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岁多儿子的“叛逆”
“不好!”
“我不要”
“我要打姐姐”
“我要用刀杀死爸爸”
……
以上这些都是不到三岁儿子最近经常的回应。
过了2岁后,到现在2岁9个月,儿子的行为判若两人:从两岁前的“温文尔雅”到如今的“敢于天公试比高”。
这些言语上的叛逆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行为上的叛逆。带着这些困惑,我翻阅了育儿方面的文献,探寻这个阶段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并制定下一步针对需求的行动计划,以尊重和尊严的方式满足需求的同时健全孩子的心智。
二、孩子的4种基本需要
畅销书《正面管教》作者简*尼尔森总结出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有的四种基本需要:
- 归属感(情感联结)
- 个人的力量和自主(有能力)
- 社会和人生技能(作贡献)
- 和善而坚定的指导,教给孩子技能的管教(以尊严和尊重的方式)
2.1 归属感的重要性
那些不相信自己有归属感的孩子会变得丧失信心,继而会做出不良的行为。这里需要注意“相信”这个词。意思是,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有归属感,而孩子不相信这一点,也可能就会以错误的方式来努力重新找到归属。
大多数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一种“密码”,是为了让你知道Ta们没有感觉到归属感,需要你的关注、情感联结和时间,并需要你教他们。
所谓的“依恋”也是深层次、无条件归属感和感情联结的另一种表达,它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有充分归属感的家庭环境应该是一个和睦、尊重和安全的地方。
2.2 个人的力量和自主
孩子在表达“不”、“不要”等反对声音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表达个人的力量,说明Ta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孩子。但通常大人会用惩罚等形式把孩子的这种“坚强”压制下去,结果很可能把孩子带入“意志薄弱”的极端。
压制行为是对孩子权利的一种剥夺。有效的方式是指导孩子通过有用的方式来发展Ta与生俱来的力量。
惩罚无法教给孩子解决问题、学习人生技能、尊重与合作等技能,有效而充满爱心的管教却可以。
2.3 社会和人生技能
孩子对社会和实际生活技能的需要始终都存在,比如自己吃饭、穿衣、独自入睡等。孩子在习得一项项技能的过程中,自己信心也在不断的建立。当然,更重要的是,Ta将更有能力为家庭和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做出贡献。
很多情况下,孩子是通过模仿父母习得一些技能的,这个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充满乐趣并极其宝贵的一部分。
事实上,真正的自我价值感,并不是来源于被爱、被赞扬或一大堆好东西,而是来自于拥有能给孩子带来处理生活中起伏和失望的能力感和使用能力的技能。
2.4 和善而坚定的指导
和善,既是对弱者的同情、怜悯、慈悲,对他人的关心、付出、贡献,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主动鼓励。-百度百科
之所以强调“和善”而非其对立面“暴力”,是因为暴力方式的惩罚,在短期内似乎“管用”。但是,久而久之反倒会造成孩子的叛逆、抵制并造成他们不再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走向自卑)。
坚定,指意志坚强,不动摇。-百度百科
很多情况下,父母的“动摇”是让孩子不知所措的根源。相对于短期有效的“粗暴”,“和善”则是长期有效而短期不一定见效的方式。这就需要父母坚定的执行下去。而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选择妥协。
三、3岁看大之我见
关于脑重
我们先来看一下以下这组数据:
小孩出生时脑的重量大约为350~400克,是成人脑重的25%;
1岁时可达成人的50%;
2—3岁时脑重可达成人的75%;
6—7岁时可达成人的9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小孩满3岁时脑重可达成人的75%!这是从大脑重量增长的角度来定义三岁看大的基础。
关于突触
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首先,以听觉神经和视觉神经为代表的脑部的感觉神经系统,也是靠突触传递信息的。感觉器官灵敏的人,比较容易接受更多的信息。其次,如果了解计算机存储安全机制的人,就会知道如何保证计算机存储信息的安全。将一条信息分别存储在不同磁盘上,信息就安全了。一个磁盘坏了,还可以到另一个磁盘中取出来。人脑的记忆力也类似。脑突触多,脑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就较快,信息更容易存储在不同的脑细胞中。一个脑细胞死了,其它脑细胞还记忆着这些信息。所以脑突触多的人,记忆力就比较强。
脑突触的数量决定孩子的智力和记忆力,脑突触就好象我们城市的道路,脑突触与大脑发达程度是直接相关的。
孩子2岁时,其大脑的突触数量与成人已经相差无几了;到了3岁时,孩子大脑的连接数量就超过1000万亿个;到大约10岁时,孩子的大脑开始修剪多余的突触。然后,在青春期,开始“第二波”修剪和成长。
关于优秀品质培养:3岁之前很关键,后天仍可塑
从3岁前脑重的增长以及突触的数量来看,三岁前孩子的个人经历和人际关系是刺激并塑造大脑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塑造出的大脑会对孩子终生需要的神经网络创建过程提供动力。
但是,人类大脑永远不会停止生长,并且永远不会失去形成新突触和连接的能力。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改变可能会变得更困难。但是,改变——在态度、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始终是可能的。
四、管教儿子的正确姿势
儿子现在2岁9个月,从出生到2岁6个月,都由他妈妈全身心的陪伴。相信在归属感或者依恋(0-18个月)的需求方面应该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个阶段处于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也是第二个基本需求即探寻个人的力量和自主(证明自己有能力)的阶段。这也难免会出现“敢于天公试比高”的一反常态了。
这个阶段的他,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感兴趣,都想去尝试,哪么是成人觉得挺危险的行为。是放纵还是制止?说教不管用的情况下该如何规范孩子的行为?结合一些育儿专家的经验,正确的管教姿态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
4.1 多让孩子参与
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让他参与作决定并说出他的想法和理解的方法。
提倡用“启发式问题”的方法。
“你想读哪本书?”
