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总结
用于了解 SQL 的基础知识还是非常好的。
在使用时可以具体看 DBMS 文档。
以下 SQL 以 cnpmjs.org 数据库为例。
[toc]
第 1 课 了解 SQL
1.1 数据库基础
1.1.1 数据库
- 数据库(database):保存有组织的数据的容器(通常是一个文件或一组文件)
-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即数据库软件)
1.1.2 表
- 表(table):某种特定类型数据的结构化清单(一种结构化的文件)
- 模式(schema):关于数据库和表的布局及特性的信息
1.1.3 列
- 列(column):表中的一个字段
- 数据类型(datatype):所允许的数据的类型,每个表列都有相应的数据类型,它限制(或允许)该列中存储的数据
- 帮助分类数据
- 优化磁盘使用
- 数据类型兼容问题(不同的 DBMS)
1.1.3 行
1.1.5 主键
- 主键(primary key):一列(或一组列),其值能够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
- 任何满足条件的列都可以作为主键
- 唯一标识行
- 不允许
NULL
- 不允许修改或更新
- 删除后其值不能重用
- 不是必须,也可以是多列主键
1.2 什么是 SQL
-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 不是某个 DBMS 专用的
- 简单易学,强描述性
- 强大
- SQL 的扩展:针对特定 DBMS 的简化特定操作执行的方法
- 标准 SQL 由 ANSI 标准委员会管理
1.3 动手实践
1.4 小结
第 2 课 检索数据
2.1 SELECT 语句
- 关键词(keyword):作为 SQL 组成部分的保留字,不能用作表或列的名字
- SELECT 语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信息
2.2 检索单个列
SELECT name FROM USER
- 数据未排序(可能是被添加到表中的属性,可能不是)
- 多条 SQL 必须以
;
分隔
- SQL 语句不区分大小写
- 所有空格都被忽略
2.3 检索多个列
SELECT id, name FROM user
2.4 检索所有列
SELECT * FROM user
2.5 检索不同的值
SELECT DISTINCT name FROM module
2.6 限制结果
# MySQL、MariaDB、PostgreSQL、SQLite
SELECT name from user LIMIT 10
# 第 5 行后的 10 行
SELECT name from user LIMIT 10 OFFSET 5
2.7 使用注释
SELECT name FROM user -- 注释
# 注释
/*
* 注释
*/
2.8 小结
第 3 课 排序检索数据
3.1 排序数据
SELECT name from user ORDER BY name
SELECT name from user ORDER BY id
-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认为:如果不明确规定排序顺序,则不应该假定检索出的数据的顺序有任何意义
- 子句(clause):SQL 语句由子句构成,一个子句通常由一个关键字加所提供的数据组成
- ORDER BY
- ORDER BY 子句要求在 SELECT 语句的最后一句
- 可以通过非检索列排序
3.2 按多个列排序
SELECT id, name, email from user ORDER BY name, id
3.3 按列位置排序
SELECT id, name, email from user ORDER BY 2, 3
# =
SELECT id, name, email from user ORDER BY name, email
3.4 指定排序方向
# 先按 name 降序,再按 email 升序
SELECT id, name, email from user ORDER BY name DESC, email
3.5 小结
第 4 课 过滤数据
4.1 使用 WHERE 子句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xiaoming'
- WHERE 指定搜索条件(过滤条件)
- 使用 SQL 过滤而不是应用过滤
4.2 WHERE 子句操作符
操作符 |
说明 |
= |
|
<> |
不等于 |
!= |
不等于 |
< |
|
<= |
|
> |
|
>= |
|
BETWEEN ... AND ... |
|
