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 01 第一章》

半生已过,往事不堪回首。

学习的目的

是涵养身心,修身养性。勤勉:要保持君子风范,不可抛弃圣贤之书。

\color{red}{朱熹论读书之本}
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color{red}{人生勿要浪费}
人生价值不可能在这繁琐无趣的仕途上实现。我怎么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浪费到这无用的经文上。

\color{red}{禅机}
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对方触机领悟。

\color{red}{什么是洒脱?}
该放手时就放手,不必计较付出多少。只有放下它,才能轻松上路,继续你的前程。

\color{red}{格}
‘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归于正。

\color{red}{仁}
倘若“良知”勃发,就没有了私意障碍,就可以充足他的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充足到极点,就是“仁”了。

\color{red}{致知格物}
在常人,不能够没有私意障碍,所以要用‘致知格物’一段功夫去胜私复理。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心,一定要“存天理灭人欲”。一个连修身都做不到的人,怎么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color{red}{理学之弊端}
这让人在那些严苛的道德规定下无所适从的同时,也注定了理学师傅们不能知行合一。他是圣人的奴隶,不仅仅恭维朱熹,而且恭维每一位圣人。

\color{red}{朱陆之异}
朱熹理学的修养方法是以\color{red}{读经书}\color{red}{持敬}为主。所谓持敬,就是统一自己的精神,控制人欲,经常自觉天理。它的实践就是\color{red}{静坐}陆九渊新学在修养上\color{red}{特别重视静坐},主张直观的感悟真理。朱熹则\color{red}{重视读经书}
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一样的:\color{green}{得到天理,锻炼内心。}

王阳明点评朱陆
  一直以来,大家都把侧重修养(尊德性)和侧重学问(道问学)分割,实际上,二者是一体的。大家都说,陆九渊侧重修养,朱熹侧重学问。但陆九渊未尝不让人读书穷理,他也不是整天静坐在那里胡思乱想,所以说他是坠入虚空的禅,毫无道理。而朱熹也未尝不侧重修养,只是他把时间都用到了学问上,修养的事被人忽略了。

  也就是说,无论是陆九渊还是朱熹,还是王阳明自己,在目的上都是相同的:成为圣人。只不过,朱陆二人在方法的选择上有所失衡。而他王阳明则主张,修养和学问本就是一回事,就如知行合一是一回事,不可分割。

  各人只管把握自己的对错,不要理睬朱、陆的是非。用言语诋毁他人,这种诋毁是肤浅的。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只是夸夸其谈、虚度光阴、浪费时日,这就是在诽谤自己,这样就严重了。

朱熹理学的方法
去外面格物,把格到的道理用静坐思考的方式和自己的心吻合就是了。

朱熹早年之误
  想把一切真理的捕捉到手,然后去实践。长此以往,每个人都拥有了一种本事:嘴上功夫天下第一,一旦要其动手,就会束手无策。王阳明希望改变这种读书人的毛病。

  王阳名认为朱熹晚年的思想才是他真正的思想,这一真正的思想与王阳明心学相一致。王阳明不否定朱熹,是认为他的心学和朱熹内心的真实的想法相一致。

  朱熹通过经书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陆九渊是通过静坐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二人虽然在得到天理的方式上不同,可都认为“知行”是有先后次序的。而王阳明认为:知行是合一的。\color{red}{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

王阳明人物特性

  有一种令人发火的好奇心,同时,他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刻苦专研的心。王阳明对任何事只要痴迷起来,就会倾注十二分的精力,这种使人震惊的热情让他在每个领域都可以成为专家级人物。这种专研是虔诚的,他在北京的家中读古代那些伟大文学家们的著作,日夜苦读,以至于累到吐血,搞得他父亲每天夜晚必须强迫他休息才算完。他发誓要走通这条路,把自己送上圣贤的圣坛。王阳明有经略天下的宏图大志。

何为一等事?

