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
——经典美文之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之十: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
这是小学《语文》中一篇经典的游记。
开头是标准地交代要素,开门见山: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游记是属于记事文,写事就应该交代清楚事情的要素。这也是写事的文章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即交代清楚: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浙江金华是一个较大的地方,而双龙洞是金华市一个较小的地点。怎么去双龙洞呢?先得赶路去,接下来便写去双龙洞的路上的景观: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了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的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这便是写在路上看到的景致了。首先写到的是山野的映山红,说它们的花朵、叶子比盆栽的显得更有精神;接着写油桐,油桐开的花有特点,是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的。前者突出了映山红的“精神”,后者突出了油桐开的花多——“很不少”。然后写到沙土的色彩——粉红。都抓住了所观景物的特点。最后总结路上所见的一幅图画。这里有点像《桂林山水》的写法,写了水,写了山,然后总结出一幅图画。这里则是写了映山红、油桐、沙土的色彩,然后总结出一幅图画来。这幅图画的特点是“明艳”。只不过前者是构文的写法,后者是构段的写法。谁说构段的写法不能用来构文,谁说构文的写法不能用来构段呢?
接下来写的还是路上的景物——路上的溪流。开头一句:
一路迎着溪流。
不要小看了这六个字。好一个“一路”的“路”字,点出了作者的位置还在路上,同时承接了上文。而“迎着溪流”则开启了下文。这里的溪流很有特点: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这里先写了溪流的宽窄,后写了溪流流速的缓急,最后写到溪声——小溪流的歌。写得很有意思。为什么要写路上的溪流呢?因为溪流跟双龙洞有莫大的关联,请看本段最后一句: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这一句提到了作者的位置——双龙洞口,也便有了过渡之作用。下文便要写洞口的景观了: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所及看了一遍外洞:先抬头看山,然后看很宽的洞口,走进去看外洞周围,再看头上的石顶,觉得外洞很宽敞。最后一句不容忽视,读者很容易变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泉水的来源在哪儿,这外洞的泉水到底是从哪儿流出来的呢?读者的思路和作者的思路极易不谋而合。上一段刚写完“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刚点出“这是外洞”,接下来便顺理成章写“泉水的来路”: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第一句显然是承上启下。这泉水原来是从一个孔隙里流出来的。接下来便要写着个孔隙。这个孔隙小,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接下来写了一个“人工拉船进出法”,然后写作者体验了一把从孔隙乘船进入的经过,写的感受颇为真切,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最后两句也特别重要,因为这又是一个过渡。上文刚点出“这就是内洞”,下文便要写内洞,逻辑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内洞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皿,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前两句写出了内洞的“黑”“昏暗”。这么昏暗怎么观赏景观呢?需要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先写洞顶的双龙,用了两句话;然后写了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也是两句话。这里在写内洞的景物的时候,逻辑顺序是非常清晰的,用了“首先……其次……”来体现条理顺序。这内洞显然是本文重点要介绍的,因为文题便是“记金华的双龙洞”,而“双龙”正是在内洞。因此,作者用了两个自然段来写内洞,接下来的一段还是写内洞: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这里的两句话,一句讲内洞“很大”——比外洞大得多;一句讲泉水的源头。这里交代了“一路迎着溪流”的这“溪流”的源头。因此作者的思路是很明晰的。他的思路就像这条小溪流一般,那样地流淌。
最后来看结尾: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进洞、出洞,非常完整,“又仰卧在小船里”与前文也是一种照应。出洞写得特别简略,文章的详略安排也是那么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