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春秋】举荐时代下的选才荐才故事

更多春秋故事点→野史春秋

大奸似忠的魏相公叔痤临死时,对魏武侯说:臣的门客商鞅(那时候还不叫商鞅,管他呢,先这么叫着)是个人才,我死以后,请重用他。

一个门客只是一个门客,哪怕是国相的门客,也是不入国君的法眼的。所以魏武侯的脸色上并没有流露出得到人才的那种欣喜,只是平平淡淡的“嗯”了一句。

公孙痤自然有看懂国君的脸色的本事,知道魏武侯没有重用商鞅的意思。于是又说:如果国君不能用他,就请杀了他,免得他被其他国家所用,帮助魏国的敌人。

魏武侯看望了卧病在床的公孙痤后,施施然走了。

公孙痤又叫来商鞅,把和魏武侯说的话对着商鞅说了一遍,说:为国君荐才是我的本分,让国君杀你也是我应该做的,这是忠。把这些告诉你,是因为义。看样子魏武侯不会用你,你赶快跑了吧。

公孙痤的另一个妒才故事(明明是荐才,为什么要说是妒才?),请看《牛人吴起是如何失去魏侯信任的

商鞅却知道魏武侯不重用自己,是因为没看出自己的才能,既然不觉得自己是有才能的人,肯定也不会因为这个杀了自己。所以不慌不忙的过着小日子,直到听到秦国招贤召唤,便带上李悝(大牛人)的《法经》,到秦国施展自己的大能去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用人便是如此:起用,便直接用在关键的岗位;不能用,也是简单粗暴的杀掉,以免为敌国所用。

因为战乱纷争,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于人才的渴求自然强烈;因为没有举孝廉、科举制之类的常规渠道,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现人才并举荐的方式便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了。

当然,这更因为分封世袭制的衰落,郡县制的逐步兴起,给人才腾出岗位,而不仅仅只有门客这个“参谋”职务。

当时,大家都是周天子的臣民,所以,大家并没有这国那国的分野,人才在中华大地上的流动还是挺正常的。比如吴起,先是鲁国,后是魏国,最后到了楚国;比如士会,到秦国出趟差,晋国国内出了乱子回不去了,干脆留在了秦国,干了好几起让晋国头疼的事。

举荐时代,这个现在看来很不成熟的机制,在当年是发挥过大作用的——事实上,现在一样是选人用人机制的重要补充,据说,某个要趟地雷阵的首长就是因为被举荐和伟人一席谈被看中的。

不跑题,说故事——

毛遂自荐

战国末期,秦变得无比强大,其他国家单打独斗都不是秦国的对手。

一次,秦国进攻赵国,赵国立马派平原君去向楚国求救。平原君回家,选来选去只选出19个人随行,还差一个。平原君的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上前对平原君说,我去吧。

平原君问:先生在门下有几年了?

毛遂答到:三年了。

平原君立马声音透着冷淡:贤士能人在世上,就好像一把锥子在布袋中,锥尖会马上透出来。先生您在这里三年了,从没听人说您有什么长处,说明先生您没什么过人之处呢。您不能去,还是留下来吧。

听到平原君这么说,毛遂却不退缩,反而说:我今天就是来请求锥入囊中的。若让我早日得处囊中,不光是露个尖尖,早就“脱颖而出”了。(成语出没,请注意)

强烈的自信还是感染了平原君,居然在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让他随行。其他的人互相看看,想笑却没笑出来。

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谈联合抗秦的事,从早谈到日中还没谈好。

毛遂piapia的冲进去,用剑迫着楚王,说联合抗秦则两利、坐看秦国攻赵而不相救的不利之处,侃侃而谈,居然说动楚王签约了!

毛遂冲进谈判场所,剑架在楚王肩头,不是为了“镇住”楚王的鲁莽之举,不是曹沫用匕首要挟齐桓公的刺客之举,而是有过深入的分析,一是从早谈到午,虽没谈拢,却也没谈崩,可见有得谈;二是面对强秦的威胁,已经不是某一国的心头大患,而是全有颤栗之心,合纵抗秦已是楚国为数不多的选项了;三是唇亡齿寒,存亡所系,楚国一样有危机感,而毛遂已经做好了功课,最后以利害得失的分析说服了楚王。

