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可能你会觉得莫名其妙,一个10元不等于两个5元,难道等于一个5元吗?先不要急着下定义,来看两个小场景。
场景1:A买了票去看电影,去电影院的路上,突然发现价值100元的电影票不见了,于是他很郁闷的返回,没有选择重新买票看电影。
场景2:A买了票去看电影,去电影院的路上,突然发现余额还剩100元的购物卡不见了,虽然有点郁闷,但还是继续去看电影了。
为什么A同样是损失了100元,但却做出了不同的行为决策呢?如果你处于以上两个场景,你又会如何选择呢?是不是也会和A一样呢?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两个场景中不同的行为决策是完全相反的,无论是丢电影票还是购物卡,都是损失了100元的东西,从金钱额度上看,是完全一样的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决策结果呢,其实是我们的心理账户在“作怪”!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个人、家庭或是企业在进行评估、追溯经济活动时会做出一系列认知上的反应,简单来说,就是人的大脑里有一种心理账户,人们把获得的客观等价收益或者支出在心理上却会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
例如上面的两个场景,从客观上看,虽然都是损失价值100元的东西,但是在A的心理,其实把丢失的电影票和购物卡分到两个不同的账户里,一个是娱乐账户,一个是消费账户。花掉100元买的电影票,是从娱乐账户里扣除;充值了100元的购物卡,是从消费账户里扣除。购物卡掉了,A会认为是消费账户上的损失,和娱乐账户没有关系。但是A决定去不去看电影在于娱乐账户里的100元和电影票之间的价值平衡,如果电影票掉了,也就意味着是娱乐账户的损失,要想去看电影,那就得再从娱乐账户里支出100元,也就是说,看一场电影似乎是从娱乐账户里支出了200元,在这种情况下,A自然就选择了放弃看电影。
我们都有两个账户,一个是经济学账户,一个是心理账户。
在经济学账户中,每一块钱都是可以互相代替的。无论是捡来的,打赌赢来的,还是辛苦工作挣来的一块钱,都只是意味着我们的总财富多了一块钱;同样的,无论是不小心丢掉的,打赌输掉的,还是被偷掉的一块钱,也只是说明我们的总财富少了一块钱。
以上面的两个场景为例,如果最终都是要去看电影,那么无论A丢的是电影票还是购物卡,那他都应该选择去看电影,而不是做出完全相反的决定。正是由于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所以A才会做出不同的决策行为。
在心理账户中,每一块钱都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看不同来处,去往何处采取不同的态度。心理帐户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将各期的收入或者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在不同的帐户中,不能相互填补。
加州理工大学的科林·卡默勒等教授研究发现,为保证每个月能有一笔大致固定收入,出租车司机会给自己定一个日收入计划,例如每天赚够500元才能回家休息。所以在晴天生意不好的时候,他们工作的时间延长,通常会很晚回家;但是雨天生意好的时候,他们很快的赚到500元,却很早的回家了。
其实出租车司机也知道,雨天多工作一个小时,就可以让晴天少工作两小时,甚至更多,然而正是人为设置的心理账户在作祟,使得今天的工资和明天的工资似乎不能互补或是替代。和这个问题类似的还有工作效率的道理,实际上,人的工作状态是有周期的,有时干劲足效率高,有时状态差效率低。如果你的工作没有严格时间要求,或是手上项目截止日期还有一段时间,实际上,你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状态来调整工作时间的,不必墨守成规,完全按照日工作量来。状态好的时候可以多做一些,状态差的话就休息会,回头再继续做。可能这样做会显得没有计划性,但是从工作效率上看,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工作方式。
第二种情形,将不同来源的收入做不同的消费倾向
我们有一种心理,会将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得到的钱放在不同的账户中。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当你在微信里发红包时,你会更愿意将抢来的红包发出去,而不会经常动用银行卡里的钱发红包。为什么呢?因为抢来的红包时意外得到的,是靠运气抢来的,你没有付出任何的努力,或许花费了一些时间和流量,这个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银行卡里的钱通常什么呢?是你的工资或是父母给的生活费,是你或是你父母辛苦工作得到的,在多数情况下,你是不愿意随意拿来发红包的。
第三种情形,是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
举个例子,B是一名大学生,平时周末会去做一些兼职,工资不高,通常是日结现金,所以每次领了工资放不到几天就花掉了,原本计划攒钱去旅游,然而按照这种情况下去,B发现钱根本存不起来。后来,由于兼职的公司制度发生改变,工资不再日结而是月结。B虽然有些不满,但时间一长,B发现去旅游的钱居然攒起来了。
为什么仅仅日结转换为月结工资,就可以让B从分分钟花掉钱到攒够去旅游的钱呢?
因为无论是日结工资还是月结工资,实际上B的收入并没有增加,但是在B的心理,这笔钱被他分到了不同的账户里。日结工资时,每次的金额比较少,B会想着反正也没多少没有必要存起来,通常就会把它们放在零用账户中,表示这笔钱是随时可以享用的。但是工资变成月结,金额数量变大,B就会想着存起来以后需要这笔钱去旅游,继而将它们放在旅游账户中,表示这笔钱是不能随时动用的。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的就存起来了。
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人们会根据获得收入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态度,而把这些钱放入不同的账户中,才会出现小钱大花、大钱小花这样的现象。
我们心理账户的类别其实很多,而且分的非常细密。在我们的日常消费预算中,看电影和购物都不会放在同一个账户中,而是很详细的分开来放。我们只会将相类似的支出或是收入放在同一个账户里,并且严格控制,不让预算在账户之间流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产生电影票掉了就不去看电影了,去旅游的钱掉了就不去旅游了等等类似行为。但是无论是经济、还是消费决策,我们都应该理性的做出选择,如果看电影账户中的金额减少了,就应该从购物账户中挪一点,保持各个账户的总比例不变。而不是减少了看电影的钱以后就不去看电影了。
现在你还认为一个10元等于两个5元吗?从金额上看,当然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一旦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一个10元与两个5元之间是可以划上不对等符号的。心理账户通常会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走入决策误区。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误区,避免做出欠缺理性的决策行为呢?
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了解了心理账户对我们的行为决策产生多大的影响,要想避免做出欠缺理性的行为,首先得明白这是什么原因,才能去改进和避免;其次,得明白金钱是可替代性的,无论收入是辛苦赚的还是意外捡到,数值相同的话那本质上就是没有差别的。我们应该一视同仁,而不应该因为捡来的就肆意挥霍,辛苦赚来的就舍不得花。
如果有时候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做出决策,那么可以试着转换一下角度来看事情本身,例如,当你的电影票丢掉了,你就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丢的是同价值的现金或是其他物品,你的选择依旧是去看,那就不要在意之前丢掉的,果断再买一张票继续观赏吧。
——《别做正常的傻瓜》读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