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中国唐朝大诗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对于李白酒量的描述。回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譬如“三碗不过岗”,“一饮一斛,五斗解醒”这样耳熟能详的段子仿佛都是在说明古人喝酒那都是海量。那么古人究竟能喝多少酒?譬如李白,关羽,武松这样的酒界老泰斗放到现在都能喝多少酒呢?
度量单位
在说明古代人能喝多少酒之前,我们先要明确古代的度量单位都是什么?
随着朝代的不同,度量的单位也不尽相同。就拿最常见的“升”来说,西汉的一升,只不过是现在的0.3公升,东汉的一升,不足现在的0.2公升,唐朝的升就大了,但是也不过现在的0.6公升。只有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升的概念才真正跟国际水平接轨。
比升更高级的度量单位是“斗”。虽然“升”的度量随着朝代的不同都在变化,但在汉人的各个朝代,一斗既十升。
再高级的那就非“石”和“斛”莫属了。十斗为一石,五斗为一斛(hú)。同时,“石”还能作为质量单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二十斤左右。
照此推算“李白斗酒诗百篇”,我们的诗仙大人一场酒席可是喝了整整12斤酒啊!!这简直是出人命的酒量了,换成水也够呛。
古代酒的度数
古代酒真的和现在一样高度数吗?现行标准白酒通行度数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而一些农村自制的土酒,所谓的“闷倒驴”更是超过78度。泸宾酒业的百年老店酒(国内度数最高)也要小小的惊叹一下。
虽然中国酒桌文化让人感觉仿佛中国人是一个崇尚烈酒的国度,但是事实上古代中国人却缺乏酿造烈酒的技术和条件。在唐朝,现代意义上的白酒还没真正出现。那时的酒在酿制方法和口感上类似现在江浙一带盛行的黄酒。而在宋朝,人们所喝的酒应该属于今天称为“醪糟”之类的甜酒,充其量也就几度。“智取生辰纲”的时候梁山好汉还拿酒解渴呢!那酒,简直就是宋朝版的“可口可乐”
蒸馏酒技术的发明是在宋朝,当时绝对是尖端科技。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当中令狐冲梅庄品酒,侃侃而谈的就是经过蒸馏的酒。
至于更早之前,譬如汉朝,西安青门汉墓发掘的一款陪葬酒酒精度只有0.1度,几乎跟水没差了。初去自然降解的酒精,汉代的酒大概也就雪花啤酒水平。所以温酒斩华雄这里关羽喝的是什么样的酒。。。你们笑笑就好。
古人的生活习惯
古代人喝酒基本是没什么时间限制的。不用急着去公司打卡不用急着喝完酒去唱K。酒桌一开,就仿佛开上了法拉利之后发现没有刹车,根!本!停!不!下!来!那谈天说地作诗习文简直不亦乐乎。反正也没有事情做,一场酒席喝12斤酒再搭配一些娱乐活动,想来也是合理。
古人究竟能喝多少酒?
说了这么多,那些酒界泰斗酒量究竟如何?通过各种换算,李白斗酒诗百篇大概就是不到两斤53度茅台的量。喝了这些还能作诗,可以说李诗仙酒量的确不小,但是也不至于到了离谱的程度。至于喝了十八碗酒打死老虎的武松,按照宋朝这尿性大概也就是一斤多53度茅台,还不如李白。那个所谓的“三碗不过岗”的炫酷酒招子就如泸宾的百年老店酒“品质的象征,诚信的代表”一样一样的,一种广告营销手段。
不管怎么样,在那个物资贫乏的时代,古人拼酒比起拼肝,拼得更多在于拼膀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