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味道
时间如过隙马驹,刚刚还是“清明”跟“谷雨”的草长莺飞、杏雨梨云、春渐远夏渐至时节,可一眨眼功夫就来到了“立夏”。
立夏 春光万象中 夏日初长成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也喻示着夏天来到了。
我的家乡在福州郊县,跟福州一样,每当立夏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煎“夏饼”煮“锅边糊”。正如清代郑东廓《福州风土诗》所云:
栀子花开燕初雏,余寒立夏尚堪虑,
明目碗糕强足笋,旧蛏买煮锅边糊。
此蓬蓬松松的碗糕只福州人会做
关于“锅边糊”坊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明末清初,一家主妇有一天磨了米浆正准备蒸九重粿,可临时来了客人,家里煮的饭不够吃,这主妇灵机一动,在烧着菜汤的锅边上绕烙了一圈的米浆,少待片刻后把半熟的米浆铲下汤里,捣碎后既做菜又当饭,客人吃得很满意,还啧啧地赞叹了一番。从此这种吃法在福州一带传扬开来,各家各户纷纷争相仿效,时久成俗。
煮“锅边糊”不光喻示着一家人吃饱后好下田劳动干活,还互赠邻里,体现“金厝边银乡里”的情谊,象征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像锅边糊一样,“一涮就能熟”,也体现了大家渴望互相沟通与理解的想法;吃“夏饼”也体现一个农忙季节的开始和对劳动成果丰收的祝福(麦子快成熟了)。
“夏饼”“锅边糊”都是绵软的东西,易于消化,而且营养丰富,老少咸宜,人们津津乐吃。
如今几乎所有福州的小食店都能见到“锅边糊”这道风味小吃 。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食材越来越多,“锅边糊”煮得也愈来愈有味道愈有营养讲究。如果你清晨信步来到街边巷角,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锅边糊”,再配上一根油条或两块油饼,那就是一顿价廉物美的早餐。
我那勤劳能干又善于烹调的母亲离开我们将近三十年。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她每年“立夏”这一天必会给我们孩子煎“夏饼”和煮“锅边糊”,就是在生活拮据困难时期也不例外,即使在晚年卧病在床也不忘叮嘱兄嫂弟媳要在这一天做这两道美食。
以前虽然食材没有现在这么好这么全,面粉也没有现在这么白,但经过母亲心灵手巧的烹饪,原汁原味的“夏饼”“锅边糊”却是那么的好吃,以至时过境迁这么久,植根于脑海那浓浓的“立夏”味道,仍记忆犹新。
我年少时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下也学会了这两招。后来从乡下嫁到县城成为人妇,也不忘在节日这一天给家人做这两道风味小吃。
十年前来到福州,自然每年的“立夏”也会给孩子们煎“夏饼”和煮“锅边糊”吃。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市场食品丰富多彩,我在做这两道小吃时自然也添加了许多以前所没有的食材。
前天一大早,我就上街采买了满满的一大篮菜品回来,有猪肉春笋香菇红萝卜葱姜蒜香韭芹菜和蛏蛤……到家就动手拾掇,剥笋皮掐根须摘黄叶筛蛤沙,稀里哗啦洗洗涑涑,接着用小电磨咕噜咕噜地磨着前一天晚上就浸泡的大米,米浆要磨得不稠也不稀,恰到好处。
现在家乡已有干的锅边糊卖,只要烧开了汤抓一把扔进去煮就行,非常的方便,不过口感有点干硬,没有现磨的软润。
母亲说立夏吃春笋脚骨硬好爬山
我把洗干净的食材,丁是丁、丝是丝、片是片、段是段地切好码在一边,准备就绪就开始煎“夏饼”。
