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的前世缘

提起故宫,脑海里总能想到北京紫禁城的皇家威严,红墙阔道。然而在遥远的台北,那里也伫立着一座故宫,里面珍藏着我们华夏的文明。打开《台北故宫》,随着周兵先生的视角,开始了解这座宫殿的前世今生。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时,就有人提出将故宫文物转移,以避战火的建议。只是当时,国民党元老张继主张迁往西安,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主张转至上海,而大多北京普通市民则反对国宝迁移,他们认为这时迁移,无疑动摇人心,且古物一散不可复合。直至1933年1月,随着局势恶化,国民政府行政院代理院长宋子文代表政府做出“北平安静,原物仍运还“的承诺后,协调各方,最终决定将文物迁往上海。

经过慎重的挑选,考究的装箱,1933年2月5日天黑后,大批文物从紫禁城正式启运。“列车开启后,车顶四周架机关枪,车厢内遍布持枪宪警,沿途有各地方军队保护,此外还有张学良的马队随车驰聚。除特别快车外,其余列车都要让道给文物列车先行,重要关口车内熄灯......为防日军轰炸,列车绕开天津,由平汉线转至陇海线,再转津浦线......这是国宝在长达十六年的迁徙中,待遇最好的一次,此后条件恶劣,再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可用以保护迁徙的文物。虽是如此,所有文物仍无一毁损或丢失。”这次转移,包括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文献等精品在内,前后总共五批合计19557箱文物抵沪。

                           

1936年11月,国民政府于南京朝天宫建成库房,文物仍分五批,从上海运抵南京。然而,1937年8月,仅隔一年,上海沦陷,南京危机。随后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并下令转移文物。同时撤运所有文物已来不及,就由工作人员分三队,带着文物沿南、中、北三路运往大后方。故宫文物迁徙中,最艰难的一段便由此开始了。

转移中:

南路为"南京-汉口-长沙-贵阳-安顺",由庄严、那志良等人押运。

中路为"南京-汉口-宜昌-重庆-宜宾-乐安山古镇",由马衡、杭立武、吴玉璋等人押运。

北路为"南京-徐州-郑州-西安-宝鸡-汉中-峨眉",由马彦祥、王志鸿等人押运。

时值国家飘零,车船物资紧缺,文物运输还要经常躲避日军轰炸,难民肆意。南路途经湘西一带,时有土匪出没;待到北路押运时已然冬季,宝鸡到汉中,要冒着风雪翻越海拔三千米的秦岭,待到汉中,汉中又遭日军轰炸,国民政府一纸命令下来,文物转运成都,蜀道难于上青天,其中艰险,自不必说。然而,常言道“古物有灵”,尽管面对重重阻碍,19557箱文物也就这么穿越遍地狼烟,途中遭遇惊险无数,却又总是死里逃生,直至各自找到了隐蔽的地方,喘息稍歇。

文物这一躲避,就在外躲避了六年。“多年后梁匡忠对自己的儿子梁金生回忆这一段经历,说:“1937年春节是在北平过的,1938年春节在宝鸡过,1939年春节在陕西褒城县(现汉中市勉县)过,1940年春节在乐山过。”也许是为了纪念跟随国宝奔波的岁月,子女们的名字与故宫文物的迁徙地息息相关:长子在峨嵋出生,叫梁峨生;二女在乐山出生,叫梁嘉生(乐山古称嘉定);后面两个孩子,是抗战胜利后,文物返运南京后出生的,所以分别叫梁金生和梁宁生。1953年开始,故宫文物陆续北返,梁匡忠调回北京工作,又有了一个小儿子,取名梁燕生。

                            三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分散在各地的文物开始着手东归。到了1947年9月,凝聚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之魂的国之瑰宝终于又回到了南京朝天宫......那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批文物注定是要远离故土的,仅仅一年之后,它们又一次踏上远去的旅程,并且再也没有回来。

1947年国共内战爆发,国民党时局日坏。1948年11月,徐蚌战事激烈,翁文浩、傅斯年、李济、杭立武等人进行了一次非正式会谈,并形成了三条决议:1、故宫文物迅速迁台;2、中央图书馆的文物和藏书一并迁台;3、中央研究院历史评议研究所的图书与文物也一起迁台。

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中鼎轮、海沪轮和昆仑舰在一片混乱与动荡之中,由南京下关码头驶向台湾。64天的时间里,从南京运往台湾的文物和档案共5522箱,数量虽不及抗战期间南迁文物,质量却占到了当时全国精华文物中的95%,台北故宫博物院,便是在这批文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文物迁移全过程(图片摘自《台北故宫》)

                           

除文物的迁徙,书中也介绍了很多与国宝转移休戚相关的人物。社会动荡中为国宝转移四处奔走的杭立武,在最后撤离大陆时,愿放弃自己的全部积蓄,换取张大千78幅敦煌临摹壁画随飞机离开;曾主持中国仰韶文化遗址和殷墟挖掘的李济,随文物迁台后,晚年因台湾并无多少古可考而些许落寞;而蒋复璁因想买的书在台湾买不到,“中央图书馆”的藏书又都放在台中,大家也看不到,在没有钱,也没有地方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的决心,花费了大概十年的时间,使得“中央图书馆”在台北复馆了,搞图书馆的他,也出乎意料的当选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第一任院长。

“垂死尤怀故国心”,在台湾,国宝有了安身之处,而迁居台湾的文人们,精神世界可有安居之处?以前读于右任的国殇,只觉气势磅礴,现在更有种去国怀乡的悲悯。随着老一辈人的离世,想必这种“客居”之情,也会逐步褪化,直至消失殆尽吧。

于台北故宫几十年的历史中,最核心的莫过于这批文物颠沛流离的过程。重回北京,不见得是这批文物的命运,但祖国的统一,势必是历史的归程。届时,三希帖聚首,富春图团圆,不单单是在台北才能看到的景象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905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40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791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76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1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05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0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78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7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3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38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2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18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47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