我以为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做圣贤。
他下定决心,自己绝对不可以和圣人失之交臂。
于是感叹说,人生在世,忽然而来忽然而走,太短暂。
虽小计,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何谓圣贤?
就是内心自由,能支配自己的人。

静坐

  1. 养生之决,无过一静。老子清净,庄子逍遥。唯清净而后逍遥也。
  2. 是步入理学殿堂的敲门砖。
  3. 要常常静坐修行
    经常静坐,所以称我为“无为道者”
王阳明心学的静坐和陆九渊静坐的区别

陆九渊静坐是希望从心中得到真理
王阳明提倡静坐,是因为现在的人心浮气躁,静坐能让他们把心沉静下来,王阳明并没有让人一味地静坐去获取真理,那不是正路。

每天都以\color{red}{静坐}的方式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如果一个圣人在我这种环境下,他如何做?
圣人是没有办法改变外部环境的,他们只是努力适应环境。

不动心

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人生要绝对严肃。只有先‘内圣’了才能‘外王’。所以要成为圣人,必须锻造自己,然后才能去做圣人做的事。虚虚实实,让敌人(自己)的心慌乱,动起来没有章法,我们就能趁虚而入,以最小的代价取的最大的胜利 (忙:心亡则忙)心上安宁。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还是认定人人都应该“格物致知”
正义之士被压迫,死气沉沉,必须要有一个声音来呼唤他们的良知,而这个重任非我莫属。

一个身陷囹圄的人不可能去想建功立业。

我唯一担心的就是当今天下,圣学不明,读书人只讲口耳之学,不谈身心之学,我希望你们能把身心之学发扬下去。

圣贤可期先立志,尘凡未脱漫言心。

光明消退,黑暗降临,面对灾难,宜坚贞守持

受到不利环境的影响,也不要让坚定之心有所动摇。
要避免灾祸,就要守护内心的光明,尽管表面上可以屈服。
采取这种态度,再大的灾难都是浮云。
有时候,人必须隐藏他的光芒,
以便在当时的困难处境之下仍能够让他的意志占上风,
内心深处必须意志坚定,并且要一点都不流露在外。
如此,就能在困难中坚持。

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你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的环境看上去也就没想象中的险恶了。

做自己的主人

竹子具备君子的四个特征

  1. 中空而静,通而有间,这是君子之德。
  2. 外节而实,一年四季枝叶颜色不改,这是君子之操。
  3. 随着天气而出而隐而明,适应性强,这是君子“审时度势”的变通
  4. 挺然而立,不屈不挠,这是君子之容。

\color{red}{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道是非善恶的“良知”,而\color{red}{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做贤圣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利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利,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不经风雨,不见彩虹

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定律是:任何一位伟大的圣贤都要经历过一番非比寻常的困苦环境。摩西被放逐到渺无人迹的沙漠,才有《摩西十诫》;耶稣在颠沛流离的传道环境中悟得大道;穆罕穆德在放逐地创建了伊斯兰教;释迦摩尼放弃了王子养尊处优的生活,到深山老林中度过艰苦的岁月,创建佛教。这几个人的成功是似乎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逆境使人成长,让人成熟。


圣人肯定不像朱熹所说的去外面寻找存活下去的真理。用排除法,不去外面找,自然就在心里找。所以,他修改了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

心学的宗旨
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心即理
我们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我心上,就是心即理。

心学的四点
第一,立志。就是要打定主意,下定做圣贤的决心;
第二,勤学。做圣贤必须勤奋,努力学习知识提升品德;
第三,改过。有错就该,绝不姑息;
第四,责善。也就是朋友之间要以责备的方式劝善。

我没有用功阅读和研究经典,所以没有资格担任讲师。

真理在哪获得?
真理就在我心中,但必须事上练,只有去实践了,你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真理。而且,这两者是不可分的,正如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是心学 心即理事上练的延伸:
天理既然在我心中,那我唯一也必须要做的就是去实践来验证我心中的天理,而不是去外面再寻找天理。这种思路有个莫大的好处:心中有天理,那我们就不必再去寻找天理,如此一来,我们就节省了大量时间,而这些时间可以用在实践中。这样一来,你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理想。

知行合一事上练 只是 致良知的一个前奏。


可怕的是人心,一旦你们心被恐惧侵袭,就会让你们做出没有天理的事情来,这是逆天啊!

