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三场家族冲突的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大呼过瘾。
第一场是女主角周莹被全家族人审问。周莹在丈夫和公公相继去世后接管吴家东院,却因为要从三叔手中收回仅有的三原典当行而被三婶柳氏记恨,柳氏买通下人布下局,接着就着着见血,连下猛料,伪造证词,逼迫学徒做伪证,再通过一系列莫须有的推断,在整个吴家家族面前将其定罪,狠毒的柳氏为避免节外生枝煽动叔伯二人决定将周莹沉塘,在这期间周莹毫无反抗之力,凡是所说之话皆有证人推翻,二叔和四叔也一步步进入柳氏的圈套,跟随柳氏的思路妄下定论,最可怜的是周莹的婆婆,被一系列突出其来的事情弄的晕头转向,根本无法冷静下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当听到下人做证说是儿媳妇毒死自己儿子后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歇斯底里,在开棺验尸后更是情绪失控导致儿媳流产,吴家东院失去了唯一的骨肉。
第二场是吴遇认母的仪式上,柳氏为了夺取三原典当行的股份绞尽脑汁,想出让吴聘的母亲认了她的侄儿为儿子的主意,决定在祖宗祠堂中举行仪式之际,被救下的周莹回来了,穿上白布做的衣服,画了烟熏妆,俨然女鬼造型,将做伪证的下人吓的半死,跪地求饶,并说出真相,既洗清自己的冤屈,又搅黄了这桩阴谋的仪式。
第三场是三叔的寿宴上,丧心病狂的柳氏从未意识到她的错误,在利益面前不顾一切,得知二叔要查典当行的账之后,她的情人——典当行的孙掌柜逼她践行诺言,欲带她离开,她却为了撇清自己给这个追随了自己二十几年的人下了套,指使他放火烧了典当行,并让他先走,实际上是要把责任全部推到孙的身上,还给他备了有毒的酒,利用孙对自己的感情使得他信任自己而饮酒,狠辣之至令人不寒而栗。然而她的如意算盘在寿宴当天全部落空并因此搭上性命,在周莹派出的学徒们的追查下,孙掌柜终于看清了柳氏的本来面目,去县衙自首,县令带人赶到时一切真相大白,得知妻子背叛自己多年后,三叔绝望至极,生无可恋,拿起水果刀杀了柳氏并且自杀,死于自己的寿宴,孙掌柜的回答也让周莹婆婆明白了儿子的死是柳氏背后指使,哀号不止,却没有用处,孙子还是没了,讽刺至极。
这三场戏人物众多,冲突剧烈,串起来的线索就是柳氏的阴谋,为了霸占经营多年的典当行,一开始就处心积虑,看到东院没落了就更是变本加厉,欺负孤儿寡母,设计陷害,人心不足,胃口越来越大,终是自做孽不可活。
鲁迅先生在他的一篇白话文里写道:“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由此来看以上所述第一场是悲剧,第二场第三场虽是悲剧结尾,但看的观众大快人心,也可当作喜剧来看,尖锐的矛盾冲突、众多的人物、复杂的事件,随着事件的发展,人物的语言、跌荡起伏的剧情让人感受着主角命运的大起大落,持家的不易,最终事件的尘埃落定以坏人惨死为结局,让人大呼过瘾,感叹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冲突越是突出,人物形象就更加立体饱满,二叔的理性,主持大局,三叔的单纯自私懦弱却又护妻,四叔的逃避现实,周莹的隐忍、智慧,周莹婆婆的胆小纠结,没有经过风浪的家族主妇形象立刻呈现。
这让我想起了高中时学的曹禺先生写的戏剧《雷雨》,当时也观看了影视片,还自己组织同学进行了表演,惊叹于戏剧的魅力,所有的故事,所有的前因后果以及人物命运的悲惨在那一个阴沉的下午揭开了所有的答案,至高潮处雷雨交加,虽丝毫没有铺垫,也很短暂,但观众的心中早就一一呈现出了每个人的身份及特点,深刻揭示了主题,更难得的是让人感觉很自然,不像是作者的精心雕啄,我想,这就是戏剧冲突最好的表现。
戏剧冲突是一部戏剧的灵魂,美国当代戏剧理论家埃里在其著作中说:“建筑师不了解他所使用的材料,必然导致惨败;对于编剧来说,材料便是前提、人物和冲突。”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影视剧诞生并呈现给观众,经典的作品有目共睹,烂片也无处遁形,有些被称之为傻白甜的一两集就能见分晓,被无情弃剧,而吸引人的关键之处就是在一场场的冲突之中,有时候偶尔看到一个片断惊叹不已就找来整个剧来看,在放松娱乐的同时也让观众思考人生,这大概是很多人的选择。
最后还是想继续安利《那年花开月正圆》这部剧,觉得好戏才刚刚开始,期待后续更精彩的剧情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