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因为有太多“不得不”完成的事,我们时常会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是否,偶尔我们可以选择停下奔忙的脚步,与家人彼此陪伴,享受一段“特别时刻”呢?一起来看看《停电以后》这个故事,并且加入我们的“黑夜中的一小时”陪伴活动吧。
大家好,我是悠贝太古城馆的苟苟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绘本是《停电以后》。
文/图:(美)约翰·罗科
翻译: 任溶溶
这是一个很日常但又有些不寻常的故事。这本绘本用很少的文字,大篇幅的画面,和奇妙的光影效果,记录了小主人公(一个小女孩)和爸爸、妈妈、姐姐一家四口在停电以前,停电时刻,以及来电以后的生活片段。这是我们日常偶尔经历的,似乎没什么特别,但看完这本书,也许你的心会变得不一样。
生活现在的城市中,似乎已经很少遇见停电这件事了。如果真的遇到了,爸爸妈妈们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小朋友们又是怎样的心情呢?爸爸妈妈们还能回想起自己小时候遇到停电时的感受吗?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偶尔会停电,所以在抽屉里会常备火机、蜡烛、电筒。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如绘本中一样的光影手偶游戏。这是我在一次停电中看到妈妈玩的,妈妈还一边比划一边学狗叫。现在还能回忆起在我第一次看到时,满脑子感叹号的惊讶和喜悦感受。那天,我和哥哥后来也跟着妈妈开始模仿,在墙上投影出各种形象,猫、狗、兔子、孔雀、枪。这样的记忆瞬间,会像星星一样在脑海中闪亮,永不磨灭。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下作者笔下的停电时刻。绘本的画面感非常强,当我看着画面阅读时,仿佛感觉自己被带进了故事中,经历着里面发生一切。
(尊重版权,我只能分享绘本中少部分图片)
小主人公捧着飞行棋,上面写着“二人玩或更多人玩”。屋子里人人都很忙……
没有人陪伴,小主人公不得不自己去打游戏……
突然,灯,都,灭了。是所有的灯都灭了……
……什么事都做不了啦!……
……然而,事情在慢慢转变……
……在屋顶看到久违的星光点点和空中街区晚会……
……楼下也像在开晚会……
人人都不忙,直到灯又亮起来。
一切重新恢复正常……
……啪哒……
当小女孩拉下电闸,会有怎样的结果?
也许你们都可以猜到。
绘本通过对场景的切换,和人物表情神态的细腻刻画,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事情的进程以及一家人心态、状态的转变。
日常生活(各忙各的)→突然停电(从片刻慌乱到无事可做)→接受停电(一起感受此时此刻)→灯亮了(回到各自忙碌日常?)→小女孩拉下电闸(也许一切可以变得不一样)。
透过同一扇窗户,我们看见,停电之前……看见,来电之后……;看见,孩子无人陪伴时的孤单……看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玩飞行棋时温馨又闪耀的光芒。
绘本与生活
忙碌的城市生活,我们身上背负了许多的责任,大人和孩子都有太多“不得不”完成的事。工作、学习、社交、生活琐事,每一项都很重要,重要到我们得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直到特别时刻降临,我们也许能慢下来、停下来。我听很多大人分享过小时候的经历,在记忆中爸爸妈妈一直都在忙忙忙,直到有一天自己突然生病了。时间好像静止,爸爸妈妈都回到了自己身边,温柔地守护着自己。当病好了,一切回到原状,而那份温暖的感受却永久地留在记忆里。我不知道由这样的“不幸”换回来的陪伴是否算幸运,但我知道在一个人的记忆中,这种时刻因为太少而尤为重要。现在,幸运的是,我发现身边有越来越多父母开始注重陪伴,开始改变不停旋转的生活状态,主动按下暂停键与家人一起享受“特别时刻”。这样的时刻可以是一次全家人的旅行,一次周末野餐,一次疯玩的游戏时光,或者一次全身心的陪伴。
这周六让我们在不同的空间,相同的时间,带着孩子一起经历一次“黑夜中的一小时”特别陪伴活动吧。大家都知道地球一小时吗?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于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当地时间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借由(Earth Hour),邀请爸爸妈妈们加入2018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为了节能,也为了陪伴。在3月24日(周六)晚上20:30,关掉电灯或者走出家门、放下手机,来一段全心陪伴的特别时光,给孩子留下记忆中星星一样闪亮的一小时。暂忘缠身的事务、暂别电子产品。无论是怎样的陪伴方式都可以,由您和孩子共同创造。如果您有参与此项活动,并有些特别感悟,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在“来电”以后欢迎您将文字分享给我,或者在朋友圈@我。当然这只是一个邀请,而非“不得不”做的事。因为更重要的是:感受当下。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