IS NULL |
|
4.2.1 检查单个值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10
4.2.2 不匹配检查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pm_user <> 1
4.2.3 范围值检查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BETWEEN 10 AND 100
4.2.3 空值检查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email IS NULL
4.3 小结
第 5 课 高级数据过滤
5.1 组合 WHERE 子句
- 操作符(operator,逻辑操作符):用来联结或改变 WHERE 子句中的子句的关键字
5.1.1 AND 操作符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pm_user = 1 AND email IS NULL
- AND:用在 WHERE 子句中的关键字,用来表示检索满足所有给定条件的行
5.1.2 OR 操作符
- OR:用在 WHERE 子句中的关键字,用来表示检索匹配任一给定条件的行
5.1.3 求值顺序
# npm_user = 0 或 1,同时 email 为空值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pm_user = 1 OR npm_user = 0) AND email IS NULL
- SQL 会优先处理 AND 操作符
- 使用
()
来控制优先级
- 建议 AND OR 混用时始终使用圆括号
5.2 IN 操作符
SELECT *
FROM module
WHERE authoer IN ('xiaoming', 'xiaohong')
ORDER BY name
- IN:WHERE 子句中用来指定要匹配值的清单的关键字,功能与 OR 相当
- 多选项时更直观
- 与 AND/OR 组合时,求值顺序更易管理
- 比一组 OR 执行更快
- 最大优点是可以包含其他 SELECT 语句,能更动态地建立 WHERE 子句
5.3 NOT 操作符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OT (npm_user = 1 AND id > 10)
- NOT:WHERE 子句中用来否定其后条件的关键字
5.4 小结
第 6 课 用通配符进行过滤
6.1 LIKE 操作符
- 通配符(wildcard):用来匹配值的一部分的特殊字符
- 搜索模式(search pattern):由字面值、通配符或两者组合构成的搜索条件
- 谓词(predicate):LIKE 作为谓词
6.1.1 百分号(%)通配符
# xiao 开头的 name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LIKE 'xiao%'
- %:任何字符出现任意次数
- 根据 DBMS 的不同及其配置,可以区分大小写
- 不匹配 NULL
6.1.2 下划线(_)通配符
# 两个字符的 163 邮箱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email LIKE '__@163.com'
6.1.3 方括号([])通配符
# 非 a 和 b 开头的 name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LIKE '[^ab]%'
- []: 指定字符集,必须匹配指定位置的一个字符
- 只有 Access 和 SQL Server 支持集合
- ^:否定集合
6.2 使用通配符的技巧
- 不过度使用,通配符是最后的手段
- 不要用在搜索模式的开始处,否则会很慢
- 注意通配符的位置,容易出错
6.3 小结
- 什么是通配符
- 如何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 注意点
第 7 课 创建计算字段
7.1 计算字段
- 字段(field):与列基本相同,经常互换使用
- 只有数据库知道 SELECT 语句中哪些是实际的表列,哪些是计算字段,对应用程序是透明的
- 把数据转换和格式化工作放在数据库中会比在应用程序中更快
7.2 拼接字段
SELECT CONCAT(name, '[', email, ']') AS info
FROM user
WHERE id < 100
- CONCAT
- TRIM、LTRIM(清除左边的空格)、RTRIM(清除右边的空格)
- AS:别名或导出列
- 使用 AS 是最佳实践
- 让应用程序可以按名称引用这个列
- 可以对列中的不合法字符重新命名
- 增加可读性
