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撒哈拉的故事》第15-16章,阅读了《搭车客》《哑奴》2篇《哭泣的骆驼》一部分,P182-228,共47面。
《搭车客》:一望无际沙漠,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老百姓外出多数是以步行为主。荷西用船托运来了一辆小车,可把三毛乐坏了,她一心一意的爱着这个新来的“沙漠之舟”,每天都拿一块干净的绒布,细心的去擦亮它,不让它沾上一丝尘土。有了车,出门方便多,可烦恼也跟着来了。路上,总会碰上在风沙中步履蹒跚的行人,带羊的老人、整装军人、带自行车的小伙、路边接客的娼妓…… 每一粒沙地里的石子,三毛尚且知道珍爱它,每一次日出和日落,她都舍不得忘怀,更何况,那一张张活生生的脸孔,她又如何能熟视无睹呢?三毛不忍心丢下他们,总是让他们搭个顺风车。印象最深就是那位娼妓,她的相好竟然让她每个月初都撒哈拉沙漠这边接客。在她眼里男人都是傻瓜,她已赚三幢房子,可她还可怜巴巴在沙地接客,居然自以为好聪明,大概真的已经麻木了吧!
《哑奴》讲述了三毛夫妻俩受到镇上一个极有钱的撒哈拉威财主家邀请,去他家吃饭。在财主家里第一次看到小奴隶,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子,虽年龄还小,干起活来却很干练。三毛心疼这小孩子,走时,给小孩子200元,而小男孩的父亲,一个耳聋的哑巴(哑奴),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奴隶,很快当面来感谢。后来,三毛邻居租了哑奴来盖房子,三毛慢慢跟哑奴有了接触。哑奴的命运让三毛心生怜悯,她一次次给予帮助,哑奴不是没有教养的撒哈拉威人,他没有东西回报三毛,可是,他会悄悄的替他们补山羊踩坏了的天棚;夜间偷了水,来替她们洗车;刮大风了,他马上替她收衣服,再放在一个洗干净的袋子里,才拉起天棚的板,替她丢下来……虽然三毛为他的自由做了很大努力,可哑奴还是没法摆脱奴隶的命运,最后被卖到毛里塔尼亚。
当今社会,在西班牙的殖民地上,竟然公然允许蓄奴,真的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