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2

                                 《故事里的人生》11——12

                     “一把油布伞”与“丢失了一枚价值连城的钻戒”

        “一把油布伞的故事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富商,为了逃避战乱,将自己多年经营的商铺卖掉,换成黄金,并特制了一把油布雨伞,把黄金藏在伞柄里。然后他打扮成一个农夫,启程回乡隐居。

        一天,他来到一个小镇上,因天气炎热又走得太急,他又累又困,就坐在街边的一个石凳上打了一个盹。不料,打盹的功夫,雨伞丢失了。

        这是他几十年的心血,他心里一阵刺痛,但多年商海打拼,历练得他从容镇定。他不露声色,看看街上来往的行人,又仔细查看了自己的随身物品,发现放在伞边的包裹完好无损。他认定,拿伞的人,不是专业盗贼,更不是发现了伞里的秘密,尾随他趁机偷走了伞,而是一个过路人,路过他身边时顺手牵羊将伞拿走,这人肯定就住在这个镇上或附近的村子里。

        正值多雨季节,用伞的频率很高,商人知道,他特制的那把伞,用不了很久就会破损。于是,他就在这个小镇住下来,租了一间屋子,买了修伞的工具,开始修伞。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他还没有等来自己的伞。但在修伞过程中,他了解到,许多伞不值一修时,人们往往把它扔掉,去重新买伞。于是,他在修伞时又增加了以旧换新业务,许多人拿着破旧的伞,很轻易就换到一把好伞。消息传开,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换伞。

        又过了几天,一个中年人拿着一把脱了顶的旧伞赶来,想换一把新雨伞。商人一看,正是他魂牵梦绕的那把伞,伞柄完好无损。他不动声色地为那人换了新伞,等那人走后,他收了工具,关了店门。

        第二天,他交清房租,推说家里捎来口信,让他快点回去,于是,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小镇。

        “丢失了一枚价值连城的钻戒”的故事说,一个阴黑的夜晚,一座大城市的国家级博物馆被盗,丢失了10件珍贵文物,有幸一枚价值连城的钻戒没有被偷走。现场勘查,是团伙作案,非一人所为。一直陪同勘察的馆长十分沉稳,他告诉警方,在侦破过程中千万不要暴露丢失的件数和每件文物的名称,十天后如果没有结果,他将通过电视台寻求帮助。警方采纳了他的建议,随后立即投入大量警力侦破,但没有发现一点线索。

        十天后,一直保持沉默的馆长给当地电视台打了一个电话,邀请电视台来博物馆就被盗事件采访他。

        采访过程中,记者问馆长:“这次被盗丢失了多少件文物?”

        “共丢失了11件。”馆长答。

        “这些文物都很珍贵吗?”记者问。

        “是的,都很珍贵,特别是那枚钻戒,价值连城。”馆长面色阴郁,心情十分沉重。

         采访作为重大新闻播出,反响强烈,一时间成了全城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成了人们交谈的中心话题。

        几天后,警方就查到了线索,顺利破了案,找回了10件丢失的文物。线索来源很简单:几个盗贼在相互火拼中被警方抓获,而他们火拼的原因是:他们要查出,究竟是谁私藏了第11件文物,即那枚价值连城的钻戒。

        作者感言:大半生打拼挣来的巨资瞬间被偷走,馆藏的珍贵文物一夜被盗去,这突如其来的天大变故,无疑是对富商和馆长的沉重一击。通常,每遭遇此类重大打击,当事人往往惊慌失措,或捶胸顿足、哭天喊地,或悲怆痛苦、懊恼悔恨,或苦闷绝望、痛不欲生;但富商和馆长却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富商不动声色的修伞、换伞和馆长大张旗鼓在电视上的故意声张,都是镇定自若中生成的智慧,这智慧让巨资和珍贵文物失而复得。

        似想,如果富商发现巨资被偷,立刻痛苦万状并匆忙追寻,或急忙报官,求得帮助,恐怕这辈子也别想找回被偷走的巨资。因为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布告天下,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偷伞人的耳朵里。当偷伞人得知自己偷到的伞里藏有巨资,他会把巨资交出来吗?肯定不会!道理很简单,他是小偷,掉到饿狼嘴里的一块肥肉,饿狼是绝不会吐出来的。正是富商象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的镇定自若,守住了伞柄藏有巨资的秘密,让贪小便宜的偷伞人又拿着藏有巨资的破伞,换走了一把新伞,巨资分文不少地回到了富商手中。

