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课堂学习笔记
今天参加实验小学“未来教育成长论坛暨高传芳数学思维课堂研讨会”,聆听了高老师关于《思维课堂》的讲座及她执教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
高老师设计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从让学生用小棒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文体和正方体。然后通过让孩子们汇报他们的发现,从而让学生梳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面、棱、顶点,长宽高),进而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那么这节课一个最重要的学生活动就是让学生现场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框架。
课堂上学生现场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有必要吗?如果有必要应该如何组织?
高老师就是通过让学生现场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什么说制作框架就能引发深度思考呢?
制作这样的一个框架,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但对孩子来说,并不简单。学生要思考:
1、需要几根小棒?需要几块橡皮泥?
2、每块橡皮泥上得插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根的长短如何?
3、12根小棒有几根长度相等的?可以分为几类?
4、如果12根小棒长度都相等,拼成的是什么立体图形?
5、如果有8根小棒长度相等,拼成的是什么图形?
等等。
尽管制作的框架因为橡皮泥很不牢固,有的框架拿起来后就歪歪扭扭了,就不再是一个合格的框架,但学生经历了制作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再加上汇报的过程,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一个有深度的学习过程。而且高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组小棒(一共设计了四组小棒),这个选择的过程也是学生一个思考的过程。”用什么样的小棒可以拼成?用哪组小棒容易操作?其他小组制作的框架会是什么样呢“,这样的设计是很巧妙的。
正是因为老师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动手操作,才使学生的汇报有内容可以汇报,有材料可以梳理,也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高老师又适时抛出一个特有份量的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又一次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思维课堂是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优质问题、主题活动、嵌入评价为基石的课堂。问题的设计能否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有效学习,是思维课堂的关键。
课堂上如何提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减少那些无效的,低效的,一问一答式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