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精神熵”,就是指只要缺乏足够的管理和维护,人的精神状态会自动自发地趋于混乱、涣散、无序。
“精神熵”是《心流》这本书的关键概念。心流,指的是一种舒畅、流动、充满活力的心理状态。我们之所以缺少心流,就是因为“精神熵”太高。
就如房间不整理、不打扫,几天下来就会乱得不堪忍受。其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是长期缺乏扫除和管理的,并且很少意识到有扫除和管理的必要。我们通常只是感到不舒服、狂躁或颓废,不知道自己的“精神熵”已经增加到可怕的地步了。
房间乱得像垃圾场的时候,我们一方面会感到明显的不舒适甚至狂躁,我们在房间的生活品质会大大降低,你不停地在房间里找东西和因找不到东西不知不觉地拖延各种事情,这又会加剧我们的不属实甚至狂躁。
精神熵,其实就是精神垃圾的巨量累积。其自然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心智能量持续低耗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而且永无结果,一直无法摆脱混沌无序的状态。
如何控制“精神熵”呢?
一、冥想
冥想总是被人们认同为含有宗教意味的神秘活动,其实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大脑体操”。
冥想的练习方式很简单:
1、找个计时器,定时15分钟以上;
2、找一个舒服的姿势
3、闭眼
4、缓慢均匀地呼吸
5、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呼吸上。
刚开始特别不容易,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走神,等你发现的时候,早已经想了半天别的事儿去了……但,这也恰恰是刻意练习的重点: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一点——在当前的训练中,就是你的呼吸。
当你开始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能感受到吸进来与呼出去的空气温度极其差异,呼与吸的时间长度略有差异,节奏有时会乱掉……因为你会很快走神,开始注意到呼吸之外的其他东西,比如窗外的杂音,生活的琐事等,这时候,你开始能体会到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注意力全部集中,就意味着要把脑袋中的全部杂念去掉,这也就是在减少我们的“精神熵”。
二、兴趣
虽然每个人的兴趣不同,但是,每个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时,很容易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即“心流“状态。
大多数人直至成年,并没有养成哪怕仅仅一个属于自己的真正兴趣,换句说法,大多数人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感觉值得自己主动去“全神贯注”地做。
大多数人都有被动的全神贯注这种经验,比如读小说、看电影、玩游戏等。这种全神贯注其实来自于外部的控制。
主动的全神贯注主要指专注于提升某个特定的技能。
每个人的兴趣因人而异,有人喜欢养花种草,有人喜欢谈钢琴,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跑步,有人喜欢制作大型模型……在任何一项兴趣中,都有“必须刻意练习才能获得进步的技能”,要满足这个要求,那因为兴趣而产生的全神贯注,才可能是主动的,才可能是对刻意训练元认知能力有帮助的。
如果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兴趣,那么就可以练习一些有价值的习惯。
所谓刻意练习,就是在持续的乏味的劳作中保持一贯性,而不是用各种杂乱的刺激让自己开心。
中国古代教育中特别注重琴棋书画,就是在刻意、乏味的练习中持续驯化,逐渐获得内生性快乐的能力,而不是因为外在刺激带来的碎片式快感。
三、反思
所谓“日三省身”,并不是圣人才应该有的习惯——这几乎是可以训练减少“精神熵”的最高效手段。所以,这应该是人人天天都要做的事情。
每天花上十分钟左右,反思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思考结果,琢磨一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逻辑谬误?琢磨一下自己的想法从何而来?又缘何走了那么个思路?有没有其他可能的思考结果?琢磨一下那些影响因素究竟有没有根基,有没有道理。
可能刚开始,反思活动最初常常是“无疾而终”的,想着想着就乱了,想着想着就头疼了,不但没有减少“精神熵”,相反还增加了“精神熵”。
不过,我们要持续的进行反思训练,慢慢的,反思活动的效果就能慢慢呈现出来。
例如当你被“我很生气”造成的情绪困扰增加“精神熵”的时候,这时候要动用反思能力,开始思考“我知道我现在很生气”,开始去寻找很生气的原因,然后把注意力放到那个引发情绪的问题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