        再试想,如果馆长得知文物被盗,立刻惊慌失措、心慌意乱,被动地听凭警方公开侦破和无奈地等待上级主管部门的问责,案件侦破恐怕不会如此顺利,也许永远也无法侦破。这是因为,经过周密设计的团伙作案,很少有漏洞,一旦得手,很难找到侦破线索,时间一久,案件就会因无法侦破被悬置,到那时,盗贼就会顺利地将赃物出手。是馆长面临大事的平心静气和镇定自若,生出了从内部瓦解盗贼的锦囊妙计,一举将盗贼抓获。

        这两个失而复得的故事告诉我们,“镇定自若,每临大事有静气”很重要,镇定才能出智慧。

        为什么镇定自若、有静气才能出智慧呢?这是因为,镇定自若、有静气是一种稳定的情绪状态,而人只有在情绪稳定、心境平和的状态下,思路才能开阔畅通,考虑问题才能周到全面,智慧才能产生。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极度慌乱、恐惧、愤恨、暴怒或狂喜的那一刻,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记不起,什么也想不到,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慌乱无智”“紧张无智”“惊慌失措”“忘乎所以”。这个时候,极端情绪处于支配地位,人的思维多处短路甚至完全停滞,大脑都不工作了,何来智慧?

        “镇定自若,每临大事有静气”,往往能帮助人化解风险,如诸葛亮的“空城计”。《三国演义》“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一回里说,魏将军司马懿,趁马谡街亭失守,急率十余万大军奔袭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县城。当时,诸葛亮手下只有1000余人,而又多是文官,无一武将,根本没有战斗力,逃跑也已经来不及了,无奈之下,诸葛亮演出了一场空城计。当司马懿来到城下时,看见诸葛亮“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看诸葛亮那怡然自得的样子,听那纹丝不乱的悠悠琴声,司马懿竟自“暗暗生疑”,恐中埋伏,急令撤兵。司马懿当时的心路是:诸葛亮办事历来十分谨慎,从不贸然做事,面对眼前的十几万敌军,他如此泰然自若,心平气和,肯定早有准备,必有埋伏,赶快撤军。魏军一撤,诸葛亮也赶忙带人退往关中。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到底用没用过“空城计”,史书上没有记载,十有八九是小说家编造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险和重大变故时,保持沉着冷静,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就此我们可以说,镇定自若,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会让我们懂得,一旦遭遇困难、挫折,一旦直面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恐惧、惊慌、痛苦、悲伤非但于事无补,可能还会把事情搞得更糟,而只有镇定自若,平心静气,才能保持头脑清醒,头脑清醒了,才能做深入思考和详尽分析,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化险为夷。

        镇定自若,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东方智慧,它历来为贤哲所称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就是“宁静致远”成语的源头。

        镇定自若,每临大事有静气,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个人后天修养的结果。静气是一种定力,修养静气,就是历练和涵养定力,中国儒学的心定之理、佛学的禅定之道、道学的身定之法,都是我们修养静气的重要思想资源。

        当今时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复杂的社会万象、强烈的物欲追求,让许多人变得浮躁不安。当此时,修养一点静气,给自己打造一片朗润的天空,十分重要。“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是北宋大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程颢告诉我们的;“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是清末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曾先后担任过清同治、光绪两位皇帝老师的翁同龢告诉我们的。