7.3 执行算术计算
SELECT dist_size / 1024 AS dist_kb
FROM module
LIMIT 100
- SELECT 可以用来测试计算(省略 FROM),如
SELECT 3 * 2
返回 6
7.4 小结
第 8 课 使用函数处理数据
8.1 函数
- 提供数据的转化和处理方法
- 各 DBMS 差异大,因此使用函数的 SQL 可移植性差
8.2 使用函数
- 处理文本字符串
- 数值算数操作
- 处理日期和时间
- 返回 DBMS 证使用的特殊信息(如用户登录信息)的系统函数
8.2.1 文本处理函数
SELECT UPPER(name) AS name_upcase, email
From user
函数 |
说明 |
LEFT |
返回字符串左边的字符 |
LENGTH |
返回字符串长度 |
LOWER |
返回字符串小写 |
UPPER |
返回字符串大写 |
LTRIM |
去字符串左边空格 |
RIGHT |
返回字符串右边的字符 |
RTRIM |
去字符串右边空格 |
SOUNDEX |
返回字符串的 SOUNDEX 值(语音描述) |
8.2.2 日期和时间处理函数
8.2.3 数值处理函数
函数 |
说明 |
ABS |
绝对值 |
COS |
余弦值 |
EXP |
指数值 |
PI |
圆周率 |
SIN |
正弦值 |
SQRT |
平方根 |
TAN |
正切 |
8.3 小结
第 9 课 汇总数据
9.1 聚集函数
- 只需要汇总数据而不需要实际检索,如
- 满足某个条件的行的行数
- 某些行的和
- 某些列的最大值、平均值等
- 聚集函数(aggregate function):对某些行运行的函数,计算并返回一个值
- 在各 DMBS 中实现相当一致
函数 |
说明 |
AVG |
某列的平均值 |
COUNT |
某列的行数 |
MAX |
某列的最大值 |
MIN |
某列的最小值 |
SUM |
某列之和 |
9.1.1 AVG() 函数
SELECT AVG(dist_size)
AS avg_dist_size
FROM module
SELECT AVG(dist_size)
AS avg_babel_dist_size
FROM module
WHERE name LIKE '@babel/%'
- 只能用于单列,多个列的平均值必须使用多个 AVG()
- 对 NULL
9.1.1 COUNT() 函数
SELECT COUNT(*) AS user_count FROM user;
SELECT COUNT(email) AS user_with_email_count FROM user;
- 对 NULL
-
COUNT(*)
对表中行的数目进行技术,不管列中是否包含 NULL
-
COUNT(column)
对特定列中非 NULL 值的行的数目进行计数
9.1.3 MAX() 函数
SELECT MAX(dist_size) AS max_dist_size FROM module
9.1.4 MIN() 函数
9.1.5 SUM() 函数
SELECT SUM(dist_size) AS total_dist_size FROM module
SELECT SUM(dist_size*LENGTH(name)) AS for_test FROM module
9.2 聚集不同的值
SELECT AVG(DISTINCT dist_size)
AS avg_dist_size
FROM module
- 默认为 ALL,对所有行执行计算
- 指定 DISTINCT 只包含不同的值
9.3 组合聚集函数
SELECT
MAX(dist_size) AS max_dist_size,
MIN(dist_size) AS min_dist_size,
FROM module
9.4 小结
第 10 课 分组数据
10.1 数据分组
- 使用分组可以将数据分成多个逻辑组,对每个组进行聚集计算
10.2 创建分组
# 每个包及其版本数
SELECT name, COUNT(*) AS version_count
FROM module
GROUP BY name
- GROUP BY 子句可以包含任意数目的列
- 列可以是检索列或有效表达式(不能是聚集函数)
- NULL 会被作为一个分组返回
- 放在 WHERE 后,ORDER BY 前
10.3 过滤分组
# 版本数大于 100 的包及其版本数
SELECT name, COUNT(*) AS version_count
FROM module
GROUP BY name
HAVING COUNT(*) >= 100
# 体积大于 1024 的版本数大于 100 的包及其版本
SELECT name, COUNT(*) AS version_count
FROM module
WHERE dist_size > 1024
GROUP BY name
HAVING COUNT(*) >= 100