有道德感:也就是唤醒他们向善的心,让他们专注本职,不要以和自己内心无关的官司为人生目标。

吃斋一个月:净心。这个道理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用心。

他始终没有忘记修炼和传播他的心学。

其实听课的人虽然认同我的“知行合一”,却还是以科举做官为目的。他们根本没有体悟到“心灵自由”才是人生的真谛,一个人只要把内心的善完全唤醒,就会体会到圣贤的滋味。

王阳明心学要旨
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但有人的圣人之心被物欲遮蔽,只需在心上用功,把物欲扫除,做到这一点,就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如何心上用功?
你的心知是非善恶,一个恶念发动时就克掉它,一个善念流行时就保持它。

阳明心学和禅宗的区别
禅宗说,人人都有佛性,佛向心头做,莫向心外求。禅宗说顿悟,王阳明说:狠斗私心一念间。
但是禅宗说了“人人都有佛性”后就枯坐,什么都不管了。说了‘佛向心头做’后就真的在心头做,不去实践。而我说了‘在心上用功’后,\color{red}{必须去实践}

王阳明说他的心学和禅宗的区别在于: 实践。
他说每个人的心像一面镜子,你只需要时刻保持着它的一尘不染。
如何保持?
禅宗说要勤擦,就是在心上擦。
而王阳明也说勤擦,但要以实践为指导,
不能枯坐在那里,认为我心没恶念了,认为我内心强大了。
是否有恶念,是否内心强大,非得去实践中验证一下。
如果不去实践,就会流入枯禅的境地。

用儒家语境来说,禅宗注重的是修养(尊德性),而几乎没有学问(道问学)。而他的心学既有修养,又有道问学的。禅宗没有进取,而他的心学就是一门要人进取的学说。这是王阳明心学和禅宗最灵魂的区别

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所以不容易辨别,只需立志于圣学,将来必能看透。
这张纸的厚度就是责任心和使命感。儒家有,佛道没有。简洁的说,王阳明心学是一门要人去外面建功立业的学说,而佛道是龟缩避世的学说。


莫偏离正道

从事记诵、辞章、功力、训诂之学的人,终身辛苦劳碌,毫无收益。当笃志学习圣人之学。 懊悔用错了二十多年功夫。

他有新的追求,他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成为圣贤的道路,这是一条充满光和激情的道路。
他要人在心上用功存天理去人欲,锻造强大的内心。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肯定是做事的人。


王阳明的老成持重、自制、气定神闲和言谈举止中不易察觉的威严让王琼断定此人必是大用之材。王阳明在心学熏染下练就的“不动心”状态让人大为惊叹。

理学家和心学家共同的使命

存天理,去人欲

既然天理都在心中,又何必用存?

“天理是在我心中,但由于世熟的侵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天理虽然没有离开你的心,可是被蒙蔽了。我说,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你们把沾染到天理上的尘埃擦掉,让它回复到本来面目。我说去人欲,其实就是存天理,存了天理,人欲就没有了。一个人只要能恢复他内心的天理,那内心就必能强大。”谁都不得不承认,一个没有人欲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

谦虚的人才证明他稳重,才能成事。

心学目标

\color{red}{触之不动}”正是王阳明心学的目标,
它是希望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时都应宠辱不惊,不因得失而动心。“不动心”是王阳明自龙场悟道到江西剿匪这段时间传播的主要心学思想。黄宗羲说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阶段,“不动心”就是第一个阶段。

为什么要静坐?

王阳明创建心学后,发现来学习心学的人都有浮躁之心,所以要他们静坐以\color{red}{涤荡内心的欲望,使心保持一个澄净的状态。}为了让人相信自己的心没有丝毫欲念,他讲“知行合一”,认为\color{red}{一个恶念就是一个行动,所以要静心。}

为什么要事上练?

但他又担心弟子们把静坐当成目的,流入枯禅,所以提倡事上练。

终极目的

这一切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让人“存天理去人欲”,去人欲的目的就是让人心存天理,有真理在心,就不会对任何荣辱动心。他以此希望人人都有颗强大的内心,任何事物来触之,都不会因之而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为什么即便静坐,依然心神不宁?

人的确没有无念之时。
既然如此,因何说静?
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而已,为何要区分动静呢!没有欲念自然就会静了。

何为私心杂念?

不是从本体发出的念即为私心杂念

如何克服私心杂念?

弟子:当用功收敛身心的时候,若有声色出现在眼前,还如平常那样去听去看,恐怕就不为专一了。
王阳明:怎能不想听,怎能不想看?除非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了,看见了,只要心不跟随它也就行了。只要心不跟随它,就是不动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