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沦为天才论的人质——黎沛沛解读《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人人渴望成为行业大牛。

是的,在某个领域里,成为顶尖高手,然后钱权名利随之而来。艺术一点的说法就是生活在理想中央,被掌声包围,芳华绝代,一举跃入马斯洛需求的最高层级,死而无憾。

可是如何成为一个大牛呢?

大牛告诉我们,要付出惨绝人寰的努力。

天才告诉我们,生而如此,是命!

专家告诉我们,要进行一万小时的练习。

宿命论和时间成本,让我犹豫再三、踌躇不前,然后打了退堂鼓。

是啊,人家四五岁开始学习,有充裕的时间投入,用20年打磨一项技能,功成名就;我30岁才起步,吭吭哧哧练就这等水准,我已鹤发童颜;人家自小如此,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我要工作要养家,无法全情投入……

于是日复一日,蠢蠢欲动,立志立誓,纠结放弃,一再循环往复。犹如西西弗斯,一生承受苦役,永远徒劳无功。

夜深人静,扪心自问,难道我们的一生都要在仰慕牛人、厌恶自身,徒留叹息中蹉跎过去吗?

难道我们一生都无法达到梦想中的高度,与理想中的自己相遇吗?

难道我们一生都要在泥潭里,挣扎、反复、无奈、沉沦吗?

直到我看到安德森·埃里克森与罗伯特·普尔合著的《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刻意练习》颠覆了我对成功的看法。

它指出,实际上成功没那么难,只要遵循正确的训练方法,有意识地专注地提高技能与能力,接受反馈,进行改进,创建良好而高效的心理表征,每个人都能成为某一行业或领域的杰出大师。

作者安德斯和罗伯特都是研究型学者出身,基于此,刻意练习与一般消遣类书籍有着本质区别。

第一作者安德斯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一生致力于研究音乐体育医学,国际象棋领域,杰出人物的表现。绝大多数案例都是安德斯亲手调研而来。因此论证严谨,举例翔实,甚至细致严肃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而此前炙手可热的一万小时定律,便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安德斯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

第二位作者罗伯特则是拥有历史物理数学,等多个学位的写作者,他在《科学》和《自然》担任编辑和作者。如果你给这两本出版物投过稿,你便知道令人吃惊的严谨、专业、学术,是这两本出版物的最主要的特征。而罗伯特作为编辑和作者,专业研究态度和学术级的写作态度毋庸置疑。

基于此,如果你抱持着轻松愉快的心态,抱持着阅读一般畅销书的心态去读《刻意练习》,那么你一定会难过。就好比你抱着一桶爆米花一包瓜子,喜滋滋地打算看王晶出品的电影,现在突发奇想,要去看许鞍华的片子。毫无疑问,你将彻底失望。

所以,建议你以一种看专业论文、看学术著作的郑重态度,来阅读这本书。

本书的主线非常干净。

首先安德斯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正确且有目的专注练习可以提升专业表现。于是他对本质原理进行深入剖析,得出结论。提出这种练习与普通练习的关键区别。阐述如何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这种练习。接下来,他通过真实案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自小接受这种训练,都能成为国际顶尖人才。并通过学术分析,揭露天生天才和自闭症天才根本不是源于基因,而是源于长年艰苦的刻意练习。

开头非常有趣。

安德斯从一个普通实验切入,研究人的记忆力能否随着训练大幅提升。实验很简单,让一个普通大学生记住尽可能多的毫无规律的数字。最开始受试者只能记住7到8个,经过200小时的有目的的专注练习,他居然能记住82个!

安德斯开始思考,这一成果到底是单纯训练带来的?还是训练方法带来的?

于是他又找到另外受试者,经过50个小时的刻苦练习,只能记住20个。又进行50个小时练习,没有任何进展。受试者不忍徒劳无功,放弃并退出训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显著差异呢?

