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学毕业那年,我成为了一名记者。
那个时候,除了写文章发报社,给一档专业节目撰写主持人的串播稿,另外还要客串电视台一档节目的外景主持人。
这些工作,对当时的我都是全新的。
再加上后来自己较早的结婚、生子,让我养成了担心出现各种偶然情况无法应对,所以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大大的包,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一包甚至几包纸巾及湿纸巾,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支录音笔、一个水杯、一把雨伞、一副太阳镜、钱包、手机、钥匙,纸质的笔记本和书写流利的钢笔,一本可以随时有空看的书,万一困了的时候临时休息需要的眼罩,一套备用的化妆品躺在化妆包里,晕车的时候,可以涂抹的风油精,有伤口时可以使用的创可贴……
就这样,我的随身包越来越大,越来越重……
有时别人偶然提一下我的包,都会惊呼:“天哪,这个包怎么这么重!”
我笑而不语,可见我是用了多大尺寸的包,才让它从外表看起来,装了太多东西后,还显得那么轻盈。
而我的肩膀,总是默默承受着一切,在惊人的重量下故做优雅,保持着我那个年纪不该有的淡定。
那时,我总是在一个阶段背一个包,感觉自己只有一个包。其实主要是里面东西太多,实在懒得更换。
每天出门前,还在想,今天还有什么东西没带?总是为了一些特别不容易遇到的情况,给自己准备的过于充分,出门前总要打开包包,再检查半天。
就是这样一个环节的纠结与停滞,让我每次出门前,至少又耽误五分钟。
这样做直接导致的恶果,就是给孩子也形成了一个不好的影响,他也总是在出门前,才开始想起这个没收拾那个还没拿,我们都成了出门“慢吞吞”族了。
02
我一直还不觉得自己这会有啥问题。
直到有一次,遇见一个懂心理学的朋友,随着渐渐交往多起来、彼此很熟悉的时候,有一次,她很认真的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
“妮妮,你的包真的太重了。你想一想,是不是因为包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反而会让你在关键时候找不到东西?
你有没有因为包里东西太多,一拉开就是炸裂的感觉,你甚至不敢快速翻找东西?你真的没有因为翻东西时间过长,错过什么?”
我顺着这个情景认真回忆了一下,还真的有。
因为包里东西太多,的确出现半天摸不出来公交卡而错过公交车,到了办公室,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
她告诉我:“喜欢背这么大包的人,一般都是责任心过重的人。很多时候,这样的人很心累的。
责任感和压力过重的话,又不太能兼顾到细节和重要的事儿,从本质上来讲,这其实就是自己内在还不够自信,安全感不足的表现。”
我当时吓了一跳,可是事后思考时,又不得不觉得她说的非常有道理。
我总在为生活里可能遇到的事,做好准备。可是那把在包里装了一个月的雨伞,实际也没拿出用过一次。
一支录音笔装在包里都没电了,其实也未曾使用过。只不过是因为别人都有,我感觉自己也需要一个而已。
至少在我的记者职业生涯中,录音笔这样的设备是几乎不使用的。因为我更喜欢和当事人面对面地追问细节的方式交流。
那时,除了特别重要的会议采访外,更多时候我是自己记关键词。
后来撰写稿件的过程中,根据这些关键词回忆,我和当事人交流或者是现场发生的情况和细节,往往这个过程,我会发现很多新的观察点,思考到一些最初没有想到的问题,反而有了更加不错的效果。
至于笔记本电脑,往往需要使用的时候,一般也都是在有电源的地方。
其实行走在路上的时候,还真没有必要一直把它背在身上。
可是我就这样,一点点把自己的肩膀压的不堪重负,也往自己心里不断地塞进各种焦虑和压力。
原来背大包的人生,就是一个压力和责任不断增加的过程。
而把自己逼上这一步的,就是自己每天随身带着跟宝一样的大包啊。
03
让我做出改变的,是2008年那场不堪回首的特大地震。
当办公区开始强烈摇晃的那一刻,我正在把存有稿件的U盘递给同事,当周围的人惊呼“地震了”,我下意识跟着大家往门外逃离,到了安全地带才发现,我竟然手上什么都没有拿。
这让我重新去想,真正关键的时候,其实连包本身都变成了负担,我真的有必要,在包里装这么多东西?