        顺便说一句,中国历史上真有过一次“空城计”的优秀战例,在这里说给大家听听: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法去讨好,文夫人却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立功业,显显自己的能耐,以此讨得文夫人欢心。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数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弱小,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根本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这时,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有难,齐国定会出兵相助。但难在固守,仅靠都城这点兵力,根本守不住。不过,据我了解,公子元伐郑的意图很明确,就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夫人。他—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所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郑国按照叔詹的计策,派人飞速去齐国求救,并在城内作了安徘。郑国的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所有店铺都正常开业,顾客来来往往;城中百姓,做事的做事,走路的走路,没有一丝慌乱;城门大开,吊桥平放,完全一副不设防的样子。楚军的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生怀疑,不敢妄动,只得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将领到城外高地眺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旌旗甲士。公子元认定其中有诈,下令按兵不动。他派人溜进城里,密探虚实。一连几日,派去的探子多数被郑国拿获,逃回来的也没探到什么实情,这让他更加生疑,不敢贸然攻城。他正打算派人再探,突然得到消息,齐国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好在也打了几个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悄然撤走,他命令人衔枚,马裹蹄,不得出一点声响。同时,他还令所有营寨都不得拆走,旌旗照旧飘扬。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旌旗招展,不信已经撤军。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那是一座空营,楚军撤兵了。”

                                    “一张张冷漠面孔”与“一脸微笑”

        “一张张冷漠面孔”的故事发生在美国旧金山。2000年9月,一个周末的傍晚,微风习习,夕阳的余晖和波光粼粼的海面将金门大桥烘托得更加雄伟壮观。这时,一个美国青年从公共汽车上下来,缓缓地走上大桥。他的行为举止与观光者或行人明显不同,也与眼前美不胜收的景观和清新和谐的情境极不协调,他看上去十分疲倦,无精打采,浑身好象被抽去骨头一样踉踉跄跄地在桥上走着,酷似一个劳累过度或久病未愈的人。他眼里充满期待,目光时时落在观光的游客和来往的行人身上,似乎想从别人那里寻找点什么。没有人注意他,甚至都没有人看他一眼,他看到的,都是一张张冷漠的面孔。他彻底失望了,掏出笔,写了一张纸条,放在桥面上,然后闭上双眼,飞身越过桥栏,跳进大海。

        游客和行人惊呆了,人们立刻捡起那张纸条,上面写着:“如果有人在我走在大桥上时朝我微笑,我就不跳。”人们面面相觑。

        也是他命不该绝,他的落水点正好在一艘游船附近,他被人及时发现并获救。他叫凯文·海因斯,当年19岁。据说,这座饱含人类智慧和具有雄姿并是旧金山标志性建筑和进入旧金山湾重要通道的金门大桥,自1937年5月28日贯通以来,不仅每年吸引来上百万游客,而且也有许多人在这里自杀,成了世界闻名的“自杀桥”。据警方统计,到2010年为止,已经有1200多人从桥上跳海自杀,其中,仅有20几人获救,海因斯是为数不多的获救者之一。

        事后,海因斯告诉人们,他当时学业和爱情都严重受挫,一时想不开,才决定了断自己。但他还告诉人们,当他下了公汽走上大桥时,他已经开始动摇了,他当时想,如果桥上的游客和来往行人有一个人向他微笑,哪怕就一下,他也会放弃跳海。但令他遗憾的是,他在桥上踉踉跄跄走了很久,看到的,都是一张张冷漠的面孔,他不甘心,多次在心里对自己呼喊:别急,等等吧,也许天使马上就会出现,可直到最后,他没有看到一丝微笑。于是,他绝望了,写下那张算是“遗嘱”的纸条便跳进大海。

        活下来的海因斯积极面对人生,活得很好,也常被学校邀请去做预防自杀的报告,他本人更是乐此不疲。他说,他是在偿还他欠下的巨额人生债务。

        “一脸微笑”的故事来自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悉尼港东部,有一处临海悬崖,像一只巨大的手掌直伸向海的上空。19世纪以来,每年大约有50人选择在这里结束生命,平均每周发生一起自杀事件。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自杀崖”。

        又是一个早晨,天蒙蒙亮,一个中年男子步履蹒跚地向悬崖走去,他走走停停,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就要到悬崖了,他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他抬头望了望天空,从兜里掏出一只烟,坐下来点着。不一会儿,他身边已经有了一堆烟蒂。不知过了多久,他站起来,眼神迷离地向悬崖边走去。

        “你为什么不过来喝杯茶呢?”突然,一个柔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如一只温暖的手把他拉住。他回过头,看到一张和善的脸正温柔地对他微笑,这微笑像娇艳的花朵,更像初春的朝阳。他忽然感到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瞬间溢满全身,紧接着,这股暖流又从他的眼里夺眶而出。他迅速转身,跑过去紧紧抱住了那位向他微笑的男人。