毛遂事成,对当初想看自己笑话的十九个同僚说,诸位碌碌而为,就是所谓要依靠别人才能做成事的吧(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呃,又有成语出没,提醒一下。

此事过后,平原君因此认识了毛遂的一言重于九鼎的能耐,再不敢自称能识人,说:“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便成为自我推荐、自告奋勇的代名词;而“一言九鼎”则用来形容言辞有分量。

元曲《马陵道》中有一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但怎么卖,也是有学问的。毛遂是成功了,但如毛遂说另外十九人全是“因人成事”,倒不一定,只是才学专长不一样,用现在的话说,也许学的不是一个专业罢了。时机合适,一样能尽展所长。

是金子,怎么发光,不仅仅是用人的人要考虑的,也是金子本身该考虑的事。

景监三荐商鞅

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是当时的大佬。但后来被晋国和后来的魏国侵占了不少地盘,国势衰微,慢慢的和中原隔绝,几近蛮夷。秦孝公想复兴祖先威势,于是下了求贤令。

话说商鞅在魏国悠哉游哉的过着小日子,听得求贤令,立马夹着几本李悝的《法经》,一路向西,赶往秦国。

身怀帝王术,却需要人引荐才能见到君主。商鞅说动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景监听了商鞅一席话,拜服。于是引荐给孝公。

商鞅见到孝公,用拿手的帝王道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说得孝公兴趣寥寥,都快睡着了。商鞅告退后,孝公对着景监说,你介绍的什么狂妄的人啊,根本不堪大用。

数日后,景监再次安排商鞅见孝公,又是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孝公照样听得厌烦,事后对着景监发了一通火。

话说这商鞅执着,却也难得景监认同,不怕孝公斥责,居然再次引荐。更难得的是孝公居然宠信景监到这个份上,明明看不上,也勉为其难地再次接见了商鞅。

当时应该没人能够想到,就是这第三次接见,直接改变了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走势!

第三次见面,商鞅侃侃而谈,引起了孝公的强烈兴趣,坐不安席,不住的朝着商鞅的方向挪动,这一谈,居然谈了两天!

事后,景监很不明白,问,先生您这次说了什么,让君上这么感兴趣?

商鞅说,第一次,我以帝道之术去说动孝公,孝公觉得太飘渺,觉得我是个狂生。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我说的是富民强国的王道之术,孝公虽然觉得好,但觉得耗时太长,短期难见效,对当前秦国的强盛没什么帮助,所以会斥责您。第三次,我知道孝公需要什么了,说的是国富兵强的霸主策略,孝公才会听得入迷,所以和我畅谈两日而不觉得疲倦。

从此,商鞅登上了历史舞台,几乎被视为蛮夷之邦的西秦,迅速崛起,成为强秦!

若是霸道之术孝公也不采纳,商鞅会离开秦国,历史会再次转弯。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人才和“雇主”之间的识与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管仲荐相

管仲临死前,齐桓公去探望,要管仲举荐相位接班人。

直觉中,齐桓公想任鲍叔牙,管仲说:鲍叔牙是君子,见不得人的丑恶,这样是的人,不可以为政。

齐桓公问:易牙呢?

管仲说:易牙烹子媚上,没有人性,不行。

齐桓公又问:卫公子开方如何?

管仲道:开方不做卫国的太子,父亲去世都不奔丧,无情无义,怎么可能忠诚?况且能让他放弃卫国的,必定是更大欲望,您应该疏远这种人。

齐桓公又问:那么竖刁呢?他自残奉我,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

管仲摇摇头,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情,对自己都不忠,又怎么能真心忠于您呢?

说到这,管仲郑重的对桓公说:请国君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

最后,管仲向齐桓公推荐了推荐了隰(xí)朋,说他可以帮助国君管理国政。

这段对话不知怎么落入易牙的耳中,易牙便找到鲍叔牙,说管仲不让齐桓公任他为相。

鲍叔牙笑道:管仲荐隰朋正是为社稷考虑。我搞纪检工作,正合我性格。如果我当国相,哪里还会有你们的活路?

管仲病逝后,他推荐的隰朋没到一年也嗝了。齐桓公居然宠幸易牙等三人。

两年后,齐桓公病重,易牙等就堵塞宫门,隔绝内外,假传君命——某伟人去世前,貌似也有人试图这么做。齐桓公饿得发慌,向宫女要吃的。宫女说了宫里的情况:吃的进不来,没得吃。桓公仰天长叹。春秋首霸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有人举荐而命不够长,隰朋不是不贤,这是命数。

有贤相郑重阻止而桓公非要重用,不知桓公地下遇到管仲,将何辞以对,何颜以对?

