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看完了,脑子却是空空的,刚开始看时心绪的波涛汹涌,想法的天马行空,思想的波澜壮阔,都不复存在。脑子里没有什么想法,只是文中的经典桥段,排山倒海似的向我压来,俯仰即是,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从头絮叨絮叨吧!
原著的题目名为《遥远的救世主》,咋一看此题文并无不妥,倒是蛮符合众生的宗教观。救世主本就是遥远的。从语法结构来看,可以把这个标题拆分为形容词加名词的结构——遥远的+救世主,也可将其结构转化,使其义不变——救世主是遥远的。救世主,一说来源于基督教,是众信徒对耶稣的称谓。说起这,让我想起季羡林老先生在《季羡林谈佛》一书的开篇中写道:“宗教是给有宗教需要的人准备的。”关于救世主到底是什么,我暂且按下不表,接着分析一下作定语的“遥远的”,作者用该形容词到底是要表达何意呢?是指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遥远?还是遥不可及,根本就不可企及虚无的遥远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没有什么有比援引原文更好的回答了吧!——“救主的不是人,是道,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咽,是觉悟。”这样一来得出的结论便是后者了,那换言之便是虚无的救世主,真实不虚的道,天道。若说小说原著的题目是含蓄委婉、引人探究的,那电视剧中的题目便是一语道破、一针见血!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倾向于原文的文题,因为那更能引人遐想。
下面就来说说小说中让我记忆深刻的片段吧!一是丁元英前往五台山与智选大师谈经论道,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空寂涅碦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碦……”思绪到此,脑海中忽然冒出一句话:“真经非真真经,无明非无无明”。释、道、儒是博大精深的学派,其文化也是源远流长。但我不禁有一个疑问,文化与道之间的关系?既然道早就蕴含在《圣经》中,蕴藏在《道德经》里,蕴蓄在《佛经》(经书帙卷繁浩,由此代之)内,那为什么历朝历代会不断眼生出新的宗教文化,新的宗教习俗呢?“开智的开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一句话便道尽了本质,宗教是给有宗教信仰的人准备的。当人的自觉程度不够之时,就需要一定地外在力量来约束,来寄托,来化解。可是我们却忽视了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不可思议,如是。无明,或无无明,道,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不近不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想这便是作者最想要表达的吧!二是丁元英与小丹的对话,丁元英说:“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你知道你了,你就不是你了。”小丹答:“这便是不可知,不可说。”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境界,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境界。有的人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的人则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还有的人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不知道你,你是你,此为一个境界;而你知道你了,你却不是你了,此为另一个境界,但后者之境界比之前者却是天壤之别,想要达到后者境界,除悟、除觉,此外并无它法,道可道,非常道。虽说有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