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大多数人都不清楚自己真正渴望的世界里,确定个人的欲望变得复杂。
很多时候,人们的欲望不过是对感觉的追求,这些感觉和情绪是由直觉驱动的;它们引导我们向某些事物靠近,同时让我们对其他事物保持距离。
然而,问题在于,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欲望;他们更清楚的是,他们看到别人拥有的东西。模因欲望理论表明,我们所追求的很多东西实际上是受到他人拥有的东西的影响。
当我们的朋友开始恋爱或购买最新的iPhone时,我们也突然产生了相同的欲望。我们天生的社会本能驱使我们模仿他人,以此融入群体。
如果我们仅仅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决定自己想要什么,我们可能会误入歧途,追求那些看似在他人手中闪闪发光的东西。
作为社会性生物,我们从融入中获得满足感。即使新的iPhone与旧款几乎无异,也无法显著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或幸福感,但作为那些不断升级设备的人群中的一员,拥有最新的iPhone似乎成了一种值得的投资。
卢克·伯吉斯的《想要》一书深入探讨了这一点,揭示了我们所认为的欲望有多少是受他人影响的结果。
在这样的社会影响下,我们可能会质疑自己的选择:
是真的想要上大学,还是因为看到每个人都在上大学而不愿落后?是真的渴望结婚,还是因为不想在众人的合作中成为多余的一轮?是真的想要孩子,还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生孩子,或者是因为父母一直在催促你传宗接代?
在这个由模仿欲望驱动的世界里,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的声音?当我们的选择似乎都是为了追随潮流,我们如何确定自己的独立性?
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决定可能是基于对他人生活的羡慕,也可能是出于对社会期望的回应。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这些外在的影响,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外界的压力,没有需要比较的他人,没有社会的期望,你会怎么做?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问题可能会引导我们走向更加真实的自我。
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真正想要的并不是最新的科技产品,也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是更加简单和纯粹的东西。可能是与家人和朋友的深入交流,可能是对工作的热爱,或者是对某种艺术形式的追求。
这些欲望可能不会立即显现,但它们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呼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挑战和困难。我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因为我们的选择与大众不同。我们可能会遭受批评,因为我们不遵循传统的道路。
但是,这些挑战也可能是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他人的标准。
最终,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可能需要时间和反思。它可能需要我们与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探索我们的情感和欲望。但是,这个过程是值得的,因为它可以带领我们走向更加充实和满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