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的三种心态
路过繁华街上,偶尔会看见街上卖艺的哥们,拿着一把民谣吉他,弹唱着歌,心中不免幻想自己要是也会吉他那该多好啊,忍不住冲动,网上货比三家买了一把回来。
刚卖回来那吉他感觉好好玩的样子,喜欢没事过去摸摸两下,结果练习三个星期依然弹不好,萌生了退意,想想算了,还是看那本新买回来的书吧。
第二次被一个同事刺激到了,于是下定决心,必须练会一首简单的弹唱,每天练习那和弦和音符,不管有没有错,强行练。结果练着一段时间负面情绪又上来了,这丫啥时候是个头啊。啥时候能够装逼啊。唉。
好不容易会练习一首歌后,觉得也没地方表演,再说技术这会这么简单几首,再往上练习的时间更长,结果一直停留那个阶段,精益求精也没啥用,自己也不愿意去找吉他老师,网上看的那些只知方法,不知门道。算了自己的天分也只能够这样了。
今天回想练吉他的过程中的三个心态其实都有,一旦出现一个刺激点就很容易放弃掉,浅尝辄止,幻想快速掌握秘诀,安于现状。
记得网络有一个视频里面的讲解人说按和弦问题说的特别好,他说很多人都问他练不会,他就说你练了几遍了?如果你练习50次还不会,那就100次,如果100次还不会那就200次,等你练习超过500次还不会的话,那么你再问我为什么不会吧。
很多时候正是忽略的简单的练习,急于求成。同样台上表演的人哪个不是这样经历过台下的努力呢?想要做的更好,还是离不开大量练习。
做坏马不做好马
有个很有意思的马儿理论,把马分成四个类型;
优秀的马;总觉得能够按照意愿控制行动
较好的马;需要一些引导才能控制行动
一般的马;总需要被刺激到才能行动起来
最差的马;害怕不行动又得经历同样的痛
以前有犯过聪明的错误,领导安排一件工作,三天完成,当时感觉一点都不难,最后一天再处理,临近的时候,突然发现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结果被领导一顿教育。太相信自己的才智反而变得不理智。
而最差的马儿为何更加努力只是因为受过更深的痛苦后,并不想再次经历那样的过程。就如同我们身边有些看似普通人,因为几年时间变得不同的原因。因为他坚信这件事的意义。
像孩子一样学习
特别喜欢和孩子玩,主要是她们的世界非常丰富多彩,以前和侄女玩的时候,他能把一个塑料棒说成一个带着草莓味的冰淇淋,孩子的世界总是不设限,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摸到的编制成神奇的童话,运用他们一切能够感知的。而我们长大后,总容易变得给自己设限,这个危险,那个不安全,这会做不到,那个搞不了。孩子学习能力强大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对世界永远抱持着好奇心,永远抱着开放的心态,哪怕他们受过伤,哭过之后依然乐不疲惫继续捣鼓他们喜欢的事物。
而进步缓慢还是因为用以往的经验束缚自己,好像自己活了这么大不用以往学到的经验就会浪费,结果却成了闭门造车。
像孩子一样勇敢尝试吧,没有尝试怎么知道有没有错误,没有错误又如何反思自己的不足?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又如何提升?不提升又怎么能做好一件事情呢?对吧?
附上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