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会感冒的。有些感冒来得莫名其妙。比如我,既没有冷着冻着,也没饿着累着,关键是,秋裤已经穿上了,怎么就突然开始打喷嚏、流鼻涕,脑壳还微微发烧。三十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这绝对是感冒了,是要搞点大动作了。果不其然,翌日,清晨,咳嗽了几声,“哼~哈~吐”,伴随着连贯动作,一坨淡绿色的、粘稠的痰液,不讲道理地溜达了出来。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什么感冒这种既没有文学艺术,也没有商业价值的文章。大概,只是,我就想这样做罢了。不是每一件事,每一个行为,都有相对应的理由,都可以说出个所以然来的。否则,也不会有“冥冥之中”这样玄乎其玄、但又不能肯定地说是伪科学是迷信的词汇。
从程度上来说,轻微的叫“疾”,重型的叫“病”。如此看来,我的感冒应该划为“疾”;赶脚比“病”听上去要古典文雅一些。何以如此矫揉造作,又是疾啊,又是病的。我自诩是文化人,行事自然要与众不同,就算是流行感冒,也得换个花样,变的不那么大众化。所以,我的感冒,不能叫感冒,应该唤作“寒气入五脏诱发体液过剩进而导致呼吸不通畅脑瓜子发烧综合性疾”。
突然想起了辛弃疾。从名字的字面意思来讲,弃疾、弃疾,大概是他从没感冒过吧。这种人,我是没见过的,再说了,偶尔感冒一次也没什么不好,还能增加身体的病毒抗体,侧面来说,感冒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你看,坏事不一定都是坏的,也有好的一面;相应的,好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也有坏的一面。
好与坏,本是没有界限的,是由胜利者定义的,是由大众约定俗成的。一个年轻美女开着几百万的跑车,90%的大众会认为,她不是二奶、就是第三者,或是哪个富家的纨绔子弟;这大抵就是“约定俗成”吧,上升一个台阶,就是“惯性思维”。如果我说我感冒了,“惯性思维”一定会说多喝水;此话非但没错,而且对极了,简直是正确的不能再正确的废话。依照我的医学知识和逻辑,感冒了,就有病毒在体内,体内的各大器官要开始解毒,解毒就要用掉大量的水分,所以要多喝水。
我是不太喜欢“惯性思维”的,粗一点讲,是没思考过,细一点讲,是不懂装懂,再深一点讲,是“见了丈母娘叫大嫂——没话找话说”;时间长了,就会变成杠精。
有些事,没必要“杠”着。感冒了就要咳嗽,要是我“杠”着不咳嗽,那得多难受;感冒了要擤鼻涕,要是我“杠”着不擤,那得多难受。用这种方式显得好像很能的样子,貌似有点弱智了,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刚擤了一把鼻涕,用力过猛,把脑花都搞的有点松动了,词穷了,嗯~那就这样吧。
换个姿势去思考,其实感冒也挺好。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