照母亲说的在米浆里加两个打散的鸡蛋和一点面粉,这样煎起来米浆显得有筋骨会更好煎,撒上盐巴肉丝葱花和切得细细的米黄色的甜竹笋,搅拌后舀一勺倒在生姜擦拭(不会粘锅)过的热油锅里,攥着锅柄把锅举起来倾斜着转一圈,米浆就会很均匀地形成一块月亮般大的圆饼,加盖稍等片刻,马上揭锅翻转煎饼,焖一会儿再给它翻个身颠颠锅就行了,又快又方便。微微发黄香喷喷的月亮“夏饼”只要瞧上一眼都会令人垂涎三尺。
如果单用面粉和红白砂糖拌浆煎的“夏饼”,绵绵甜甜软软润润的很有嚼劲,也很好吃。
煎完“夏饼”剩下的米浆兑点水就用来煮“锅边糊”。先是熬一锅骨头汤 ,然后把骨头捞起来剔出已煮得烂熟的肉肉,扔掉骨头,把切好的春笋片香菇瘦肉丁和洗干净的蛏蛤虾米,或剥碎的熟鱼仔海蛎干等海产品丢进锅里。
煮十几分钟后把这锅高汤倒起来一大部分,锅里留下三分之一,如果汤太浓就掺点水进去,用勺子把浮在表面的油汁撇起来往上方的锅边泼洒一遍,或用一块肥皂般大小的肥肉往上面滋滋地抹也可以,目的是不让一会儿淋在锅边上的米浆粘贴着刮不下来。
等锅里的汤水重新开了,就用一块碗装着米浆,碗口倾斜着紧贴在刚才油水打湿过的发烫的锅边上,米浆就顺势流下来粘在上面,然后迅速搁上盖子焖几分钟后揭开锅,用铲子把已经烘烙得七八成熟的“锅贴”刮到汤里,一片一片的就像面片,如果太大片就用铲子搗碎,如果汤太多就如法炮制再淋一遍浆,最后撒上味精葱花香菜叶浇点鱼露,搅拌搅拌就可以出锅了。如果煮一次一家人不够吃,就把熬好的汤倒进锅里再煮第二次或第三次。
因为有时令菜黄甜笋和味道鲜美的海产加盟,热气腾腾的“锅边糊”香气扑鼻,尝一口,令人咋舌不已,喊出话来“哇噻,好吃!”
我志满意得,心想中午“锅边糊”配“煎饼”,会是一顿丰盛的午餐。
可孩子却滋啦滋啦地边吃边说:“老妈,我觉得我小的时候您煮的锅边糊最好吃!”
“是吗?今天我用上那么多的食材,难道还不如以前煮的好吃?”
“是的,以前虽然用的是大铁锅,烧的是木柴,下料菜只有小竹笋‘枇杷菇’虾米两三样,可煮出来的纯天然味道跟现在就是不一样。现在的食材多种多样,反而给汆味了,根本没有以前煮的好吃。”
儿子似乎勾起儿时的回忆点着头肯定地说。我经他一点拨,觉得他说得不无道理。
那时我们住在县城城关,离家不远的河对面有一座一面临江偏僻荒凉的山峦,叫台山。198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关心与支持下,在这里建起了雄伟壮观的“台山公园”,为许多家乡名人所建造的纪念堂亭台楼阁回廊等景致掩映在郁郁葱葱的茂林修竹之中。
这是我们家乡真实的台山公园
孩子的曾祖父母的坟墓就建在这公园的半山腰。那时候每逢清明节,我们一家男女老少齐上阵,扛着锄头拎着扫把为老人扫墓。扫完墓或是周末,我也会经常带着一双孩子猫着腰在旁边密密的松树林里四处睃视,挖那种只有拇指大小的嫩竹笋,找一种淡黄色状如枇杷样的“枇杷菇”,还顺手牵羊割莽草耙松针带回来烧火。
回来后把竹笋蘑菇洗干净掰碎后放进“锅边糊”里煮,俗话说“大鼎饭,细鼎菜”,大铁锅锅边淋浆很方便,烧的是火烧火燎的木柴,竹笋蘑菇又特新鲜,而且是孩子们自己劳动得来的果实,他们心情很舒畅,自然吃起来会感觉味道是格外的鲜美,特别在那物质并不是很富裕的年代里,尤其觉得好吃。那纯真的山野风味给孩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每次吃着自制的香喷喷的“夏饼”和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锅边糊”,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的音容笑貌,仿佛她如影随形地跟在我身边,轻声细语地指导我如何做好这两道家乡的风味小吃,还记起她经常说的那句话“东西别人吃 ,传名声;自己吃,填屎坑”。因而我也会像她那样经常把好吃的东西分给邻居朋友们。
时间真的跑得很快,舌尖上那有滋有味的“立夏”味道还未淡去,一转眼日子又过了两天。
谨以此文纪念我那逝去二十多年的母亲。
(图片来自网络)