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逐渐把超级大包变成尺寸小一些的包,甚至偶尔也会背着小包出门。
我发现,就连逛商场,不负重前行的时候,逛的都会久一些。这种轻松感,还会让我在商场中,面对想买的东西,多思考那么一小会,确定自己买回家的东西不会变成闲置。这样的过程,就会舍弃一些不必要的冲动购买。
我一直以为,这是因为轻松状态下,人反而会有更加理智的表现。
倒没有过多去思考,这一切的惊喜变化,是由背小包开始。
04
无独有偶,我无意中看到了一本叫做《聪明女人背小包》的日本畅销书,一下子就被这个书名吸引了。
虽然看后觉得这本书里表达的东西过多,显得主题有点庞杂。
尤其是作者本人曾经当过gucci高管,文内还有不少关于外在美、生活随身小物、生活方式追求品质的奢侈品和生活的结合。
再加上作者后来成为了一名女性职业规划师,她把这些优质生活方式和职场相结合去思考。
虽然说,平衡工作与家庭对女性很重要,但是一本书里表达的其他内容过多,反而有点冲淡书名表达的主题。
忽略这些次要内容,我觉得这本书围绕背小包的这条主线还是让人深受启发的。
尤其是对怎样才能坚持背小包,给了一些我过去未曾想到的实用建议。
结合自己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场景,我对作者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梳理,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放弃随身沉重的大包,为了身心健康和美丽,更为了拥有有重点的人生,进行了怎样才能坚持背小包的一些思考,最终有了下面这些建议。
1)想想自己包里究竟放了些什么。
你不妨给包里这些东西分分类,看看哪些是每天必须使用的,哪些是使用频率不高的,还有哪些是根本没有用过的。
你就会知道哪些东西可以不需要天天带着,那些偶尔会用的东西,用一个口袋暂时装着放在一边,你可以给它取名为“隔离区”。
也许一两周后,你会发现那些东西使用频率并不高,从而彻底把它从随身包里拿出去。
2)每天养成清空包的习惯。
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及时清理随手装在包里的促销传单和已经没用的收银条。那些时间过长而变得皱皱巴巴的纸巾,已经脏兮兮的化妆包,需要丢掉的丢掉,需要更换的更换。
及时清理包,习惯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在一起,可以把它们随时放入其他的包里。
方便经常换包也是一个好理由。要知道,一个再喜欢的包天天背,也会因为过快的磨损而显得陈旧,包和鞋一样,需要经常更换和休息。
这种爱惜物品的好习惯,会让你的每一个包都显得成色很好,也会从源头上控制你想不停买新包的冲动。
相信我,不管背大包,还是小包,最重要的那几样东西,其实就那么多。
3)尝试着从带两个包开始。
你可能会很惊讶,不是背小包减负吗?带两个包又是啥意思?
对于一些职业女性,可能真的需要天天使用笔记本电脑之类的东西,那么这样的工作物品就应该放在大包里,而随身的小包,依然只放最重要的方便随手拿的东西。
这样的好处,除了在去公司和家往返的路上,需要手上提着大包,其他的时间,外出都只需要一个小包就够了。
这是一个工作场景的切换问题。你会发现两个包分担了重量,还能较好的保持左右肩的平衡,真的会比背一个又大又重的包轻多了。
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理清工作和生活以及休息的关系。
仔细想想,这样的思维方式,真的会更加的有条理性。
4)选什么样的小包陪伴自己?
一!定!要!有!拉!链!这样行走的时候,你不会经常需要照料自己的包扣。“防火防盗防小偷”,应该是我们必备的安全意识。
这种随身的小包,选择皮质的较好的吧!因为更有质感,背上后,个人气场也会更加的强大。如果是布艺或者棉质的包,体积再小点,看起来,就太过休闲了。
小包里的内侧口袋尽量多点。这样更有助于我们把东西固定分类摆放,形成习惯后,会很容易拿取。
只有一层的包,会很容易撑得鼓鼓囊囊,看起来既不美观,又容易把包本身撑的变形。
05
上述那些关于背小包的技巧,是不是很容易记住?
作者认为背大包代表着“什么都想拥有,但可能最后什么都没了”的人生状态,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
从学生时代到工作再到成家立业,我们从繁重的书包到看似时尚的大包,始终都习惯了一个沉甸甸的负担伴着我们前行。
我们总是带着满满的责任,也以为这种看似安全感的东西,可以在关键时候帮到我们。
最后才发现,关键时刻,只有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飞机上,会要求打开应急面罩的时候,要先给自己戴好才能去帮孩子戴?紧急撤离时,为什么所有的私人物品不但不能带着,还要摘下昂贵的名表、脱下漂亮的高跟鞋?
所有的安全感,都应该根植在自己的心里,与任何物欲无关。唯有这样,越在关键时候,自己越镇定自若。
在有限的人生中,只放真正重要的东西,轻装前行的人,才能有机会在关键时候帮到自己,甚至能伸出一把手去帮助身边的人。
这样的人生,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从容淡定做自己,让每一天都灼灼生辉,那就从出门,背一个心爱的小包开始吧!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行业内最高大奖。
12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优美图,谢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