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一个人要看他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而当音乐、书籍不能全然传达个人的情结时,我们可能需要一个载体来连接,比如电影。而这个电影可能会跨越时空、国界,从而达到一种个体与群体间的连接。
姜文的电影《邪不压正》,是随着音乐、画面推进剧情的发展,推进“正、邪”之间的剧情。而这个故事恰恰是通过音乐、画面的连接来达到个体(导演、编剧)与群体(观众)间的连接。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艺术品的评鉴不仅暴露了评论者的品味,更投射出了评论者的心态。所以,人们都小心谨慎地评论故事,诚恐贻笑大方。
不过,对一部作品的理解,不是千人一面,而是有着不同的解构,这恰恰彰显了作品的艺术性。
故事的内核是成长,也就是,一个男孩战胜恐惧,由意外的爱情介入,将仇恨付诸行动,成长为男人的故事。也许,正如蓝先生所言:“正是为了这点醋,包了这顿饺子。”正是为了这个心灵成长的意图,铺设了这台大戏。
辽阔层叠的青砖屋顶,铺设出了一个向往蓝天的情结,在“揭瓦”后,却是看不见的谜底《Hidden
man》。
故事中几个人物的欲望是:李天然亲眼目睹师父全家被灭门屠杀,十五年来积蓄的报仇欲望;“正”的代表蓝先生的爱国情仇、“邪”的代表汉奸朱潜龙的“反清复明”私欲;日本人的侵略欲;两个女人的欲望,一个是情场交际花的红玫瑰,另一个虽是明月风清的白玫瑰,但最终都选择了不同的“铿锵之旅”,各有各的归宿。
各种欲望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棋局,而意外真情的介入则推进了“棋子”的进度。
其实,所有艺术家创作时的初衷和作品最终传递出来的味道是有差距的,可能,千人看到的,是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元素、不同的看点。我想,这也许与古典音乐作为配乐所传递的多元意境相关。
屋顶的蓝天、青砖,层叠的瓦片,构造了一个不一样的北平,也许不是梁思成、林徽因要努力保护的北平,据说是在云南构造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幻境。这种幻境,可能是在梦里。
这里,不想探讨作者的思维,作为观众,也许就像心理师一样,本能地想去探寻一个理由。比如这段音乐、画面投射出什么样的心态,之后,再是支撑这个心态的真实事件,即所谓心理咨询技术的“具体化”应用。最终,揭开面纱,让人们看到一个平实的生活本质。
这里,仅想传递一种纯粹的个性化的,由几段音乐传递的碎思观影感受。
1
当日军进入北平的城门后,在帕瓦罗蒂的《偷洒一滴泪》的嗓音中,女人轻轻抬脚纵身一跃,跳下城楼,国仇、情愁凝聚在音乐中,飞扬在空中,传达了一种同样宿命的主题。心中的泪涌出,却只能隐忍在时代的国仇中,与国耻相比,个体的情愁怨恨如一片花瓣,飞扬消逝在碧蓝的空中般,渺小而无奈。
2
在北平皑皑白雪的画面中,老前门的胡同背景中,诙谐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号爵士组曲,仿佛在提醒人们:喧嚣人间,你不要投入太多真情。也许是提示这戏间人生,不要被棋局所迷恋,亦不要对棋子动真情。同样的曲子,记得几年前,在法国巴黎的雨夜,穿梭过凯旋门街头热舞的各色肌肤男女,招到一辆的士,车内司机刚好播放着这段音乐,一时间,车窗外,塞纳河畔那些异国街头的男女热恋的剪影,仿佛都昭示出一种意境:“你不必用情太深,这不过是一出戏。”
3
英国作曲家柯兹的《宁静的湖泊》是童年家里常常播放的,正是这首慢三舞曲,让父亲、母亲相识于大学的舞会中。也许,正是这种童年谙熟的音乐,似迷航的灯塔,让人有种沉入心底港埠的安全感。在影片中听到,恰是与李天然在屋顶翩然跳跃的画面相重叠,这属于屋顶梦想的音乐,揭示了每个人心中对静谧、纯美的心田的向往。
也许,那是一种“高峰体验”,一种自我实现达到的短暂的、极乐的、忘我的、无我的状态,一种不同时代的人都要追寻的境界。而心灵,正因为有这样一片宁静的湖,使我们在纷繁涌动的乱象间,保持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