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类第4篇读书笔记,总第5/50.
喜欢历史,是多年前隐藏在心中的一个小秘密。为什么要隐藏这么多年呢,因为看见周围谈三国、谈各朝野史的都是男生,女生了了,害怕被女生孤立,于是从来不敢承认自己喜欢。2019年碰到很多有个性、有爱好的人,羡慕于他们对自己爱好的执着与守护,我不断的反问自己,我到底对什么感兴趣,一遍遍的发问,我选择接受自己的内心世界,坦然接受自己就是一个对历史、经济与商业感兴趣的女纸,也就在1个月之内读了4本历史类小说。
一、我与历史断断续续的缘分
初次接触历史,就是初中历史课。初中老师是我们隔壁班的班主任,从北京山顶洞人讲到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不记得具体讲什么,但是每节课上我都听的极其认真,印象中的历史考试也是轻轻松松拿第一,那时的历史于我而言,像一个神秘的人物揭开面纱;上高中后,最喜欢上的课就是历史课,因为总能听到野史,对枯燥的高中生活像一个调味剂。现在还记得,我的高中历史老师是刚刚从延边大学历史系毕业的爱笑的女老师,老师在课堂上总是用10分钟就讲完了课本上的东西,用30分钟的时间给我们讲那个时间段的野史,她说,课本上的历史都是被修正过的,真正有趣的是野史,而我也对她讲的野史各位感兴趣,总是记住了她讲的野史而忽略了课本上“骗人”的正史,依稀记得自己当时立志就是要做一个明事理的有智慧的人,拒绝被欺骗。后来,因为妈妈总说那都是没用的书,身边对历史感兴趣的女生又少之又少,对历史的三分钟热度也就退去了。登上桃花岛,师父偶尔讲个历史小故事,又唤起了我对历史的兴趣;参加俱乐部后逐渐打开心态,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我又燃起了对历史的兴趣,作为历史小白,重新出发。
二、培养自己对历史的兴趣,顺着《明朝那些事儿》,超出想象的,读完了4本历史小说。
历史小白的入门书籍,《明朝那些事儿》在知乎上高居推荐榜榜首,理由是“《明朝那些事儿》描述了一个王朝的兴起与衰落,尺寸很长,在这里,历史事件的影响是有延续性的,人物也是有血有肉的”。利用出差间隙的时间,我竟然15天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的7本书,创造了本年度连续阅读记录。这本书写的不仅是明史,更写出了通史的感悟,更甚之,其实背后写的是千古未变的中国历史的宿命和人心。
如果用几个字形容,我看完《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的感悟:
第一个是风趣。翻看本书,会觉得这本书写的很风趣,可以让人在谈笑风生中回顾历史,同时也梳理了明朝的时间顺序,但对于人物详记和年代故事,往往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看后不过瘾,我又顺藤摸瓜,看了嘉靖皇帝期间的《大明王朝》、纵横3朝的《张居正传》以及《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就像明朝的索引,顺着它逐渐深入读下去。
第二个是开怀与大局观。在滚滚历史洪流中,这本书让我真正意识到,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君王,权倾朝野的内阁,还是奸诈的宦官,他们其实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个性和苦衷,也都在积极向上的奋斗;细看自己的人生,也有委屈不被理解之时,也有得意之日,再次放到历史的洪流中,我会选择坚持与快乐,更多一些沉稳。关于大局,作者描写到3权制衡之时,我仿佛看到了当时政治制度背后与现代政治的联系,与组织机构的联系,看懂了权利背后的相互制衡,仿佛就像今时今日的官场与公司组织,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第三个是地理观。这本书讲到北部与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战争与互市,讲到戚继光抗倭,讲到西南边陲的剿匪记,理解了不同民族之间曾经发生过的战争与融合,感叹历史的变迁一定是伴随着地理位置的变迁的。在读此书时,我刚好在银川出差,借着机会去水洞沟遗址一游,看到了明长城遗址仍然是当今宁夏和蒙古的分界线,还有当年作战的藏兵洞,以及2族和解之后的互市,仿佛这些就发生在昨日。历史,在地理上留下了痕迹,也对后世产生着影响。
读完历史,觉得人生很短暂;但其实,他很漫长,特别是对苦难中的人,漫长的想死。但我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时说的,在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时,说这句话。要坚信,你很勇敢,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知乎文章若干。
写于2019年8月11日,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