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是小渡学院的第二次督导课,主题是“写作的能力”。这个主题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牢牢将我吸引住,我怀着无比激动和期待的心情,早早来到了直播间,韦老师正在播放由三毛作词、翁孝良作曲的《梦田》等待小渡们的到来。(后来才知道,韦老师因批阅作业和赶做课件饭都没来得及吃)如此敬业的老师恐难找第二人了,为韦老师点赞!
我一边听着音乐,一边静静地等待8:00的到来。今天的主题正是困扰和阻碍我进入小渡学院的一只拦路虎,是导致我焦虑、摇摆不定、甚至想打退堂鼓的压力之源。平时自己喜欢在有感而发的时候写上几行文字,但对于命题写作,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命题写作,一直是令我发怵、不敢去触碰的短板。看到这个主题,心中满是欢喜,全无第一次听课时的紧张和忐忑,非常渴望聆听学历并不高但通过自我摸索积累了丰富写作经验并出版了29本心理学专著的韦老师传授写作秘诀、指点迷津,为我解除束缚自己的魔咒,让写作于我来讲不再是潜藏在黑暗中的一只巨兽,一碰到它就想逃之夭夭。
昨晚的课令我茅塞顿开,原来写作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那么可怕。写作只不过是我们换了一种表达的方式而已,把原来我们用言语表达的内容转换成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罢了。韦老师告诉我们,分享与表达是两个成功的法宝。
韦老师还向我们传授了写作的技巧:“不害怕、不发怵”,只要能说话就能写作。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写、不会写,不是水平、技巧问题,而是没有突破心理关,不敢把自己交出去。是啊,敢写比会写重要!只要我们敢写,总有一天就能写、就会写。我们刚出生时也是不懂说话的呀,不也是通过一点点的练习,从一个字到一个词,从一个词组到一句话慢慢练习才学会的吗?写作也是一样,我们也可以由短而长,可以先从一句话、几行字慢慢开始,循序渐进。只要勤加练习,慢慢就可以洋洋洒洒地写长篇大论了。同时要随时随地的写,形成习惯,享受用文字表达带来的快乐。
真诚的表达很重要。督导课中韦老师向我们真诚地讲述了他的写作之路。不会写就从案例实录开始,通过写咨询手记来锻炼自己。韦老师说写是成功的秘诀。写就是整理思路的过程,是为讲夯实基础的一项工作,能写的人一定会讲。不会写不要紧,可以从写自己、写心情、写当下开始,只要能真实的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整理成文字,分享出来就ok了。
写是从“向里装”转为“向外掏”的关键卡点。韦老师形象的比喻知识如同粮食,存久了就会发霉。在当今这个信息快如闪电的时代,知识陈旧的确是个问题,需要不定期及时更新。但我以为“向里装”是“向外掏”的前提条件,一个人不往里装,是没有东西可以向外掏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因此我认为要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只有当我们脑海里有了“货”才能“向外掏”。
“向外掏”是另一种形式的“向里装”。掏即分享表达,是温习巩固并整理已有的知识,同时把陈旧的知识及时清理掉。用写的方式往外掏是一种能力,是最好的学,因为写还不同于口头表达,写要求语言更简洁、更精准、表达更清晰,逻辑归纳能力更强,因为写的时候用词遣句要求更高。不能引起人们理解时产生歧义。口头表达多在同一时空,有了歧义可以及时澄清。文字分享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了歧义无法及时澄清,因而对写的要求更高。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写作的重大意义,它是拉开与同行距离的很好方式;可以树立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江湖地位;可以把思想集合起来,保护知识产权;写作是输出知识和知识变现的有效途径。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书山有路勤为径”。只要日积月累勤学苦练一定也能妙笔生花。我相信“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多尝试用键盘说话,用笔墨表达,写着写着就会越来越想写,写着写着就会越来越会写,写着写着就会越来越专业,写着写着就能从“小白”变成“老司机”!
肖忠芳
20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