        这个微笑的人叫唐·里奇,是一名普通的人寿保险推销员,家就在“自杀崖”附近。这天所发生的一切并非偶然,因为里奇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二楼卧室的窗前观察“自杀崖”。如果发现有人失魂落魄地站在距离悬崖非常近的地方,他就会赶忙跑过去,然后给对方一个温暖的微笑。

        就这样,里奇在这里一直守望了50多年,至少把200多条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成了名副其实的“守护天使”。当记者问及此事时,里奇说,他没有太多的说教,他也不太会劝解人,他最通常的做法,就是一脸微笑地打招呼,然后一脸微笑地请寻死者到家里喝喝茶,随便聊聊天,他从不追问寻死者为什么要这样,更不窥探别人的隐私或义正言辞地提出忠告和建议,最多的时候,他是一脸微笑地倾听,特别是对方情不自禁地倾述时,他更是听得专注,笑得温暖。

        2010年,伍拉勒地区议会授予80多岁的里奇夫妇“2010年度公民奖”。

        作者感言:第一个故事,如果大桥上的游客和行人不那么吝啬,送给海因斯一个微笑,哪怕是偶然的、淡淡的,海因斯也就不会跳进大海;第二个故事,那个就要跳下悬崖的中年男子,当听到一声柔和的呼唤转过头时,立刻被里奇的一脸微笑所征服,毅然放弃了自杀念头。在这里,一个微笑与一个生命等值,拥有微笑就拥有生命。

        为什么一个微笑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据专门研究自杀心理的专家分析,对于一个决意自杀的人来说,不管出于何种动机,在采取行动的最后时刻,心灵往往都变得非常单纯和脆弱,哪怕有一点小小的真诚、善意或关怀,都会深深触动他的心灵,让他感到来自这个世界的温暖,这温暖会迅速缓解甚至化解他眼前的痛苦,唤起他对生活、生命的珍爱。如此说来,海因斯渴望一个微笑和那个中年男子去拥抱向他微笑的里奇,就一点也不意外了,因为,微笑是一种善意,是一种示好,更是一种关怀。

        当然,微笑的价值不仅限于此,它的好处多多。对自身而言,一脸微笑,是心灵宁静、心态平和、心情愉悦、胸怀达观、身体舒适、生活惬意、事业顺畅的表现;对他者而言,一脸微笑,则具有赠送善意、主动示好、沟通感情、增进友谊、消除误解、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赢得尊重、获得信任等功效。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也是最简单、最没有成本、人人都能轻易做到的事情。送给别人一个微笑,不费一点力气,没有一点损失,却对双方都有好处。一位诗人说:“我最喜欢的一朵花是开在别人脸上的。”也就是说,微笑是盛开在人们脸上的一朵鲜花,是一个人无需费任何力气献给别人的一份美好礼物,当你把这个礼物献给别人时,你就能赢得友谊,有时甚至能赢得财富。“回眸一笑百媚生”,杨玉环的一个微笑,赢得了唐明皇李隆基的爱情。关于赢得财富,中国有句古话说:“人不会笑莫开店。”外国人说得更直接:“微笑亲近财富,没有微笑,财富将远离你。”世界著名商人希尔顿的母深谙此道,当希尔顿先生开办酒店时,母亲曾对他说:“孩子,你要成功,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这个方法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第一,要简单;第二,要容易做;第三,要不花本钱;第四,能长期运用。”这究竟是什么方法呢?母亲笑而未答。希尔顿反复观察、思考,猛然想到了:是微笑,因为只有微笑才完全符合这四个条件。后来,他果然用微笑闯进了成功之门,将希尔顿酒店开到了全世界的大城市。微笑服务,已经成了全世界服务行业的通则。

        微笑只在转瞬之间,但它却能给人留下永久记忆,所以,有首歌里说:“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微笑是一汪山泉,它会让人感到清澈;微笑是一缕阳光,它会让人感到温暖。微笑吧,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假如全世界人人都在微笑,这个世界就变成了一个清纯而充满阳光的温暖世界。

