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放学回家,见我在看书,凑过来问道:“妈妈,你看什么呀?”
我眼睛没离开书本:“在看一种植物,它居然还能吃肉。”
“真的吗?有这种植物?那给我看看。”女儿不由分说,抽走了我手中的书。我刚刚“哎”了一声,转念一想,算了,这书本来就是打算给她看的,不想自己倒看进去了。拿去就拿去呗,反正她看完了我再看也不迟。
第二天放学后,我问女儿:“书看完了?”
女儿兴奋地告诉我:“我看完了,和同桌瑶瑶一起看的,她还想看,明天还我。”她神神秘秘地拿出一叠纸牌,“妈妈,我今天还和瑶瑶一起互相出题了,我答对得最多,我来考考你啊。”
又是什么脑筋急转弯吧,我漫不经心地敷衍她道:“好好好,你出你出。”
“这是一种植物,当昆虫爬上它的叶片时,叶片会迅速闭合,把昆虫紧紧地包住……”
“这不是猪笼草吗。”不等她念完,我抢答道。
“哈哈,妈妈,你太自以为是了吧,这是捕蝇草啊。再来啊,它美味、多汗,不仅是人类较早种植的水果之一,还是最早用来酿酒的原料。它是谁?”
我仔细想了一想,这肯定是她看这本《发现五大洲的有趣植物 上》里面的东西,既然是植物,又能酿酒,难道是水稻,青稞?唉呀,不对,它是水果呀,水果也是植物呀,难道是李子?
小家伙见我迟迟不答,忍不住公布答案,——是葡萄哪。
哦哦,对对,看我这脑袋。
“哎,你哪来的这些卡片?自己做的?”我问她。
“书本里送的,我今天下课后跟瑶瑶就玩这个了。”
哦哦,还挺像是那么回事啊。瞧她那得意劲儿。
总算等到这两个小学生把游戏玩足了,这本《发现五大洲的有趣植物》才回到我手里。
安心坐下来仔细读了读,发现这书还真是如封底宣传所说的是让中国孩子“愿意读、看得懂”的科普教育书。
一、首先来说“愿意读”。
1、这本书的插图非常有趣,植物们漫画化了,有了各种表情、动作。翻了下插图师简介,该书插图由陈振担纲,他在童书插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其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关山月美术馆展览过,怪不得这些植物们变得这么可爱了。
2、《发现五大洲的有趣植物 上》可谓杀鸡用牛刀。该书编委会成员均为国内外顶级学府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主讲人辛珊也身为慕尼黑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正所谓懂得多,学得透,才能用浅显的语言讲得好。他们将五大洲的有趣植物化为师生问答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由于编委们知识底蕴深厚,问答方式灵活,读者们读起来觉得轻轻松松。
3、值得一提的是,该编委会由小学生们天天接触的“作业盒子”牵头组建。我们家的小朋友就兴奋地告诉我,这个书里的“布克”就是作业盒子里面的!怪不得她一拿到这书,就被吸引住了。
二、再说“看得懂”。
1、这本书虽是在不动声色中传播植物相关知识,但全书没有一处晦涩难懂的字眼。比如讲述授粉:植物接收到来自其他伙伴的花粉,才能“生宝宝”——结出果实和种子,长出更多新的植物。再比如讲述北美红杉如何吸收水份:它的叶子和枝干像海绵一样,可以直接吸收云雾中的水分。不仅没有晦涩的字眼,连生僻一点的词也是不怎么使用,力求接近孩子的用语习惯和理解能力。
2、对植物的描述多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采用孩子们熟悉的器具来作比喻。讲述大王花,形容它的高度:花瓣展开的长度和从你脚底到朐口的高度差不多。讲述茅膏菜:这叶子居然慢慢地动起来,把粘在上面的苍蝇给卷起来了。就像肯德基里的鸡肉卷。
这本《发现五大洲的有趣植物 上》共设2个单元,用17课分别介绍了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上的有趣植物。通过有趣的师生提问、解答方式将17种植物的生长、个性、历史一一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每一课讲述完毕后,都有一个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一个升发——你想到吗?一个互动——一起来参与!前头我家小朋友考问我的卡片就是课后资料里的。
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逐步领略到植物的起源和现状,了解到了哥伦布航海对新物种传播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理会了光合作用、生态平衡等科学知识。也许今天《发现五大洲的有趣植物》种下的一点思考与启发的种子,就变成了明天探索与研究的大树。
作为一个朽木不可雕的成年人,也大有必要拿来修订一下自己脑子中的成见,譬如我,就以为我家妞把“茅蒿”读成了“茅膏”,然而,正确的说法的确是“茅膏”。
这本书还有下册,现在女儿和我都在急切盼望它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