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引子】
01
这世上的人,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读过《红楼梦》的人,一种是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
毛泽东说,中国过去无非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
我第一次读《红楼梦》,印象中是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上。只读了些许片段,便欢喜不已,心想这真真是本好书,何时能读完整本才是好呢。
后通过一些渠道,摘抄了《红楼梦》中的大量诗词在一个小本子上,如金陵十二钗册子及曲子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等。
茶余饭后,课余时间,每每拿出来诵读,只觉口齿生香,余味无穷,到底和一般诗词不同。
后来总算家里有了全本,可惜只读到前三四十回,也就搁浅放下了。
只觉书中人物竟是那般真实,恍如世上果真有一个似傻如狂、“行为偏僻性乖张”的怡红公子名唤贾宝玉,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天真烂漫有诗意才情的潇湘妃子名唤林黛玉,更有端庄知礼的宝姐姐,心比天高,风流灵巧的晴雯丫头......
繁花似锦的大观园,住着一群清新脱俗的诗意女子,性格不一,才情不一,“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天地之精气灵巧全都给了世上的女儿。
02
黛玉葬花,晴雯撕扇,湘云醉卧芍药,香菱学诗,秋爽斋结海棠社等等经典故事,经久不衰,为后人传诵。
我喜欢红楼故事,喜欢她的美,她的悲,喜欢她的离愁别绪,喜欢她“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女儿性情。
在这个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悲剧中,有亭台楼阁、诗意书香,家长里短、世事无常;
有四时节序、伦理家庭,祭祀典礼、送往迎来;
更有木石前盟、绛珠还泪前世恩,金玉良缘、举案齐眉意难平。
03
这个假期闲置在家,重新拾起不曾读完的红楼,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加,读后又是另一番感受,也有另一番触动。
《红楼梦》跨越时代的美感和诗意,她的美,她的悲,她的热闹与落寞,繁华和沉沦,都让我沉醉。
很多人认为,喜爱《红楼梦》的人,想必都是多愁善感的,是“无故寻愁觅恨”的。
其实,只有内心柔软的人,方能读懂红楼一梦;只有情感充沛的人,方能领悟“情天情海幻情身”“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情感及人生哲学。
这样一部展示了人生百态,展示了真正的人性美悲剧美的旷世佳作,更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百读不厌,其红楼意蕴更是历久弥新。
04
张爱玲曾叹,人生有三大憾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曹雪芹未能写完红楼梦,对于后世读者以及文学史上确实是一大遗憾,然而缺憾本身也是人世的一部分,正是因为红楼的不圆满,才成就了它不可超越的历史地位。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磨难取回真经,谁知回归途中还遭遇最后一难,经书落水,导致残缺不全。
唐僧看到经书残缺,大感悲伤,此时孙悟空为劝慰师父,说了这样一句话:
“天地本不全,经卷残缺也应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为也。”
万物皆有缺,遗憾也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