        我们再回到前面两个故事。在第一个故事里,我们并没有谴责游客和行人的意思,谁也不会在观光和走路过程中见到人就有意微笑,这不可能,也没必要,如果真这样做了,人们一定会认为你是个傻子。但我们需要提醒的是,在观光、走路或做事过程中,如果发现行为有些反常的人,如踉踉跄跄、行动迟缓、抱头捂肚、表情痛苦等,就应该关心地询问一下并报以微笑。也许,你微笑的一句询问,如“喂,小伙子,没事吧?”,或“老人家,您怎么了?”,或“夫人,您需要帮助吗?”,或“喂,小家伙,我能为你做点什么?”,或“小姑娘,你这是怎么了?”等等,就会使对方走出困境。这只是举手之劳的事,但它传递了善意和美好。

        在第二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里奇的微笑,还有他的爱心和高尚人格。里奇的一脸微笑,源自他对人的关爱,源自他50多年无私的“守望”。 

        附:微笑故事两则:

        故事一:中国女孩的微笑

        故事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江南的一座小城里,生活着一个因破产而负债累累的中年人,两个月前,他还是这个小城中有名的富翁,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首先富起来的少数人。只因一场失败的投资,使他在短短的几天内失去了一切,豪华的别墅和崭新的“宝马”,都因无力偿还贷款被银行收走,人们背地里都称他“负翁”。

        从峰顶一下跌进深谷,巨大的反差使他万念俱灰。一天傍晚,他徘徊在大桥上,望着桥下滔滔的江水,脑海里一次次涌出跳下去的念头。正当他准备纵身一跳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小女孩儿,看上去四五岁左右,他手里拿着一只小瓶子,一边走一边吹泡泡。夕阳下,五彩颜色的泡泡不断从小瓶子里冒出来,四散到她的周围,她仿佛生活在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里。中年人看呆了。

        小女孩儿越走越近,当她意识到有人在盯着自己时,便带着天真的神情,一边吹泡泡一边静静地注视着中年人,旋即,小女孩儿笑了,浅浅的笑靥漾出一股股清甜,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纯真的笑脸上,幻出一道圣洁的光环。

        中年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留恋,何必轻生呢?从头再来就是!

        回去的路上,他的脚步变得坚定,他的心快要激动得膨胀开来,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又回到了他身上。他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年幼的女儿也能拥有这样动人的笑颜,而不能生生地抛下她,使她从懂事起就没有了父爱。短短的几天内,他制订了一系列东山再起的计划、方案,并在以后的几年里真的将其一一实现。在奋斗过程中,每当他遇到挫折,他的眼前便浮现出小女孩的笑脸,于是勇气倍增。多年后,他又过上了破产前的日子。

        而这时,桥上偶遇的那个小女孩儿,已经是背着书包和小伙伴们蹦蹦跳跳一起上学的学生了。重新富起来的中年人通过地毯式搜索,找到了当年的小女孩,她正在学校的林荫道上和同学们玩耍,脸上仍然是纯真清甜的微笑。虽然小女孩儿的家境还算殷实,但中年人坚持资助她读书,并在她完成大学学业后,将自己的一个广告公司转到了她的名下。

        故事二:美国女孩的微笑

        故事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加州,有一位六岁的小女孩,在玩耍的时候,一个路人一下子给了她四万美元现金。这个路人与小女孩及其家人素不相识,并且大脑也没有什么毛病。此事一下子轰动了整个美国,成了当时的头号新闻。后来,在邻居和家人的引导下,小女孩回忆了整个过程:“就在那一天,我刚好在外边玩儿,路上碰到了那个人,当时我记得向他笑一笑,就只有这样啊!”父亲接着问:“那么,对方有没有说什么话呢?”小女孩想了想,答道:“他好像说了句‘你天使般的微笑,化解了我多年的苦闷!’”

        后来查知,这个路人是一个富豪,但他活得并不快乐。他本人整天一脸严肃,冷若冰霜,在他居住的小镇上,谁也不敢对他笑。当她遇到小女孩时,小女孩真诚的微笑使他感到温暖,甚至打开了他尘封多年的心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723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80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604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4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31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9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93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4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51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47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1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2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9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9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35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