管仲不荐鲍叔,而鲍叔安之,这一对好基友,实实在在是千古佳话。有人投资没,好题材啊。

翟璜荐乐羊

乐羊,魏国名将,最开始是魏国国相翟璜的门客。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领兵,打仗中曾杀死过翟璜的儿子。

有一次,中山国进犯魏国,来势汹汹。翟璜举荐了门客乐羊为帅拒敌。应该说,翟璜能容忍乐羊做门客,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能举荐乐羊为帅,更是不计恩怨,唯才是举。

中山虽是小国,但有游牧气,彪悍,却不算弱国,所以乐羊出兵后,示敌以弱,故行缓兵之计,不料引来满朝议论,谣言乐羊因儿子在敌国,通敌。

中山国国君却以实际行动帮忙辟谣,杀乐羊的儿子,烹制人肉羹,送给乐羊。乐羊为表忠心,坦然受之,当众吃下——这和刘邦有得一比:项羽要杀刘邦老父,刘邦言:你我结义兄弟,我老爸就是你老爸,你要杀老爸,请分我一杯羹。

大败中山后,乐羊回到朝中,魏文侯予以重赏,并把乐羊出征期间群臣弹劾乐羊的奏折给了他。

乐羊得翟璜不避仇的举荐,又得魏王无条件的信任,相比明末袁崇焕事,乐羊何幸!

中山国君杀乐羊的儿子,心理战没弄成,反而损了自己一员大将,损兵折将不说,只是其子何辜!

更典型的举荐故事还有“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黄羊——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哈。

关于举荐,也有别有用心的,比如庞涓把孙膑招到魏国,不过是要埋没孙膑于市井间。

也有举荐了不被采纳的,比如乐毅,乐羊的后裔,身为赵国人,明明有赵人举荐却未得大用,只好去了魏国,最后被燕昭王看中,拜为亚卿。

也有举荐失察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比如伍子胥举荐伯噽,有同僚表示不信任,伍子胥还以“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古诗作答,大力推荐。最后反受其害。


文末乱弹

1)易牙是个厨子。齐桓公有次感叹,什么都吃过了,就是没吃过人肉。隔天易牙端上肉羹,细极嫩极鲜极,桓公问是什么,易牙拜倒大哭,说是自己的幼子。桓公听了心中虽有厌恶,却有更多感动。从此更加宠幸。这便是易牙烹子的故事。

易牙,在古代,还是厨子们的祖师爷。据传,易牙善调味,善于将酸甜苦辣咸组合出新的美味。

2)管仲举荐的隰朋,就是鲍叔派去鲁国救管仲的那个能说的使者。隰朋姓姜,齐庄公的孙子,是齐国的“皇亲”。齐桓公当政,他管外交(官拜大行),在桓公九合诸侯期间,时人对他的评价很高。是朋姓的始祖。他的故事很传奇,还有得说。

3)关于商鞅三说秦孝公,说到富民强国(王道之术),和国富兵强(霸道之术),虽都能强国,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简单说,同样是一夜七次郎,前者是因为身体强健,而后者却是因为吃了春药。秦以后的当权者都爱“国富民强”的春药,而忘了民富国强才是王道——愿后世执政者惕惕——这个我想单独写一篇文章的,但眼睛仍充血,不给力。容后再说

4)为拔举“秀才”,各个时代的办法不一样,粗略的分,大约是这样:最开始是世袭制(这个方式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现在),然后是自上而下的举荐制(商周秦、也同时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再然后是自下而上的推举制(汉代举孝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起、清末止)、西式普及教育下的公考制(民国至今),若非要说,还有源自西方的选举制。春秋时期的时代,可以叫举荐时代。


觉得我写的不错,请给点个赞呗!(请点左下的“喜欢”,谢谢哦)
更多春秋小故事,请关注我的专题《野史春秋》、

另外,我的连载小说《商王武丁·王宫的阴谋》正在连载。这是一篇自我感觉算得上布局宏大的小说,拜托各位多多捧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924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781评论 2 37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813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64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73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83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00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82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73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97评论 2 31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4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4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02评论 3 30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6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01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73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4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