- HAVING 语法同 WHERE,其能代替 WHERE
- HAVING 过滤分组,WHERE 过滤行
- HAVING 在数据分组后进行过滤,WHERE 在分组前进行过滤
10.4 分组和排序
ORDER BY |
GROUP BY |
对产生的输出排序 |
对行分组,输出不一定是分组的顺序 |
任意列都可以使用 |
只能使用选择列或表达式列 |
不一定需要 |
在与聚集函数一起使用时必要 |
10.5 SELECT 子句顺序
- SELECT
- FROM
- WHERE
- GROUP BY
- HAVING
- ORDER BY
10.6 小结
- 使用 GROUP BY 对多组数据汇总计算
- HAVING 以及和 WHERE 的区别
第 11 课 使用子查询
11.1 子查询
- 查询(query):任何 SQL 语句都是查询,但一般指 SELECT 语句
- 子查询(subquery):嵌套在其他查询中查询
11.2 利用子查询进行过滤
# 内部作者的包
SELECT DISTINCT name
FROM module
WHERE author IN (
SELECT name
FROM user
WHERE npm_user = 0
)
- 子查询的 SELECT 语句只能查询单个列
- 子查询存在性能问题,更有效方法见 12 章
11.3 作为计算字段使用子查询
# 每个有包的作者的包的数量
SELECT name, (
SELECT COUNT(DISTINCT name)
FROM module
WHERE module.author = user.name
) AS module_count
FROM user
HAVING module_count > 0
- 通过
table.column
来完全限定列名,避免歧义
- JOIN 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11.4 小结
第 12 课 联结表
12.1 联结
12.1.1 关系表
12.1.2 为什么使用联结
- 联结是一种机制,用来在一条 SELECT 语句中关联表
12.2 创建联结
SELECT module.name, version, user.name, email
FROM module, user
WHERE module.author = user.name
12.2.1 WHERE 子句的重要性
- 没有 WHERE,检索的结果是笛卡尔积(第一张表的行数乘以第二张表的行数),也叫做叉联结
12.2.2 内联结
- 上面的例子是等值联结,也称为内联结
- 可以用 INNER JOIN 语法
SELECT module.name, version, user.name, email
FROM module INNER JOIN user
ON module.author = user.name
12.2.3 联结多个表
12.3 小结
- 联结是 SQL 中最重要、最强大的特性
- 要求对关系数据库设计有基本的了解
第 13 课 创建高级联结
13.1 使用表别名
SELECT m.name, version, u.name, email
FROM module AS m INNER JOIN user AS u
ON m.author = u.name
13.2 使用不同类型的联结
- 内联结(等值联结)
- 自联结(self join)
- 自然联结(natural join)
- 外联结(outer join)
13.2.1 自联结
# 和 babel 同作者的包
SELECT DISTINCT m1.name, m1.author
FROM module AS m1, module AS m2
WHERE m1.author = m2.author AND m2.name = 'babel'
- 用来替代从相同表中检索数据的使用子查询的语句
- 通常 DBMS 处理联结远比子查询快
13.2.2 自然联结
- 联结中至少有一列会出现在多个表中,自然联结使每一列只返回一次
- 以上的内联结都是自然联结
13.3.3 外联结
# 作者及其包
SELECT DISTINCT u.name, u.email, m.name
FROM user AS u LEFT OUTER JOIN module AS m
ON u.name = m.author
- 需要包含没有关联行的那些行的联结
- LEFT OUTER JOIN、RIGHT OUTER JOIN、FULL OUTER JOIN(mysql 等不支持)
13.3 使用带聚集函数的联结
# 所有没有发过包的用户
SELECT u.name, u.email, COUNT(DISTINCT m.name) AS module_count
FROM user AS u LEFT OUTER JOIN module AS m
ON u.name = m.author
GROUP BY u.name