安德斯通过研究发现二者训练方法不同。通过排除法推断出有目的的专注的训练方法是最根本原因。然后作者开始探寻这种训练方法的本质原理。

原来,大脑有着极强的近乎无限的适应能力,有目的的练习能够改变大脑结构与运行,塑造发育路线,产生新的脑灰质和脑白质,强化神经连接,对整个大脑重新布线。

换言之,大脑和身体一样,又无限的适应能力。它像肌肉,越练越大。

他提出“人类的身体具有足够的适应能力来响应训练。大部分人做不到这些事情,是因为满足于在舒适区中生活,从来没有尝试走出舒适区。他们生活在足够好的世界中“。

正如村上春树在《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提到的那样:每天不间断地写作,集中意识去工作,将这样的信息持续不断地传递给身体系统,让他牢牢记住。在悄悄移动刻度,一点一点将极致极限值向上提升,注意不让身体发觉,这跟每天坚持慢跑,强化肌肉,逐步打造出跑步者的形态乃是异曲同工,给他刺激持续再给他自己吃去,这一过程,当然需要耐心,不过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村上春树还谈到优秀的侦探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曾在私信中说过的话,哪怕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我每天也肯定在书桌前坐上好几个小时,独自一人集中精力。

无独有偶,吴淡如也有类似经历。多年前身为一个小编辑的她,出了几本书都不畅销,某一天苦闷的她和林清玄聊。林诚恳的说,自己每天都会写3000字,已经是一种习惯。

听了林清玄的话,吴淡如开始每天至少写两千字,即使写不出自己想写的东西来,也会写一些消息稿或整理采访稿,后来成了畅销书作家。她说日积月累是笨功夫,也是最聪明的事。

我们回到本书。

安德斯发现这种有目的的训练方法之所以能够成功,源于能够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找出规律,释放信息,组织信息,作出角色实时反馈,最终铸就杰出表现。这种心理表征形成以后,甚至无需思考,直接指挥行动。

他说“经验丰富的攀岩者已经对把手形成了心理表征,这使得他们无须有意识地思考,便知道看到的是哪一种把手,需要采用哪一类抓握方法“

这使得我想到一个案例。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提到“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国特工追杀,手中的左轮枪已经没有了子弹,只能靠奔跑摆脱厄运。逃跑的过程中,他从一段长长的大理石台阶冲下来,跑着跑着,他突然停下来做出了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动作——他蹲了下来。追赶他的美国特工因为高度和视角的关系,无法射击到他的位置。

蹲下来的这个动作,为他赢得了宝贵的七八秒钟。他得以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拿出子弹装进左轮枪,向后连射几枪,打得追赶他的那些特工慌忙寻找掩体自保,而他最终成功逃逸。

“年科同志”后来回忆道,当时之所以可以做出一个那么“令人震惊”的动作,是因为提前在脑子里演练过多次,设想过无数种逃跑时可能发生的状况。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遇到那样的追杀。他说所有的高级特工都明白一个简单原理:

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的次数,就都可以做到甚至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都可以准确完成的地步。而他只不过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而已。

安德斯说,明白这一点以后,我们便能在工作中刻意进行有目的的练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将日常工作,变成练习工作,将练习变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最典型的例子当数美国的王牌飞行员学校。通过练习与模拟,从空发50枚导航无一中的,到海湾战争击落33架敌机,只损失一架战机。

除了工作,安德斯还提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一办法。例如将消遣的爱好变成创造性的爱好,将深层次的单纯的喜欢,变成专业级的特长,甚至成为顶级专家。

例如,瑞典男子佩尔霍尔姆洛夫69岁开始上空手道培训课,通过专心致志地训练,70岁的时候通过绿带测试,计划在80岁晋级黑带。一位丹麦医生,通过歌唱训练,多首歌曲在全国广播电台播放。一位巴西工程师通过深入练习,把自己变成了一位折纸手工专家。

外国人的例子太远,咱说豆瓣红人三公子,她是个很普通的女孩子,本职工作是公务员,唯一爱好就是理财。天天努力学习理财知识,自己做分析做总结做实践。3年后,打理出100万。现在已经成为理财专家和专栏作家,名利双收。

普通IT男彭小六,做了8年程序员,熬到江苏上市半导体企业的IT主管。因为喜欢读书,14年4月开始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练习了40周。后来成为知识管理达人。出书、开公司、做早读课、写专栏,名利双收。

以上举的都是成年人的例子。我们不禁想问,一个普通人,如果从小对他进行有目的的、专业的、系统性的培养,他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答案令人惊异:国际顶级水平。

安德斯通过引用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洛·博尔佳的切身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

拉斯洛选择国际象棋这一领域,对三个女儿进行悉心培养,并全部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大女儿,是第一位被授予特级大师称号的女棋手;二女儿达到最高国际比赛等级分数;三女儿则成为最年轻的国际特级大师,并连续25年排名第一。

安德斯总结道:只要遵循产生兴趣——变得认真——全力投入——开拓创新这条路线,任何人完全可以被培养成杰出人物。

我们不禁想问,假如说人人都能成为国际顶尖人才,那么如何解释天才?

