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衙
昨天有人问我,如何用词能体现出写作的水准?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也很好理解,但应用起来很难。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词习惯,想体现出水准,这个想法本身就存在误区。因为一个人的写作水准是经过长期的积累自然达到的,而不是通过用词来体现。
拿小说来讲,体现出水准要靠情节与思想,情节平坦、思想空洞的小说,就算用词再华丽,也体现不出水准。
小说外的其他文体也一样,用词的关键在于精准、适当、生动。
比如描写雨下的很大,大部分人想到的是瓢泼大雨。起初瓢泼这个词很生动,但后来已经烂大街了。因此再用瓢泼形容大雨,不但没新意,还很俗套。
换一种说法,给雨赋予人格魅力,可以说这雨下的紧。这里用“紧”来描写下雨的状态,就别有一番滋味。
关于用词,是需要推敲的。推敲这个词来源于贾岛的一首诗《题李凝幽居》中的这句:僧推月下门。但是贾岛无法确定用推好还是敲好,他就骑着毛驴一边走一边想,同时手也反复做出推和敲的动作,无意间撞到了韩愈的车队,险些被抓。说明情况后,韩愈说用敲好,于是原句就改成了僧敲月下门,推敲一词,就是这样来的。
推是一个意思,敲又是另一层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推是静悄悄的。敲会发出声音。字外的含义是,推可能会感觉僧人是进入自己的领土,或者不希望打扰里面的人。而敲,说明里面有人,或者僧人是外来的,去拜访里面的人。
简单的一个字,用推还是敲,就体现了水准。
我想告诉大家,关于用词,一定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是因为你水准达到了一定境界,你才会用词用的准确,绝不是因为你用词用的好而提升了你的水准。
初学写作的人容易进入这个误区,以为用一些华丽的词汇就能堆砌出好文章。
我最初写作的时候,也走过这条弯路。那时疯狂寻找各种华丽的词汇,都记在小本本上。一写文章就动用这些辛辛苦苦寻觅来的华丽词汇,还动用大量排比、拟人、象征,明喻暗喻等各种修辞手法。就这样,我写了三年,后才才发现这种文章无比好看又无比空洞。
功夫在诗外,没有思想的文章,再美也只是个花瓶。如果没有水准,甚至形成凹陷,一个瓷器做的凹陷是什么?那是马桶。
所以,如果为了体现水准而用词,很容易起到负面效果。
比如这句话:看到离婚协议书,她呆若木鸡。
看似没毛病,但是呆若木鸡的本意可不是呆的像木鸡一样,而是形容一个人镇定自若,态度稳重。
还有这句话:在这七月流火的天气,他热的像一只在挂炉上的北京烤鸭。
看似没毛病,但是七月流火本意可不是指热,而是指凉,原意是指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所以使用成语看起来会提升水准,但其实稍不留神,就会给自己挖一个坑。
因此想使用成语来增加文采的人,一定要注意,成语实际上很容易给读者造成误解。成语很多,如果不是中文相关专业的人,大多数成语听都没听过。如果不正确的使用成语,通常是没有文化的人看不懂,有文化的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
成语是来源于历史典故,在典故发生的年代,不叫成语,叫流行词。就像今天的累觉不爱这类词一样,几百年后,累觉不爱也是成语了。
还有很多例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旧有的词汇意思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词汇又层出不穷。
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要使用成语。至于新的词汇,看情况、分读者。
年龄大的人不知道新词汇,如果你的文章有新词汇,他们看不懂。如果给年轻人写文章,不带有高帅富、死宅、然并卵,累觉不爱,洪荒之力这些新词汇,就不接地气了,就与时代脱轨了。
当年为什么要提倡白话文?就是为了方便理解。
所以,在写作这件事上,能不用成语,就尽量不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