毕竟,理论是实践的升华和总结,生活是理论的展开和延伸。遇见一个三观契合的人,可以从日常点滴和细节中发现(当然前提是你也要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人)。
在暑期义工的短暂时间内,相信曾经有过经验的同学都或多或少有同感。就算身处同一个屋檐下,为小朋友答疑解惑,课间一起玩耍,也有些人并没有那么真心享受这个过程,用心得去教课,专注得去游戏。狭义的看来,这就是一个世界观可能类似,人生观些许相同,而价值观较相左的实例。当碰见跟你以同样态度去对待支教和与小朋友培养感情这些事,大概休息时间就是用来探索其他观点的时候了。旅游也是类似,选择出去旅游而非宅在家的人大概世界观都有些相似,但是选择旅游的方式、对不同景点(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偏好以及旅游过程中的心境都能以小见大反映出人的三观。
至此,如果从世界观到人生观再到价值观,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宏观或是微观,都能有所兼容。那你应该常常会为了彼此间莫名而来的小默契而嘴角上扬:因为在有限时间内,选择了同一浏览顺序而2小时内偶遇3次,最后站定,相视而笑,摆摆手作别;或是因为朋友介绍初次见面本以为只会持续2小时的谈话,却一直聊了8小时延续到了凌晨3,4点直到换了3家店,后来因为实在找不到地方再“坐一会儿”而依依不舍离开;抑或是在对待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相同的对待方式。
我无法以数学中的一一对应(bijection),用论据论证的方式以每一个现象阐明三观的契合度。但是,相信自己的眼缘,相信自己的感觉。跟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人在一起,谈天说地,侃侃而谈,是一种外人所无法理喻的快感。
大概,总结来,只有一句话:“别说话,用心去感受。”
3. 番外
最初选择去义工,源于基友的一条微信,到今年9月就是我们认识整11年。11年来聚少离多,大概掰着手指数,我们一起度过的一共只有区区80多天。旅行中冷战,生活习惯的争执,我们学着一起成长,互相支持,理解并包容。而把我们紧密联络在一起,至关重要的恰是成长过程中,逐渐清晰的人生展望和对自己在未来的定位和期待。所以我从个人角度才觉得“三观”的相似度才是一段关系能否走远的前提,而非“习惯”,也非“认知”,只要有耐心和包容,愿意去尝试。我们一拍即合,本来这个暑假可以一起的,ta却临时被叫去参加国际会议,有点遗憾,可是我们又都充满期待下次的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