安德斯的回答可谓是本书最精彩的一章。

他先反复强调

“杰出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步改进,终于练就了杰出能力,没有捷径可走“

”从长远来看,占上风的是那些练习更勤奋的人,而不是那些一开始在智商或者其他才能方面稍有优势的人“

”练习是决定人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行业中最终成就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如果基因在其中发挥作用,那么它们的作用会慢慢消失“

然后以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对音乐、体育等领域的天才进行扒皮,为我们揭露赤裸裸的真相。

豪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次思想上的松绑和刑满释放,砍断了我们自缚于身的所有绳索、铁链、禁锢。

作者从3个方面驳斥了天才假说。

首先,天才离不开高强度的练习。离开艰苦练习,仅凭天分,成就不了杰出表现。

其次,许多天才,实际上是自极幼小时便开始进行专业性和系统性的训练。

比如说莫扎特,其父是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也是一位教育专家,曾写过教育孩子学音乐的书籍。莫扎特两三岁时,便开始对他进行专业训练。而最杰出的冰球运动员马里奥全家都是冰球发烧友,自他会走路起,两个哥哥便开始教他打冰球。

再次,人性中有懒惰和投机取巧。人们出于对打破刻板生活的渴望,更喜欢听取和传播天才案例。但对这种天才案例,从未进行核验。事实上,所有的传说,都经不起推敲。

比如莫扎特8岁写第一部交响曲,11岁写宗教剧和键盘乐协奏曲,12岁写歌剧。可事实上,没有任何材料能够证明这是他亲手写的,最大的可能是他父亲代为创作的。

比较能够经得起核验的一个事实是,莫扎特15-16岁创造了第一首曲子。此时他在父亲指导下已经经过了十年专业性的刻苦训练。

至于体育奇才唐纳德托马斯,在惊人的第一跳前,已经用了很长时间学习背越式跳高技术,并且在投篮的时候,一次次练习跳高技能。并且安德斯犀利地指出,假如说他未经过任何训练,仅凭借天分第一次便跳过两米,那么此后经过系统专业训练,他应该能够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但令人失望的是,他几乎没有明显提高。

最后安德斯得出结论:所谓天才不过是非常年幼的时候起步,经过多年系统性专业性的训练,最终呈现的自然结果。

假如说基因导致某个人在某一方面有着先发的优势,那么随着练习的持续进行,基因的作用也将渐渐衰退。有目的的正确练习才是决定一个人取得最终成就的唯一重要因素。

最后,出于一个学者的严谨,作者还研究了所谓的自闭症天才。他提出,那些自闭症天才,因为自动屏蔽其他干扰,只专心致志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更容易通过长时间的努力,获得令人惊叹的能力。实际上这种能力也是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得来的。

他引述了一个实验,即用自闭症天才快速计算日历的方式,去训练一位普通研究生。仅通过6节课,研究生便能达到天才水准了。因此所谓自闭症天才,无非是心无旁骛沉迷于兴趣,并恰好找到正确的方法罢了。

总之,《刻意练习》打破了对自我的禁锢与伤害。它告诉我们,杰出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技巧,这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洗礼和意识的彻底解放。

它给了我们更多的勇气去探寻自我、坚持自我。让我们有更多勇气、毅力、执着去守护心中那一朵光,不再畏惧、不再迟疑、不再彷徨。不再因为外界、父母、老师、自己认为缺乏某种天分便轻易放弃原本热爱的事。

从更高层面上讲,在当今不断变化的世界,行业、技术迭代效率不断加快。一个人一辈子只从事一份职业已成为历史。如何快速上手、如何快速进行职业转换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通过刻意练习,人人都可以实现行业跨越,掌控自己的人生。

基于此,在实操层面,《刻意练习》是一本人人都需要、人人都应该去深度学习的书。在精神层面,它传达出来 “不贴标签“、”不沦为天才论人质“的理念,是我们挣脱桎梏、摆脱质疑、强大自我、坚定前行的伟大武器。

最后,以安德斯的话作结尾——“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潜力”。

与君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524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813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1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85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7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3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9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7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8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2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8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9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6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03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0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