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临睡前忽然闻见一股异味,细辨之下才发现是煤炭中硫化物燃烧发出的异味。北京在初入十一月份便下了一场雪,天气阴寒,虽然中旬才会集中供暖,然而我住的地方已经有人自己烧煤供暖了。我生在山西晋城,并长于斯,从小见惯煤炭,然而晋城的煤炭品质高,大部分是无烟煤,燃烧时很少有异味产生。闻到这股异味忽然思绪就飘回了故乡。
晋城古称泽州,煤铁资源丰富,一直是北方冶炼之乡,战时所需的刀剑戟甲和平日的刀具针具都出自于此。阳阿古剑就产自离我们村子不远的大阳镇,晋城地名中现在还有“九头十八匠”,都是以前为生产工匠聚集而形成的村落,流传至今。晋城位于黄土高原,太行山脚下。黄土高原在远古时期到处是繁茂的森林,小学时学的课本里还有《黄河象》的记载,可见那时候黄河流域附近植被丰富,水草丰茂,后来地质运动便将这些植物埋进了地下,历经千万年变化形成了乌金——煤炭,馈赠了一直居住此地的人们。晋城最有名的便是兰花炭,燃烧时气味像兰花,因此命名。兰花炭特别好烧,无烟无异味,火力猛,燃烧后没有渣滓,只是白白的粉末。兰花炭还远供英国皇室壁炉使用。
小时候家里烧的就是兰花炭,需要和土搅和,降低火力强度。以前的年轻人离家前需要把家里灶台边堆满调好的煤,把水缸挑满水,以供家里使用,尽表孝道。我小时候和弟弟一起帮爸妈调煤烧火,爸爸晚上休息前填好煤,放好烟囱,才会睡去。清晨起来需要用火柱把炉火松开,烧上水就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到冬天生起铁的火炉,便不填煤,开始烧炭了。小时候经常拿个锤子去把大的炭块敲碎敲成小块,填入炉子里,一会整个屋子里就热了起来,还可以在炉子里炕红薯、雪梨,都是记忆中的美味。年关将至,村子里的妈妈们就会开始蒸花面馒头,馒头做成各种造型的,有鱼有龟,有龙有凤,有蛇有兔,用来新年的拜祭,拜祭过后会在炉子上烤成金黄色,做成干粮,开学后我们就会带到学校去吃。学校教室里冬天也会生炉子,当时值日生的职责就是赶在同学们早读之前把炉火弄热,把教室变暖。炉火生的好的人在班里也是很吃香的!在青春叛逆期时的我喜欢和朋友一起找个爸妈都找不到的地方拿砖垒个简陋的房屋,不想回家便赖在那里,里面必备的就是拿砖垒个简陋的小灶,生火烧炭,时不时从家里偷几块大炭,敲碎后填入自己小的炉子,等火烧尽便跑回家里去了,觉得还是家里面舒服。镇上过年时会拿砖垒成今年生肖的模样,外面糊泥,里面烧炭,元宵节烧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是我们小孩子围着打闹的地方,想来仍觉得幸福满满。
晋城除了有煤矿还有铁矿,小时候我爸三叔还有大伯一起开采过铁矿石,那时候家家都如此,寻一地点打洞到地下十几米就能看到铁矿,家里女人用塑料布接上鼓风机就做好了通风用的设备,男人们下到洞底把铁矿采上来,用拖拉机运走卖掉就会有收入。有煤有铁就会有冶炼。在我爷爷那辈村子边就有了一座炼铁的炉厂。高耸的炉塔,流动的铁水,轰隆隆的解决了村子里面人的就业问题。爸爸当时负责倾倒炉渣,每天凌晨4点半开始就开着拖拉机把炉渣大在村子后面的一条沟里。那时村子里的女人,包括我妈妈就会一手拿着焊好的钩子,一手拿着磁铁,拾捡能用的焦炭和铁块,收集起来卖钱。那时候焦炭两毛一斤,小铁块一毛五,大铁块3毛到五毛,就这样把像我这样的孩子送到了小学、中学、高中,完成了学业。当时那种工作还是有危险性的,炉渣的高温,铁块的倒刺,一不小心都会被烫伤划伤,我有个发小的妈妈便因此去世。多少次周末放假回家都是在村子后面的炉渣上找到的我妈:几个中年妇女穿着厚衣服戴着头巾,口罩,袖套,全副武装地蹲在炉渣形成的坡上,手脚麻利的挑拣着焦炭和铁块,担起了家里的生计。现在回想起来仍是心酸。围棋的起源地——棋子山位于晋城,晋城人选择了用黑炭白铁制作棋子来作为棋子山的纪念物,别有一番地方特色。煤多矿多自然车就就多,晋城的路经常被超载运煤的车压坏,修好又压坏,总不见好。有人在路上把车上颠簸掉下来的煤灰收集起来都会小赚一笔。
生与斯,长于斯,煤炭成就了山西,成就了晋城,却也造成了现在的经济发展的困境。现在煤炭生意凋零,导致山西整个经济都不景气,晋城像我家乡一样的村子都显得十分荒败,了无生气,希望思变的山西人能早日找到出路,改善现在的窘境,毕竟是出过晋商的地方,眼界思路应该更快更好变通。
我不玩《魔兽世界》,却偶尔玩玩《炉石传说》。前几天我搜为什么叫《炉石传说》时,才发现中世纪欧洲离家远行时人们会从壁炉里面取走一块炉石,慰藉思乡之情,在魔兽的游戏也做回城用品。于是我在想当年三晋学子出外做官时会不会带上家乡的兰花炭,在寒冬围炉夜读时拿出来把玩,想想家乡的父老双亲,在自己漂泊的灵魂与身体中注入新的力量,实现当初离乡时立下的抱负。我想应该是会的。
雪夜我不曾围炉夜读,却任凭思绪纷飞至兹,行笔记文,以飨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