HAVING module_count < 1
13.4 使用联结和联结条件
- 注意使用的联结类型,应使用内联结还是外联结
- 注意各 DBMS 的联结语法
- 使用正确的联结条件
- 多表联结合法且有用,注意使用前分开测试
13.5 小结
第 14 课 组合查询
14.1 组合查询
- 并(union):执行多个查询(多条 SELECT 语句)并将结果作为一个查询结果集返回,也称为复合查询
- 使用场景
- 在一个查询中从不同的表返回结构数据
- 对一个表执行多个查询,按一个查询返回结果
- 具有多个 WHERE 子句的 SELECT 语句都可以作为一个组合查询
14.2 创建组合查询
14.2.1 使用 UNION
SELECT name FROM user WHERE npm_user = 0
UNION
SELECT name FROM user WHERE email IS NULL
# 等于
SELECT name FROM user WHERE npm_user = 0 OR email IS NULL
- 多数 DBMS 会将 UNION 优化为一条 SELECT 语句
14.2.2 UNION 规则
- 必须由两条及以上 SELECT 语句组成,语句之间用 UNION 分隔
- 每个查询必须包含相同的列、表达式或聚集函数
- 列数据类型必须兼容
14.2.3 包含或取消重复的行
- UNION 会过滤重复的行
- UNION ALL 包含重复的行,这是 WHERE 无法完成的
14.2.4 对组合查询结果排序
14.3 小结
第 15 课 插入数据
15.1 数据插入
- 插入数据的方式
- DBMS 中的 INSERT 权限
15.1.1 插入完整的行
# 插入用户,可省略 allow null 列或有默认值的列
INSERT INTO user
(name, email, npm_user)
VALUES
('1', '2', 0)
15.1.2 插入部分行
15.1.3 插入检索出的数据
# 从 user2 中检索出 n 行数据插入 user
INSERT INTO user(name, email, npm_user)
SELECT name, email, npm_user FROM user2
- SELECT 后的列的位置与 INSERT 对应,而无须列名一致
15.2 从一个表复制到另一个表
# 创建新表 user2,并复制 user 数据
SELECT * INTO user2 FROM user
# mysql、sqllite 等
CREATE TABLE user2 AS
SELECT * FROM user
- 任何 SELECT 选项和子句都可以使用,包括 WHERE、GROUP BY
- 可用联结
- 只能插入到一张表中
15.3 小结
第 16 课 更新和删除数据
16.1 更新数据
UPDATE user
SET email = NULL,
SET npm_user = 0
WHERE name = 'a'
- UPDATE
- DBMS 中的 UPDATE 权限
- UPDATE 语句组成
16.2 删除数据
DELETE FROM user
WHERE name = 'a'
- DELETE
- DBMS 中的 DELETE 权限
- 删除的是行而不是表
- 使用 TRUNCATE TABLE 来删除所有行更快(因为不记录数据的变动)
16.3 更新和删除的指导原则
- 除非确实打算更新和删除每一行,否则必须带 WHERE
- 保证每个表都有主键
- 先用 SELECT 测试,保证正确
- 使用强制实施引用完整性的数据库
- 如果 DBMS 支持,施加约束不允许执行不带 WHERE 的
16.4 小结
- UPDATE、DELETE 的使用
- 保证数据安全应该遵循的一些指导原则
第 17 课 创建和操纵表
17.1 创建表
17.1.1 表创建基础
CREATE TABLE test (
a CHAR(10) NOT NULL,
b VARCHAR(1000) NOT NULL,
c BIGINT(10) NOT NULL
)
17.1.2 使用 NULL 值
# 允许 b 为 NULL
CREATE TABLE test (
a CHAR(10) NOT NULL,
b VARCHAR(1000),
c BIGINT(10) NOT NULL
)
- 每个表列要么是 NULL 列,要么是 NOT NULL 列
- 允许 NULL 值的列不能作为主键
- 有的 DBMS 需要指定关键词 NULL
17.1.3 指定默认值
CREATE TABLE test (
a CHAR(10) NOT NULL DEFAULT 1,
b VARCHAR(1000),
t DATE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DATE()
)
17.2 更新表
ALTER TABLE test
