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同时,清明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按照《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不仅对于传统的祭祀,对于农业生产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多年来,我对这个节日没有什么感觉,直到去年。
因为要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喜欢上心理学。后来又知道了心理学上很多的派别,其中家庭系统排列吸引了我。很喜欢家排大师海灵格的思想,在《谁在我家》这本书中,他阐述了在各种各样关系中,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一,归属的需求,和连结有关。二,维护付出与收获平衡的需求,与平衡有关。三,保障社会稳定和把握未来的需求,与秩序有关。对于我个人,意识到这三个需求,并看到自身的问题所在,进一步在生活中不断修正自己,这给我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家排,让我意识到,自己强烈的孤独感,以及底层深深的无力感,可能都源于我与家庭的链接出了问题。很多人不认可家排,觉得这是玄而又玄,很唯心的东西。我的一个心理咨询老师就明确表达过不认可。但是我的亲身体验,让我相信,家庭系统内在的动力是存在的。而且,在很多时候,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还是说我自己吧。我曾经是很独的一个人。很要强,很独立。不恋家。和父母没有亲密的感觉,似乎对他们只有责任。有时自豪自己的独立,但是内心深处,真的是一种很强的孤独感,还有无力感。我没有动力去做任何有挑战的事情。内心里有很多恐惧。包括对未知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随着学习,我渐渐知道,我的孤独,源于我对父母的不接受,对祖辈的不尊重,一个和源头断了的人,怎么可能不孤独,怎么可能有力量呢?在一次冥想练习中,老师让大家尝试与一代一代的亲人链接,我的观想是空白的,我感受不到祖辈的爱。
姥爷在妈妈十几岁时已经离世,姥姥和爷爷在我几岁时去世,我也没有什么印象了。唯一的老人,我的奶奶,多年来,和我妈妈一直冲突不断,她没有管过我,因此我恨她。高二时奶奶去世,没人通知我。直到过年时,父亲告诉我,奶奶已经去世了,怕耽误你学习,没有告诉你。其实,奶奶住的医院还有县城的伯父家,离我们学校只有很短的距离。我当时没有任何遗憾的感觉,甚至有种快感:哼,还是你们了解我,不告诉我就对了,告诉我我也不会去。奶奶去世后多年,妈妈的委屈依然还在,经常絮絮叨叨,似乎这个世界她是最苦命的人。因此,我也不喜欢和她亲近,那种能量让我只想远离。工作后,第一次参加了一个堂奶奶的葬礼,我终于对死亡,对亲人的离去,有了一点感觉。突然间,内心有了一些不安。似乎哪里不对头。在那次家排的冥想中,我终于意识到,根源所在。
那次活动后不久,就是清明。突然想做点什么。正好一个心理老师电话过来,约我去坐坐。跟着感觉就去了。不知不觉地聊天中,就提到了奶奶。她问我你想面对吗?我陪你。于是那天,面对一张像奶奶的卡牌,我痛哭流涕。我说了自己对她的恨。那种恨竟然是那么强烈。很强的愤怒的能量。发泄了之后,渐渐平静下来,我的心底,有了一些温暖。突然觉得很感恩。我想起了奶奶对我的好,想起了她有时慈祥的笑。我表达了对奶奶的愧疚,表达了对她的感恩。表达了尽管这么多年,其实我一直在恨中想念着她。放下恨,真的好美好。老师说,回去后,点一支蜡烛,给自己一个仪式,祭奠奶奶吧。
那天离开时,我心里暖暖的,浑身充满了力量。第二天就是清明节。一早,我点上蜡烛,在心里,和我去世的祖辈们说说心里的话。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存在,我的心,有了一种归属感,终于觉得,自己不再孤独。
然后也就在这天,我第一次由老公陪着,自己开车去了正定的格林小镇。这是我驾照拿下来六年后第一次正式开车吧。因为在医院上班,见了听了太多的意外发生。我从来不怕自己会死,但我会怕意外把别人伤着。很感激老公对我的信任。他的信任也让我开车时从容很多。如果在以前,我会担心,这天是鬼节,出行需要很小心的。但是,这一次,我觉得心里好踏实,我能感到,身后祖辈们给我的力量。
又是一年清明节。
缅怀亲人的节日。在这个日子,如果您有离去的亲人,不妨也给自己一个仪式,和亲人说说自己的心声,放下一些需要放下的,留下亲人的爱和温暖吧。这个世界,永远不缺的,最丰盛的,就是爱。
清明,清明,清洁而明净。在这个节日,尽情地走进自然,放松身心,感受万物的蓬勃生机吧。成长,成长,跟随万物,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