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了一定阅历之后,就会喜欢与简单单纯的人相处,喜欢那份清澈,和不沾一点戾气的人格。纯粹的如清晨草叶上挂着的一滴滴露珠,晶莹剔透般明亮的心。
上午9点以后乘坐公交车,基本上是与一群老阿姨们为伍的,听她们打招呼拉家常,呼啦啦的谈笑风生。看她们笑容里绽放着大朵的菊花纹,开的生动,饱满,热情。
这样的场景会触及自己20几岁时那些年的心态,眼里总在打量30+的人,心里揣摩着这样年龄段的人,脸上没有了往昔的貌美如花,心里也住不进火辣辣的热情,生活该是多无趣?
可一晃,那年揣摩的心思变成了现在的自己,无趣么?不无趣呀!热情么?依旧热情并且更热爱呀!
某日,简书里有简友留言:谢谢相互关注。是啊,30+后的人生只会在意相互,不高攀,也不辜负,以一种舒服的姿态与人与己相处。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任性,飞蛾扑火。
看了Ta最近的一篇文章,关于北漂,关于孤独,关于往昔。有些淡淡的忧伤,着重了“孤独”。着重了孤独让我洞察出Ta的年青来。就像那些年年青的自己一样,没日没夜的疯,莫名其妙的得失感,都是缘自孤独吧?年青人最容易寂寞,所以总喜欢将自己拋向“闹腾”里。
如今却享受那些属于自己的独自时光,一上午一个人坐在银杏树下,等一阵风来,拍飘零的落叶。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参与着一场场热闹,或者分别。
20岁时是嫌弃30+以后的人,觉得Ta们现实,戾气,不解风情。而今于此,并没有丝毫减少对生活的热爱。只是心态变了,变的喜静。
再回首过往,渐渐发现人生对于“喜,爱”两字的份量是由重而轻再至由轻而重的。
年青时不管对于“爱情”或者“友情”都喜欢施于重重的情感枷锁,好似那一刻使出蛮荒的洪力,便可以“地久天长”。可转身的刹那,早已物事人非各自天涯。
不管任何事与物,一旦过分总不会太长久,如同充的过满气体的气球,一用力就会爆破。
所以,如今学会了释怀,学会了轻轻欢喜,浅浅的喜爱。
好的婚姻也一样,但凡能白头偕老的,肯定都是烟火共炊琐碎共担的。一个“共”字,写时简单能做到一辈子是需要修行的。一场好的“修行”不是一头栽进去的失重感,而是日复一日的“轻”渐渐累积而成的,最终化成一种习惯和责任,融入到血液长在了骨髓里。这样的“喜爱”是由轻而重的,这份重是踏实与安全感。
记得小时候不喜欢和老年人接触的太近,心理上会对于暴露在眼前的:Ta的皱纹,骨瘦如柴,还有身体上凸出的青筋包括皮肤上长出的老年斑都持有排斥感。
如今觉得每一位年长长寿的人,都是上天给予Ta们的恩赐与厚爱,也是Ta们的修行所得,值得年轻人学习并爱戴。Ta们就像棉花一样,即使枝杆枯了老了,可花朵依然洁白温暖。
年青时喜欢给眼里看见的事物轻易下结论,觉得生命要么在热烈中生长,要么只在寂静中枯萎,所以那时的光阴是快的,是慌的。没有多少留痕就过来了。30+以后慢慢懂得,岁月是用来经历的,而不是自己眼中轻薄的定论。
如今,如此喜静,做很多无用的事:写文,写字,看书,喝茶,等风来……
淘很多无用之物:坛坛罐罐,弃旧之物……可内心是饱满的,丰盈的,踏实恬静的。
人生的经历每段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你是20+,30+,40+,50+……100+,生活都是别样的,最美的,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