ADD d CHAR(20);
ALTER TABLE test
DROP COLUMN a;
- 对 ALTER TABLE 的限制
- 尽量避免在表中包含数据时更新
- 所有 DBMS 都支持增加列
- 许多 DBMS 不允许删除或更改列
- 多少 DMBS 允许重命名列
- 许多 DBMS 限制对有数据的列更改,对无数据的列几乎没有限制
- 复杂的表结构更改一般需要手动删除过程
- 用新的列布局创建一个新表
- 用 INSERT SELECT 从旧表复制数据倒新表
- 检验包含所需数据的新表
- 重命名旧表(可以删除)
- 用旧表原来的名字重命名新表
- 重新创建触发器、存储过程、索引和外键
17.3 删除表
DROP TABLE test;
- 使用关系规则防止意外删除,如果是某个关系的组成部分,DBMS 会阻止删除
17.4 重命名表
- 不同 DBMS 有差别,MySQL 用 RENAME
17.5 小结
- CREATE TABLE
- ALTER TABLE
- DROP TABLE
- RENAME TABLE
第 18 课 使用视图
18.1 视图
- 视图是虚拟的表,只包含使用时动态检索数据的查询
- 可以用与表基本相同的方式使用
- 本身不包含数据
- 每次使用视图时,都必须处理传执行时所需要的所有检查,因此比较耗费性能
18.1.1 为什么使用视图
- 重用 SQL 语句
- 简化复制的 SQL 操作。在编写查询后,可以方便地重用它而不必知道基本查询细节
- 使用表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表
- 保护数据。可以授予用户访问表的特定部分的权限
- 更改数据格式和表示。视图可返回与底层表的表示和格式不同的数据
18.1.2 视图的规划和限制
- 视图命名唯一
- 不限制视图数量
- 创建视图的权限
- 视图嵌套
- 实体不能所有,也不能有关联的触发器或默认值
- 其它参与具体的 DBMS 文档
18.2 创建视图
18.2.1 利用视图简化复杂的联结
CREATE VIEW user_module AS
SELECT user.name , user.email, module.name as module
FROM user INNER JOIN module
on user.name = module.author;
18.2.2 用视图重新格式化检索出的数据
18.2.3 用视图过滤不想要的数据
18.2.4 使用视图与计算字段
18.3 小结
- 视图为虚拟的表,包含的不是数据而是根据需要检索数据的查询
第 19 课 使用存储的过程
19.1 存储过程
- 存储过程是为以后使用而保存的一条或多条 SQL 语句。可视为批文件(不仅限于此)
19.2 为什么要使用存储过程
- 好处:简单、安全、高性能
- 把处理封装在一个易用的单元,简化复杂的操作
- 使用同一存储过程,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 隔离变动
- 存储过程通常以编译过的形式存储,简化了 DBMS 处理工作,提高了性能
- 可以使用一些职能用在单个请求中的 SQL 元素和特性
- 缺陷
- DBMS 语法差异,几乎不可移植
- 编写存储过程复杂
- 编写存储过程权限
19.3 执行存储过程
19.4 创建存储过程
19.5 小结
第 20 课 管理事务处理
20.1 事务处理
- 事务处理(transaction processing):通过确保成批的 SQL 操作要么完全执行,要么完全不执行,来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
- 几个术语
- 事务(transaction):一组 SQL 语句
- 回退(rollback):撤销指定 SQL 语句的过程
- 提交(commit):将未存储的 SQL 语句结果写入数据库表
- 保留点(savepoint):事务处理中设置的临时占位符(placeholder),可以对它发布回退(与回退整个事务处理不同)
- 可以回退:INSERT、UPDATE、DELETE 语句
20.2 控制事务处理
# MySQL
START TRANSACTION
# ...
- 管理事务的关键在于将 SQL 语句组成分解为逻辑块,并明确规定数据何时应该回退,何时不应该回退
20.2.1 使用 ROLLBACK
# 使用 ROLLBACK 撤销
DELETE FROM test;
ROLLBACK;
20.2.2 使用 COMMIT
# SQL server
BEGIN TRANSACTION;
DELETE ...
COMMIT TRANSACTION;
- 一般的 SQL 语句都是直接执行和编写的,即隐式提交(implicit commit),提交操作是自动进行的
- 在事物处理中,提交通常通过 COMMIT 明确提交
20.2.3 使用保留点
SAVEPOINT delete1;
