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1]壮士发冲冠。[2]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简评】
诗题一作《易水送别》。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此诗所本。只此寥寥二十字,写尽昔时之悲壮与今日之苍凉。其于易水所送之人,似亦有此凛然侠气。题曰送人,诗则怀古,是知其融古今于一气也。
-
[1] 燕丹:燕太子丹。战国末年燕王喜的太子。曾为质于秦,后逃归。使荆轲入秦,谋刺秦王,未遂。
[2] 壮士:指荆轲。
留卢秦卿
司空曙
知有前期在,[1]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2]不及石尤风。[3]
【简评】
这是一首挽留朋友不要远行的诗,后半出以戏言,颇有情趣。清方贞观《辍锻录》云:“仅二十字,情致绵渺,意韵悠长,令人咀含不尽。似此等诗,熟读数十百篇,又何患不能换骨?”
-
[1] 前期:指预定的归期。
[2] 无将:莫使。
[3] 石尤风:《江湖纪闻》云:“石氏女嫁为尤郎妇。尤远商不归,妻忆之,病,临亡叹曰:‘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将作大风阻之。’自后商旅发船人以夫为姓,故曰石尤。”
答人[1]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2]寒尽不知年。
【简评】
此诗描写了山中隐者悠然闲适的生活和心境。首句写其来去自由无羁,次句写其闲适自得;后两句写其远离尘世,在时间上无拘无碍的一种境界,与《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意思相近。全诗语言浅显,却十分传神。
-
[1] 答人:据说此诗的作者是一位追求闲适恬淡生活的隐者,人们对这位隐者好奇而又不了解,有好事的人便当面询问他的姓名,他笑而不答,后“留诗一绝”权作答复。后世称此诗为“太上隐者”作。太上,即太古、远古时代,相传那时人们生活在恬淡无为的境界之中。
[2] 历日:即日历。
五言律诗
幸蜀回至剑门[1]
李隆基
剑阁横云峻,[2]銮舆出狩回。[3]
翠屏千仞合,[4]丹嶂五丁开。[5]
灌木萦旗转,[6]仙云拂马来。[7]
乘时方在德,[8]嗟尔勒铭才。[9]
【简评】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以安禄山、史思明为首的安史之乱爆发。唐军在战争初期屡屡失利,不久长安沦陷,玄宗逃往成都避难,其子李亨在灵武继位,统兵抗击叛军。经过一系列艰苦的战斗,唐军终于在至德二年收复长安。肃宗遣使到成都迎玄宗返京,銮舆行至剑门,玄宗有感而发,写下了此诗。诗的前三联写景,联系神话传说极写剑门的形势之险和风光之奇,气势雄伟。尾联反拨一笔,指出巩固国家应依靠德政,而不是靠险峻的地势。这两句下笔凝重,辞义恳切,充分显示了诗人在经过安史之乱以后认识上的重大变化。
-
[1] 幸蜀:到达蜀中。这是指安史之乱期间自己到四川成都避难的事。幸,皇帝到某处称“幸”。蜀,指四川。剑门:关名。在今四川省剑阁东北,因剑门山而得名。
[2] 剑阁:栈道名。在剑阁县北边的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也称剑门关,乃三国时诸葛亮所筑。横云:形容剑阁像横卧的云彩一样高峻。
[3] 銮舆:皇帝的车驾。銮,皇帝马车上所装的一种铃铛。出狩:打猎。这是对皇帝出逃的一种委婉说法。
[4] 翠屏:形容两边连绵的山峰像翠绿的屏障。千仞:形容极高。仞,长度单位,古时八尺为一仞。
[5] 丹嶂:赤红色的山崖。嶂,像屏障一样直立的山崖。五丁:传说中的五个大力士。相传秦惠王时欲伐蜀而不识道路,遂造了五只石牛,在石牛的尾下放上金子,诈言石牛能屙金。蜀王听说后信以为真,遂派五个大力士去拉石牛,结果为秦国开通了入蜀的道路。
[6] 萦:绕。
[7] 仙云:指山上的雾气。因其缥缈浮动,变化莫测,故云。拂马:擦着马身。
[8] 乘时:顺应时势。德:德治。此处暗用《史记》中吴起所谓魏国之宝“在德不在险”的典故。
[9] 嗟尔:赞叹你们。勒铭才:足以刻石记功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