“汽车跑那么快,如果撞到了人会怎么样?”
……
- 提供可接受的选择
拥有选择能给孩子一种力量感:他们有权力选择一种可能和另一种可能。此外,选择还能让孩子在认真考虑要做什么时运用其思考能力,培养其价值观。
比如,在让孩子睡觉这件事上,如果直接命令他睡觉,结果一般只有“不要”,这个也是我原来经常用,但始终遭拒绝的的方法。但如果换成这样,结果可能就大不同:
“你是选择现在躺在床上听爸爸讲故事呢还是5分钟后自己去睡觉呢?你来决定。”
“你来决定”这句话也非常重要,会增强孩子的力量感。
- 给孩子提供帮忙的机会
相对于“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这样的命令,孩子更喜欢“你能帮爸爸把垃圾送回自己的房子里睡觉好吗?”这样的请求。这背后其实是在满足他为他人/家庭“做贡献”的心理需求
4.2 建立日常惯例
重复和一致性学习是小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2岁多的小孩,从心理学角度是需要“秩序”的阶段。把起床、睡觉、吃饭、玩耍等事情建立可靠的日常惯例(最好用图片说明),经常询问他“你的日常惯例表上的下一项是什么?”。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不但能养成定时定点做事的“自律”习惯,到了足够大的时候,可以自己参与制作“日常惯例表”。
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完成一项项任务的时候,不要轻易用奖励的方法,因为奖励会剥夺孩子内心的能力感,因为他关注的是奖励。
4.3 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大人们经常希望孩子尊重自己,但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尊重,甚至会当众羞辱孩子。他们会觉得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可以随意处置。或者觉得孩子太小,不可能理解那是不尊重。
孩子们是通过看到实际中的尊重是什么来学习尊重的
当自己提要求时,要尊重孩子:
不要随意打断孩子;
不要期望孩子“马上”去做,而是要提醒:“我们再过2分钟就要离开了”
最好随身带一个计时器,然后,一起上商量一个时间,当时间到时,就停止此活动。
4.4 与孩子共情
当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要尽最大的努力与孩子共情。他可能只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沮丧。
共情包括理解和情感联结,不是解救。
如果你计划离开公园,而孩子不准备走,要给他一个拥抱并认可他的感受:“你现在真的很失望,我知道你想待在这儿,可我们该离开了。”然后,要抱住孩子,让他体验自己的感受。
共情,是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是承认他的能力——以及他的局限。是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
4.5 和善而坚定的坚持
之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因为在孩子成长阶段,对很多概念模糊不清的前提下。他们学习的最好路径就是模仿。所以,父母如何做永远比如何说更有指导意义。
之前,我对待老大的方式,经常是说到但没有100%的做到,所以她经常给我的回应是你自己都没做到。这个需要我深入的反思。
最好的做法是,在没有明确要去做一件事情前,什么都不说。如果一定能够要做,那就用尊重的方式说出来——而且,能以尊重的方式坚持到底。
当以和善、坚定并且不发脾气的方式做时,就会是既尊重又有效的。
4.6 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必须明白,孩子在成长到能够理解之前,需要反反复复的教,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
比如说让3岁孩子理解“暂停”、“分享”这样的概念,言语上的解释有时候很难理解,父母身体力行的去做个榜样的效果会更好。
这个过程中,孩子偶尔拒绝分享不等同于“自私”,他可能没有足够理解这个概念,也可能是自己实在很喜欢那个东西。
昨天晚上儿子因为我不让他吃牙膏,他就一直坚持要用刀杀死爸爸,在床上哭闹了很久。我当时甚至觉得儿子是有点认真了,觉得他的行为是针对我的。在一段时间,我甚至缺乏足够的耐心跟他解释。知易行难啊!
4.7 照管其好奇心,适当分散其注意力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在安全的前提下带着他去“探险”。
如果他正朝着一扇敞开的门走去,要平静的牵起他的手,领着他去需要的地方。
不要说“不要打小狗”,而要让他看到如何温柔地抚摸小狗。
对于哭闹不止的孩子,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用更有趣的事物分散其注意力。这种方法我在儿子身上也是屡试不爽。
4.8 接受孩子的独特性
孩子的成长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可以安静的坐几个小时,有的则几分钟就焦躁不安。
作为父母,以一个教练或观察者的角色了解、支持孩子的成长是个不错的选择。
值得提醒的是: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孩子的能力。
我们要做的是孩子在新机会、新活动前,认真观察孩子的兴趣在哪里,可以独自做哪些事情,以及需要哪些帮助才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