# DELTE ...
ROLLBACK TO delete1;
20.3 小结
- 事务是必须完整执行的 SQL 语句块
- 使用 COMMIT 和 ROLLBACK 对写数据、撤销数据进行明确管理
- 使用保留点控制回退操作
- 参考具体 DBMS
第 21 课 使用游标
21.1 游标
- 结果集(result set):SQL 查询所检索出的结果
- 游标(cursor):一个存储在 DBMS 服务器上的数据库查询,不是一条 SQL 语句,而是被该语句检索出来的结果集。应用程序可以根据需要滚动或浏览其中的数据
- 对于 WEB 应用用处不大,因为应用服务器是数据库客户端而不是最终用户
21.2 使用游标
21.3 小结
第 22 课 高级 SQL 特性
22.1 约束
- 约束(constraint):管理如何插入或处理数据库数据的规则
- DBMS 通过在数据库表上引用完整性(referential integrity)
22.1.1 主键
- 主键是一种特殊的约束,用来保证一列(或一组列)中的值是唯一的,且永不改动
- 任意列只要满足以下条件,都可以用于主键
- 任意两行的主键值都不相同
- 列中不允许 NULL 值
- 列从不修改或更新
- 主键值不能重用
- 定义主键:创建表时或 CONSTRAINT PRIMARY KEY
CREATE TABLE test (
name CHAR(10) NOT NULL PRIMARY KEY;
);
ALTER TABLE test
ADD CONSTRAINT PRIMARY KEY (name);
22.1.2 外键
- 外键:表中的一列,其值必须列在另一表的主键中。是保证引用完整性的极其重要部分
- 定义外键:REFERENCES、CONSTRAINT FOREIGN KEY
- 可以防止意外删除,DBMS 不允许删除在另一个表中具有关联行的行
CREATE TABLE module(
author CHAR(20) NOT NULL REFERENCES user(name)
)
ALTER TABLE module
ADD CONSTRAINT FOREIGN KEY author REFERENCES user(name)
22.1.3 唯一约束
- 唯一约束:用来保证一列(或一组列)中的数据是唯一的
- 与主键的区别:
- 表可以包含多个唯一约束
- 唯一约束列可以包含 NULL
- 唯一约束列可以修改或更新
- 唯一约束列的值可以重复使用
- 不能用来定义外键
- 定义唯一约束:UNIQUE,用法同上
22.1.4 检查约束
- 检查约束:用来保证一列(或一组列)中的数据满足一组指定的条件
- 用途
- 定义检查约束:CHECK
- 有的 DBMS 支持用户定义数据类型,即定义检查约束的基本简单数据类型
CREATE TABLE module(
dist_size INT(10) CHECK (dist_size < 1024)
)
ADD CONSTRAINT CHECK (gender LIKE '[MF]')
22.2 索引
- 索引:用来排序数据以加快搜索和排序操作的速度
- 索引改善了检索操作的性能,但降低了数据插入、修改和删除的性能(DBMS 必须动态地更新索引)
- 索引数据可能要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
- 并非所有的数据都适合做缩影,具有更多可能值的数据能通过索引得到更多好处
- 可以在索引中定义多个列,在组合多个列排序时有用
- 索引的效率随着表数据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定期检查、调整索引
CREATE INDEX name_index ON user(name)
22.3 触发器
- 触发器:特殊的存储过程,在特定的数据库互动发生时自动执行
- 可以与特定表上的 INSERT、UDPATE、DELETE 操作(或组合)相关联
- 用途
- 保证数据一致,如在 INSERT 或 UPDATE 操作时将字段转化为大写
- 基于某个表的变动在其他表上执行活动
- 进行额外的验证并根据需要回退数据
- 计算计算列的值或更新时间戳
- 约束比触发器更快
- 不同的 DBMS 差异大:CREATE TRIGGER ... FOR ... SET ...
22.4 数据库安全
- 对数据库管理功能(创建表等)的访问
- 对特定数据库或表的访问
- 访问的类型(只读、对特定列的访问等)
- 仅通过视图或存储过程对表进行访问
- 创建多层次的安全措施,从而允许多种基于登录的访问和控制
- 限制管理用户账号的能力
22.5 小结
- 约束是实施引用完整性的重要部分
- 索引可以改善数据检索的性能
- 触发器可以用来执行运行前后的处理
- 安全选项可以用来处理数据访问
附录 A 样例表脚本
附录 B 流行的应用程序
附录 C SQL 语句的语法
附录 D SQL 数据类型
附录 E SQL 保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